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清明时节话“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清明期间,有禁火冷食、祭扫坟墓的习俗,还有插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富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特色。然而清明节的来历与俗演人们却知之甚少,有关节日的气候、物候、习俗、活动、谚语、农事等也了解不多。

一、来历与俗演

“清明”作为节气来说,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春分和谷雨之间,《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意即春分后15天,为清明节气。为什么叫“清明”呢?《岁月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为节日,是从“清明”这个节气俗演而成的,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我国汉族和壮、朝鲜、侗、仡佬、毛难、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寒食”是节令,也是节日,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二天)。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元稹《连昌宫诗》写到:“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这就是说,从上年的冬至数起,105天或106天即为寒食节,所以寒食节亦称“百五节”、“百六节”,民间俗称“一百五”。

清明节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左右,农历二月、三月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100年(1901年至2000年)里,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的年份有79年,在4月4日的年份有7年,在4月6日的年份有14年;清明节在农历二月的年份有50年,在闰二月的份有4年,在三月的年份有46年;清明节最早的年份是在1985年,农历乙丑年二月十六日,最晚的年份是在1936年,农历丙午年三月十五日,最早与最晚竟相差一个农历小月(29天)。寒食是节令,清明是节气,是我国气候、物候变化、时令顺序延推的标志,而寒食节、清明节都是节日,包含着特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二、气候和物候

随着寒食、清明的到来,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南北温差减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草木萌发,一改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俗话说“过了寒食,没了寒气”,就是这个道理。

清明时节的气候、物候特征集中表现在风、雨、花、木、禽、虫等方面。

清明时节的风,以暖湿的东南风为主,故称“东南风”为“清明风”。《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说文》:“东南曰清明风。”唐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南唐徐铉在《寒食日》中有“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的句子;清《燕京杂咏》有“阵阵东风拂面生”的描述。

清明前后是多雨的日子。妇孺皆晓的《清明》诗描述了这一情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还有“斜塔秋千寒食雨”(宋·张来《七言》)、“年年二月烟雨时,游人芳草多伤离”(明·陈子龙《寒食雨郊行》)、“好是风风雨雨天,清明时节闹桑田”(清·周粕《吴兴蚕词》)等很多诗句都是描写寒食、清明绵绵细雨的。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草木生荣,真是千枝吐绿,万蕾竞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杜甫《寒食野望吟》)、“三月江南花满枝”(孟云卿《寒食》)、“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陈与义《寒食》)、“槐榆舒绿柳含青”(《燕京杂咏》)、“山里春风无间断,海棠开过地棠开”(楼钥《龙潭万丈》)等诗句,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清明时节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象。

清明时节,莺歌燕舞,蝶飞蛙鸣,万类春天竞自由。这也是清明物候的一大特征。“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寒食》)、“水满双飞白鹭,花深百啭黄鹂”(孙觌《清明与范季实诸人过胥泽民别墅小集》)、“言归社雁已家乡,紫燕呢喃识旧梁”(薛季宣《寒食雨》)、“晴舒蝶翅初匀粉,雨压杨花未放绵”(赵师秀《孤山寒食》)、“巷陌几家无主燕,池塘一种为官蛙”(梁栋《春日郊游和友人韵》)、“最先闻杜宇,更觉近清明”(惠洪《清明前一日闻杜宇》)、“鸣鸠谷谷画楼边,欲雨还晴百五天”(王丹林《寒食》)等诗句,准确、生动地描述了清明时节的物候特征。

