
会员
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
魏爱棠更新时间:2020-09-25 15:22:3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者通过广泛参阅泉州提线木偶戏相关的报告、官方文件、民间档案以及扎实的田野工作,获取了详实的、多角度的资料,完整地呈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数十年来发展的社会背景,明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遗产在成为民族文化遗产过程中,遗产环境、遗产持有者等因素对于遗产认同表述的影响,为提线木偶戏的发展和保护增添了诸多的理论思考。书中提出的遗产保护应创造遗产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环境,对今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附录八: 部分泉州提线木偶戏图片
- 附录七: 原晋江提线木偶剧团《相公簿》
- 附录六: 1956年泉州木偶实验剧团资料室编《闽南傀儡戏介绍》
- 附录五: 泉州市人民文化馆编《泉州的木偶戏》(时间可能在1952—1953年间)
- 附录四: 1952年《闽南戏曲调查资料》之《傀儡戏(线戏)》
- 附录三: 泉州晋江声艺提线木偶剧团2006—2012年演出记录统计
- 附录二: 泉州南安官桥提线木偶剧团2001—2010年演出记录统计
- 附录一: 泉州部分世家传承的民间提线木偶剧团简介、谱系与剧目传承
- 附录
魏爱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昆明城市戏剧新潮录
本书针对云南话剧的总体样貌,采撷云南院团戏剧、校园戏剧、民间戏剧、庭院戏剧、邀请戏剧、节庆戏剧等多方面内容,从专题角度,对云南话剧的现象和代表剧目进行判断和评价;同时本书保持涵盖全国范围的视野,关注近一时期北京、上海乃至海外等的代表性话剧,呈现中国话剧的整体样貌。艺术19.4万字 - 会员
导演思维下的舞台艺术与创新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在协同创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如何规避创作偏差、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以及如何保持团队成员间良好关系的问题等。书中详细阐述了舞台艺术创作的范围及特点,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及优化舞台艺术设计流程,尽可能完美呈现舞台效果。此外,本书还对未来晚会及舞台剧创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和绿艺术8.7万字 - 会员
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内涵,考察象征主义戏剧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创作层面的探索,带领读者走进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世界。下编论述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外延,即影响和当代价值,旨在引导读者跳出象征主义戏剧的世界,重新审视20世纪这一戏剧流派在艺术领域内外所体现的价值。艺术23.2万字 - 会员
影像突围:非洲电影之光
本书通过中国之非洲、非洲之非洲、非洲与世界三个维度探索电影艺术在当代非洲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为读者呈现一个过去鲜少了解的非洲光影世界。艺术14.5万字 - 会员
影像传统与时代精神:英国喜剧电影(1990~2002)
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以《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脱到底》《诺丁山》《真爱至上》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喜剧电影获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双丰收,并且成功走向世界。本书试图以对这批电影的分析来回答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以喜剧电影为代表的流行电影是否有成为文化标签的可能和优势?这个问题既来自一种文化间的观察,也来自一种“全球对抗好莱坞”的电影行业忧思。艺术14.7万字 - 会员
传承与新变:近代化进程中的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
民国以降,北京戏剧在城市近代化的激荡变革中承袭着传统并吸纳着新质,形成了初步发展的戏剧市场体系。本书试图通过对1912—1937年间戏剧市场的剖析,还原戏剧市场在行业结构、基本业态、运行机制、竞争态势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并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视角下判定其发展阶段及其转型特征。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变迁,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城市戏剧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境遇和转型特点,也彰显出北京从帝都向地方性城市转艺术20.2万字 - 会员
中国民间小戏史论
本书梳理、研究中国民间戏曲的发展历史。本项研究原是院重大课题“中国民间文学史”项目中的民间戏曲史部分。在中国民间文学的话语体系里,民间戏曲通常被称为“小戏”。确实,中国古代民间戏曲作品,“小戏”、即短剧具有代表性,所以本书以民间小戏(短剧)为研究重心。全书从文学史上早期具有戏剧因素的文艺作品谈起,从先秦至宋代,主要研究具有戏剧因素、且与民间文艺相关的作品,梳理考察在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戏剧因艺术36.3万字 - 会员
表演视域下的口头文学研究:以苏州评弹为例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正处于衰退之中,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要保存和发展这门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说唱艺术,加强理论研究是关键措施之一。《表演视域下的口头文学研究——以苏州评弹为例》一书借鉴了美国多位民俗学大师的经典理论,将苏州评弹还原为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内的、动态的表演事件来加以考察。首先,作者全面地梳理了评弹研究的历史,从中寻觅出从文学层面、技艺层面、戏曲和曲艺理艺术17.8万字 - 会员
影视工业化体系研究
本书梳理和图绘了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轨迹与阶段性成果,结合国内外丰富的案例,以敏锐的视角回溯和探寻中国影视工业化体系的源头和本质,同时强调了工业化体系不只是高新技术和重工业的表层概念,更是以IP为内核的版权价值与品牌意识的逻辑机理。本书力图摆脱长期以来电影收益过度依赖票房、版权价值缺乏深度开发、项目风险难以防控等不利局面,从项目研发、投融资、制片、发行、营销、放映、影视品牌开发、风险评估与管理艺术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