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性经验史(3卷本)
米歇尔·福柯更新时间:2020-11-14 19:37:32
最新章节: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性经验史》三册分别为《认知的意识》《快感的享用》和关注自我。《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知识、权力、意志,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在《性经验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
译者:佘碧平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性经验史(3卷本)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米歇尔·福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政府行为与农村合作社发展: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合作政策的历史解读
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方面做出努力。本书利用1927~1937年南京政府推动的农村合作化资料,利用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描述出这一时期农村合作运动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南京政府农村合作政策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对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合作化健康发展有借鉴作社科17.7万字 - 会员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国内方兴未艾,作为一门以“能力建设为本”和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学科,社会工作更加强调具体实践过程中程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为此,本书主要分三个模块来展开叙述。第一个模块展示了社会工作实务程序,包括一般过程模式和专业关系的建立;第二个模块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以及个案管理方法;第三个模块重点介绍海外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比较盛行社科17.9万字 - 会员
师范教育的黄山钟鸣: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2—1927)为中心
本书以政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民国初年共和思潮与共和建制影响下地方师范教育的勃兴为研究对象,聚1912—1927年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安徽二师”或“二师”)的发展,由此分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社科11.9万字 - 会员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上海的农村区域,对其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案例分析部分,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社科14.2万字 - 会员
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
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互联网经济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也因此成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组了社会结构。本书首先从青少年自身的特征着手,从青少年总体、城市级别、居住类型和年龄段几个角度对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和面临的网络风险进行白描;其次,对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风险进行机制研究,探讨影响其行为及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与作用原理;最后,针对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问题,提出有针社科11.6万字 - 会员
集体中的自由:黔东南侗寨的人群关系与日常生活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社科32万字 - 会员
社会博弈:算法世界的实践逻辑
本书采纳了人本主义社会学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视角,也即将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中决定视觉呈现结果的算法看作一种实践逻辑,将算法实践纳入到技术-组织-个人的研究框架下,强调算法实践的社会情境性和社会嵌入性,并重点关注渗透在其中的人类主观能动性,最终展示出各类社会行动者在与算法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持续地、动态地参与着算法实践之社会建构的一幅幅场景。本书将算法实践看作社会行动者共同参与的一个不断被规制、驯社科13.8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全4册)
这是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所主编的四本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版典藏集,是陆学艺教授带领的中国社会结构研究课题组,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实际调查调研,结合问卷、访谈、座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听取各界专家意见,多次开展讨论分析,不断集结成册的优秀成果。社科117万字 - 会员
走读中国之乡村故事: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报告
如何将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课上成一门“硬课”,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自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老师带队,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调查小组于暑假深入乡村做调查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课,具体调研方式为白天进行集体访谈,晚上进行集体讨论。在调查和讨论的基础上本科生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此书即为优秀调研报告的汇集,包括乡村素描篇、家庭社会篇、村庄治理篇、农业治理篇社科18.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智慧城市与城市计算
智慧城市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计算利用城市中的大数据,通过对多种异构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来提取知识和智能,解决城市本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书重点介绍智慧城市和城市计算的发展现状、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灾难应急、智慧停车、智慧饮食、智慧娱乐、安全驾驶、智慧监护等典型应用,集中反映了智慧城市和城市计算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社会学18.7万字 - 会员
一场对谈
安妮·埃尔诺是著名女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斯-玛丽·拉格拉夫是著名女性社会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自1970年代以来,这两位女性知识分子一直在互相阅读对方的作品,保持交流。她们都出身平民阶层,如今成为社会精英,都曾受到布尔迪厄的影响,都有阶级跨越的共同经历,都是“阶级叛离者”。本书记录了两位女性之间一场关于阶级问题、代际问题、老年问题和女性主义的对谈。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最终在文学社会学6.1万字 - 会员
城市中的布迪厄:挑战城市理论
基于三十年来对新自由主义大都市的边缘性、族群性和刑罚性的比较研究,洛伊克·华康德将皮埃尔·布迪厄作为城市理论家展开了全新解读。华康德以符号空间(我们感知并组织外部世界的精神范畴)、社会空间(不同形式的资本分配)和物理空间(建成环境)三元辩证法来探索城市,发展了布迪厄的拓扑社会学,并证明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既可以激发城市研究的活力,也可以挑战城市研究的正典,从而绘制出全新的城市理论图景。社会学20万字 - 会员
异见中的身体
本书是作者对女性身体和生育权的思考辑录,分书评、法评和艺评三部分,作者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史学、政治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中西方相关诉讼及演变过程的横向对比,和对近现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发展历史的纵向梳理,挖掘并回答生育权议题中所蕴含的重要的学术问题,能为当前以提高生育率为目标的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书不仅对引导和深入思考女性自身的价值和在与男性的关系中及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社会学9.4万字 - 会员
解剖孤独
孤独是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种情感。它既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种罕见的痛苦。被严重孤独感攫取的人们普遍感到不被关心、不被需要、没有方向、无家可归。严重和长期的孤独是对个人和公共健康的威胁,而且存在着上升趋势。在这本富有启发性的书中,人类学家慈子·小泽-德席尔瓦研究了日本的孤独问题。她认为孤独已经成为当代日本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对此,她重点关注日本社会孤独现象的宏观统计数据的变化、亲密关系的社会学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