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与当代中国:认知性研究的视角
更新时间:2021-01-06 17:29:52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而言,毛泽东思想都是一笔巨大的遗产,需要学者以严谨、深邃的思考,做出符合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和符合历史实际的学理分析。本书所收录的各篇文章,力图贯彻“认知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遗产作为重要的学术资源加以探讨,试图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上架时间:2015-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最新上架
- 会员
城乡中国基层治理:经验与逻辑
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尽管在这期间中国的基层社会出现了一波城市暴力兴起的大事件,但总体上保持了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亨廷顿悖论: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却滋生着动荡。如何理解这一中国经验?本书尝试从基层的视角,从微观机制的角度,探讨亨廷顿悖论何以在城乡中国的治理图景中失效。社科19.5万字 - 会员
中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社科15.2万字 说到点上:话少也可以成事
有些人口惹悬河,舌灿莲花,却只是表面热闹,成不了事;有些人虽然话少,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点,令人信服。所以不管口才好不好,掌握了技巧,都可以提升沟通效果,让个人的能量得到放大,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想法推进,拥有更舒适的人际关系,实现职场进阶。在《说到点上》这本书中,作者王专基于自己的长期培训实践和成长经验,总结出由“利益三角”“内容三角”“表达三角”构成的“会说三角”沟通模型,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将复杂的社科14.5万字- 会员
孤独消费论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社科8.7万字 - 会员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11):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新方向
本书是第十一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一届论坛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新方向”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社科20.9万字 - 会员
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涵盖社会转型中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转变等方面。本书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以法治为核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从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与决策参考三个方面,聚焦社会矛盾化解与管理模式创新,总结地方治理经验,荟萃理论前沿成果,为解决国家治理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脉诊断、建言献策。社科21.2万字 - 会员
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2018)
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8)》姊妹篇,是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系统考察和分析基础上,遴选整理的20个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特色的优秀案例,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责任情怀,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社科14.1万字 - 会员
邻避治理:城市邻避风险的情景识别及应对
本书从构建的“中国城市邻避案例库”出发,在对300起邻避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政府处置邻避风险的经验教训,聚焦邻避风险从生成、演化到防范、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邻避风险治理体系,实现多元主体之间顺畅的风险沟通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市邻避风险的顺利化解。社科20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理论:阐释、调适与融合
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对社会学在中国的历史实践进行回访与考察。将这门学科的发展置于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情境之中,分别考察了社会学概念的翻译与阐释,研究方法的吸收、调适与创新,学科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流变,以及ChineseSociology在海外的书写和接受情况。本书对学科历史的回访并非泥囿于讨论孤立的国别社会学个案,而尝试以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历史进展为脉络,同西方和非西方的社会学实践进行理论和历史的社科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