三、习俗与活动

清明时节的习俗主要是寒食节禁火与清明节祭扫。

寒食节因禁火、冷食之习俗,故又称冷节、禁烟节、禁火节。寒食节何以禁火?唐代诗人卢象《寒食》诗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可见,千秋寒食就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相传2600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因避难流亡国外,一次在途中极度疲乏,且粮断援绝。重耳饥肠辘辘,头昏目眩,这时随从臣僚介之推悄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汤给重耳喝,救了重耳。之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大封功臣,却遗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不愿邀功请赏,即隐入绵上林中。后来有人提醒晋文公,文公很后悔,立即派人请介之推出仕,介之推执意不出。为逼介之推受封,文公便下令烧林,不料介之推竟抱树而死。文公见状,十分痛心,为了纪念介之推,便下令在介之推殉难之日,禁止生火煮饭,只吃冷食,于是食便有“寒食禁火”的习俗。

其实以上说法并不可信,因为《左传》《史记》并无介之推被焚的记载,只是到了汉代,才有人提到介之推被焚之事,也没有把介之推之死与寒食禁火联系在一起。到了汉末,蔡邕才将二者附会在一起,不管是否为史实,而冬至后百五日禁火却确有此俗。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陆翙《邺中记》亦有相类记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由此可知,寒食节确定于清明前一、二日是在魏晋时期,后相沿成俗,传沿不废。历代都有寒食禁火、冷食的描述,而尤以唐为盛:“廊下御厨分冷食”(唐·张籍《寒食日内宴二首》)、“杏子粥香如冷饧”(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同游二首》)、“自怯春寒苦,哪堪禁火赊”(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此时寒食无打火,花柳苍苍月欲来”(李宣古《赋寒食日亥时》)、“万井闾阎皆灭火”(郭郧《寒食日寄李补阙》)。唐以后,禁火冷食之俗仍然在沿袭:“多病正愁饬粥冷,清新但爱蜡烟新”(宋·欧阳修《清明赐新火》)、“饬粥鸡球兴不无,冷淘清醑暮烟余,非关旧火收槐燧,自是轻寒恋竹厨”(明·汤显祖《寒食》)、“东郊悉冷食,稚子叩柴门,旧俗分新火,三家共一村”(清·蔡书升《楼塘道中时清明日》)、“江山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清·王土禛《真州绝句》)。至今,仍有不少地区寒食节有吃凉馍、就凉菜、喝凉水的习俗。

清明节祭扫源于西周,《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凡祭墓,为尸。”尸,就是神主。到了战国时期,扫墓之风已很盛行,有个故事说:有一齐人“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孟子·离娄下》)可见当时祭扫之一斑;秦汉时代,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汉官仪》载:“古不墓祭,秦始皇起陵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光武帝刘秀到长安曾亲自祭扫墓陵,“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后汉书·光武纪》)。魏晋时期,虽社会动荡,兵燹不断,但依然不忘祭扫坟墓,甚至规定官吏可请假祭扫:“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魏书·高阳王传》)到了唐代,祭墓之风无论官宦、士庶,十分盛行,而且沿而成俗,将祭扫日期统一在寒食节,还将扫墓一事列入“五礼”,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曰:“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70多年后,唐宪宗又下诏,令京师官员寒食拜墓,在京畿官员,可利用假日前往,在外州、府、县的官员可请假;庶民百姓也应向先人追怀志哀。此后,寒食、清明扫墓之风代代沿传。经宋、元,到明、清,直到现在,久盛不衰。

祭墓时,大都是为死者焚香、上供、敬酒、烧纸钱、行祭拜礼,为坟墓除草、添土、填穴,有的地方还要插旗幡,有时还要栽树。扫墓习俗沿传至今,除了祭拜祖坟外,很多地方的群众还要到烈士陵园、圣人名贤墓前祭扫,以示悼念与崇拜。

清明时节不仅有禁火与祭扫的习俗,还有许多有趣的娱乐活动,如斗鸡、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不过,这些娱乐活动,有的已不广泛流行,如斗鸡;有的被明令禁止,如蹴鞠;有的改变了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如踏青;还有的成为常年的活动,如荡秋千……只有放风筝最为普及,广为流行,不仅为节俗活动,而且成为传统的体育活动,进而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比赛项目。

