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甘宁青纸币
于廷明更新时间:2020-10-22 15:43:5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一部全面呈现清末至民国甘肃、宁夏、青海三地纸币流通面貌的著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动荡与混乱,在纸币发行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发行机构的不统一和纸币种类的纷繁复杂,甘肃、宁夏、青海三地也不例外。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行”在甘、宁、青都发行纸币。各个地方银行,如甘肃省银行、宁夏银行、青海实业银行,也可以经批准发行纸币。许多钱庄、银号、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也可以发行各自的钱票、私帖,并且在小范围的地方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本书致力于梳理、分类并详细介绍这些种类繁多的近代甘宁青纸币。将三省区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及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品种尽可能搜罗齐全,按照发行机构或纸币属性进行分类,以时间为轴,呈现其全貌。本书著录大量纸币图版,同时,还关注了许多从前往往被忽视的纸币衍生物,如执照、本票、债券、金库券、典契等,共计图版1221张,每张都标明了票面尺寸、珍稀等级。除了著录图版,本书在介绍各类纸币时,都对其发行背景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其发行机构的历史沿革,回溯了纸币的发行缘起,著录与研究并重。这些爬梳和整理,为历史货币研究者和爱好者、金融史工作者、钱币收藏者在研究近代地方纸币时提供了一份尽可能完整的资料,填补了甘宁青区域地方纸币研究的空白。
上架时间:2020-06-22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中国甘宁青纸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附录七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六 甘宁青纸币印刷概览
- 附录五 重量平砝制度表
- 附录四 宁夏平砝与外埠平砝比较
- 附录三 甘宁青纸币名称释义表
- 附录二 甘宁青纸币票面特殊记号释义表
- 附录一 甘宁青地区钱庄 银号 商号 银行图章及戳记
- 附录
- 第九节 中国银行西宁办事处等机构及纸币
于廷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机器人简史
本书追溯了美国文化中机器人观念的历史,探讨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美国人对半机械人、自动机和机器人的观念的演变。作者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借鉴了思想史、文学、电影和电视等资源,探讨了机器人及其衍生的装置,如何不仅在概念上相互联系,而且体现了现代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些问题,如关于男女差异、种族差异、奴隶制、共和主义、机械化、后工业主义等。历史26.5万字 - 会员
南唐诗史
《南唐诗史》一书致力于诗史的钩沉,以南唐三朝境内不同地域诗坛和诗人群体的兴起落为焦点,详考其发展演变过程,力求恢复作为五代十国诗歌重镇的南唐诗坛的原貌,从而将南唐诗这一唐宋诗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缕述清楚。本书不但对南唐重要诗人如李建励、李中、徐弦、郑文宝等人的诗歌加以详尽论列,也着重还原了由南唐入宋的诗人群之创作实绩及其诗学典范和观念的承传本末,理清了南唐诗对宋初诗坛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历史24.7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服饰小史:从夏朝到清代的服饰演变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从夏朝至清代的漫长发展历程,展现各朝代服饰的独特风貌与变迁轨迹。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工艺水平,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结构、文化交融及政治变迁。可以说,从原始社会的简单衣着到现代的新中式服饰风格,中国服饰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创新。每一次变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本书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历史3.5万字 - 会员
宋元戏曲史
《宋元戏曲史》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研究戏曲发展史的论著。全书共十六章,以论述宋金元杂剧的渊源、戏剧文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主,兼及曲调和演出,对宋以前、元以后的情况及元代的南戏也附作介绍。该书考察了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描绘出清晰的途径和线索,对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发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收入此作时改名为《宋元戏曲考》。《宋元戏曲史》最初由商务印书馆于191历史7.6万字 - 会员
海洋的世界史:探索、旅游与贸易(上)
本书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对世界海洋史进行了全景梳理。本书致力于从大背景、全视角提供一个对海洋历史的跨文化研究,尤其突出了海洋联系不同人群和种族的重要职能,以及海洋在世界历史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古至今,海洋促进了人类的交往、贸易和旅游;航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本身引人遐想,产生了不少关于它的文学艺术作品。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前后共分八章,按年代顺序排列。每一章都以该时期(或年代)重要的海洋发历史32.9万字 - 会员
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下)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在《地理学思想史——通论和年表》之年表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之前、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至前1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前10世纪至前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1世纪至18世纪末、地理学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学年表:公元1900年至19历史13.8万字 - 会员
地理学思想史:专论和专史
本书各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两章,主要从地理学发展史的痕迹中找寻地理学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中所涉及的因素在思想史上的表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主要是对地理学史编史方法论的考察,史料来源于中外具有代表性地理学史史料,其中特别论及语境论编史方法论和科学社会史方法论的代表作。第七章至十一章是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些章节关心的是当代地理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其中,第七章历史16.7万字 - 会员
清代石门吴文照家藏尺牍
本书以清代桐乡地区数位文士的往来信件为线索,较为详细地梳理和展示了这几位文士的生活轨迹,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一些考证,从中可管窥清季江浙地区文士的生活风貌。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书信原迹展示和翻译。书札的作者都为进士出身,具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每一通书札都是书法精品,且涉及内容广泛,均系第一次公开发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二为人物年谱,主要通过参考相关资料梳理了陈万泉兄弟的生活轨迹,其中历史18.1万字 - 会员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描述了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东方研究在远东的发展历史。该书系统梳理了远东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轨迹,不仅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高等学校、学术团体等纳入研究视野,而且也将域外俄国侨民的学术活动纳入其研究范畴。该书首次构建了远东东方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出了远东东方学是俄罗斯东方学不可或缺一部分的论断。历史2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