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绿地文学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诗人小品(代序言)

诗人的案头有一座笔架。地球上的山多,但凡有山的地方,必有一座山叫笔架山。笔架上立有三座峰峦,代表了诗坛三位巨人,中间的那座是××,左边的那座是×××,右边的那座是诗人自己。巍峨高耸,纪念碑样的。

诗人在山里遇到了雕刻家。

诗人问雕刻家:“你在干什么?”

雕刻家:“我在找我的马。”

诗人:“你的马在哪里?”

雕刻家:“马就在这块石头里。”

诗人:“石头里有马吗?”

雕刻家:“心里头有什么,石头里就会有什么,我现在要用心,把藏在石头里的马找出来。”

诗人似有所悟,继续向山里走去。

诗人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大智慧者悟觉大境界,大境界出大诗人。

大诗人多是贵而无位的。贵到了极品,天底下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李白与杜甫,那是何等的诗才,最终一个成了仙,一个成了圣。

诗人大多清高,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领导就有意见了,办公室里的小鞋多是给诗人预备下的。

诗人大多好酒,且又慷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女人就不乐意了:这是败家子嘛,工资本来就不高,钱没有了,开始当家具当衣服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诗人喝醉了,躺在柴房里。狗吃了诗人吐出的秽物,狗也醉了。诗人喊着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娘心疼儿子,哭着说:“儿啊,哪有那么多的愁啊,是媳妇又欺负你了吗?”

说到了人才,人们一向用“百里挑一”来形容人才难得。其实“百里挑一”也不过就是一个村民组长,千里挑一的是村长,万里挑一的是乡长。真正的诗人,普天之下能有几个啊!

有一个故事说:长城抗战,最先攻上山头阵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诗人,另一个则是个傻子。诗人冲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前进!前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被迫发出了最后的吼声……”而傻子却记住了团长的一句话:谁最先冲上去,回来猪肉炖粉条可劲造。

诗人被贬到深山里伐木。诗人一边伐木一边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直……”一头梅花鹿从身边跑过,诗人追鹿。鹿跑到了一处悬崖上,回头对诗人说,你不要追了,让我跟你回去当老婆吧。诗人大惊,悲怆地说:“我不能带你回去,你没有户口,身份不明,我怕他们再把你当特务给抓走了。”继而诗人问鹿说:“你有办法把我变成鹿吗?那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鹿默然,结果鹿没有变成女人,诗人也没有变成鹿。这是二十世纪六十代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十一

李春阳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家后爹问他以后想干什么,他说他要当诗人。爹说你要当诗人就当诗人吧,当年有个王老九,没有上过学,也当上诗人了。自此李春阳刻苦学诗,当然他没有学王老九,他学的是艾青、李季、贺敬之、臧克家……但凡当代的大诗人他都学了。他自己的诗稿也写了一箩筐了,可没有一首能够发表的。他苦恼得想去跳河,可跳了一回没有成功,他的水性好,到了水里身子不往下沉。有一天他在院子里,听到隔壁王家的疯女在那里说话:“月饼挂到树上了。蚂蚁上树了,老鼠上树了,猫也上树了,狗也想上树……”李春阳觉得有趣,就把疯女的话如实记录下来,组成了一首诗,寄到某杂志编辑部了。过了几个月,那首诗歌竟然就发表了。李春阳欣喜若狂,把杂志拿了给爹看。爹看了半天说:“这哪里是诗啊,这是疯女的话嘛?”爹再不让他写诗了,爹是怕他也疯了。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

十二

一机关单位要提拔一名中层干部,候选人有两名。首选者是诗人,另一位名曰孙山。主管领导找诗人谈话,诗人一激动说我给领导送一首诗吧,领导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好。轮到孙山的时候,孙山从提包里掏出了两桶茶叶。领导说:“你也是要给我送诗的吗?”孙山说:“我这不是湿(诗)的,我这是干货,一点心意。”领导把一桶茶叶打开,瞄了一眼急忙又盖上了,说:“这可不好,这可不好。”过了一段时间,单位公示新任用干部,孙山榜上有名,而诗人则名落孙山之后矣。

十三

诗人品性,多近君子而远小人。君子重品行,小人重名利。重品行者唯恐品行不端,重名利者则唯名利是图。于是乎,君子则常被小人所陷。诗人忧患意识甚重,且想象丰富。那位忧天的杞人,应该是一位诗人。

十四

是真诗人自风流,具备了诗的品格的人才是诗人。诗人的气质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包装不出来的。

十五

云南昆明石林有块石头叫“阿诗玛”,长江三峡有座山叫神女峰。千百年来围绕了那山那石,诗人们魂牵梦绕,佳作连篇。可把阿诗玛、神女峰看成一堆石头的,那一定是石匠。给人修鞋的,满眼都是人脚上的鞋,给牲口钉掌的,满眼都是马的驴的蹄掌,而诗人看到的则是诗的意象。

十六

大智慧之人必定清贫。上帝创造人时,给了诗人智慧,却忘了给诗人财富。其实这并不是上帝的疏忽,是上帝在搞一种平衡。如果智慧、金钱、美女、名利、地位都被诗人占去了,那别人又该怎么活呢。

十七

诗人海涅说,他在上帝那里是要作上宾的。上帝宠爱诗人,让诗人千古流芳。上帝也爱钱财,是把有钱人的钱财在他们死后都没收充了公了。

十八

三位青年诗人去拜访诗圣,向诗圣请教有关诗的意境问题。诗圣使用了功法,让三位青年诗人进入到了各自的诗的意境中去了。过了一会儿,诗圣收回功法,问三个青年诗人:“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山水田园派诗人说:“我看到了那片陶令不知何处去的桃花源了。”鸳鸯蝴蝶派诗人说:“我看到了那个梦里寻她千百度的女子了。”非驴非马派的诗人则沮丧地说:“我他妈的看到的是一片空白。”

十九

在文学的范畴里,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文学形式是诗歌。从美学意义上讲,诗歌的纯净与深邃,把一种文学的高贵精神融化于人类的思想和灵魂之中,从而让诗人在完善诗的孕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品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