清明前后,春风正盛,是放风筝的大好季节,因此,清明放风筝便成为一种应时游戏。风筝,古时北方叫纸鸢,南方叫纸鹞。春秋战国时期,墨子、鲁班曾制作“木鸢”、“木鹊”之类的仿鸟飞行物,可谓风筝的雏形。以轻软之物制作这类飞行物,相传始于汉初的韩信,“汉高祖之征陈豨也,韩信谋从中起,做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隧入宫中,今谓之风筝。”(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风筝》)南北朝时也有以纸鸢用于军事的记载,风筝在唐之前多用于军事,唐代开始成为游戏、消遣之物,“初,五代汉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唐宋之后,风筝盛行于民间,经久不衰。到了明清时期,风筝在北方则是春天的玩物。如前所述,如今放风筝,已成为各国普遍爱好的活动。

在本节结束时,顺便谈谈“一百五”的习俗。俗话说:“先寒食,后清明,一百五日在当中。”由此可知,“一百五”在寒食节后、清明节前。这一天,老百姓认为是什么也不禁忌的一天,叫做“百无忌讳”。这一天,老百姓不经过风水先生测看、指点,即可迁坟、合葬、乔迁、出行、开张、开工等,无所顾忌,诸事皆宜。

四、谚语与农事

清明是气候变化最明显的节气之一,清明节又是传统节日中最富有特色和节俗的节日,清明期间的农事活动也很多,有关的谚语也相应较多。

清明时节,农业生产多忙于春耕、春种、植树造林。江南农谚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因此“中国植树节”就定在了清明前的3月12日,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植树都有“惊蛰早,清明迟,春分前后最适时”的经验。

清明节的气候是温和的,因此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同时也是多雨的,因此又有“十年清明九年雨”的说法。清明不仅多雨,而且是好雨,既是好雨,就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正像谚语说的那样“清明前后一场雨,赛过秀才中了举”;还有“麦收清明雨,单怕小满风”、“雨清明,好年景”、“麦收八十三场雨”(意为农历八月、十月、三月有雨、雪,对小麦丰收有利)等,都是说清明下雨有利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生长。

按农历讲,清明出现在三月,节令来得晚,树绿草青花开得迟,如果出现在二月,节令来得早,万物生荣,则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因此谚语云:“三月清明不见青,二月清明清见青”、“三月清明不见花,二月清明一片花”。

在农事活动中,清明是一个常用的而且很重要的参照节气,如华北地区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九里(还在数九时)栽大蒜,清明种高粱”、“清明种花(棉花,下同)不发芽,谷雨种花大把抓”、“清明麻、谷雨花,谷子下种到立夏”、“春分前后种大麦,清明前后种大麻”、“清明栽蒜,蒜满八瓣”、“清明上罢坟,赶快就备种”等农谚,都清楚地说明清明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清明后的谷雨、立夏又该种什么。

当然这些农谚虽然是多少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它毕竟有地区局限性,一个地域一个样,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也会有山上、河谷、向阳、背阴等区别,有经验的农民是不会死搬硬套的。

新时代的清明,陈规陋俗的不断消衰,糟粕渐被剔除,精华得以保留,使节日风俗更富有时代精神。比如祭祖扫墓,迷信色彩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缅怀祖先,继承传统,弘扬精神,激励后人。同时历史名人、革命先烈也成为乡人、族党和人民群众清明祭扫的重要内容。又如踏青,完全注入了新的内容,春和景明的清明节,正是爬山、郊游、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因此,很多人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到郊外赏花、观景,或到景区游山玩水,或到远处旅游、观光,或到异地探亲、访友……大大拓展、丰富了“踏青”的狭隘内容,既丰富有趣,又富有时代特色。至于禁火、饮食、斗鸡、折柳等有损健康、无益生活、无聊无味、破坏生态的活动,早已被时代的新潮所湮没泯灭。

(200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