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孟子》

《孟子》一书虽然只有7篇34000余字。但是对中国社会、中国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早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孟子不仅在哲学论理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仁政”学说。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所从事的政治活动,阐发了他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的“仁政”学说,并建立了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的养性、养气、养心的哲学论理。特别是他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像一把火炬,两千多年来在历史中闪耀着光辉。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一个富有民主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要保障人民权利。主张保国爱民,礼贤下士,提出要让人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要为民制产,藏富于民。而且人民有权决定君主的名义与地位。孟子这一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首次提出的。

《孟子》所阐述的要勇于担当道义的思想造就了许许多多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

孟子像

后世学者总结孟子对经学有四大贡献:

1.提出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仁政,人民是可贵的,国家社稷应该是为人民的,君主所做所为应该是为了国家社稷和人民的。孟子的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有民主思想精华的思想家们都从这里得到理论的支持,而坚持专制的统治者如朱元璋则痛恨孟子的学说。

2.“道性善”。孟子解析心的内容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仁、义、礼、智“四端”,证明人性的本善,这为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以“心”论“性”,宋代的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就是在孟子论心、论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心即理”的心学理论。

3.“明浩然之气”。孟子提出了一整套锻炼、修养、成就人格的学说,为两千多年以来有志于成就事业的人指出了下功夫的途径,并鼓舞了无数的志士仁人去克服困难,建功立业。

4.“黜五霸而尊三王”。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和先圣先王的道统,发扬周公“制礼作乐”的精神,他提出“辟杨、墨”,提出了一整套做人做事和社会生活的价值判断标准,他强调义利之辨、人兽之辨和取予之道。为中华民族建立礼乐型的教化系统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