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18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进程,发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展,发达国家国内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人们开始关注城镇的休闲、娱乐和旅游功能,这进一步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输出成为发达国家平衡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发达国家的旅游输出在客观上刺激了发展中国家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浪潮融合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WTTC的测算,世界旅游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87倍,旅游业是唯一保持7%年均增长率的产业(同期全球GDP的增长速度为3. 5%),一跃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产能的不断扩大,使其处于城镇化的重要产业动力地位日益显现,彼特·霍尔(1970)曾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是欧洲主要城市和历史文化小城镇大旅游的时代。事实如其所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业列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被看作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世纪产业”,国外涌现了大量典型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城镇,比如,英国的布莱克普,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汤姆斯通镇,墨西哥的坎昆,日本山形县小国町、大分县的汤布院镇,意大利的塔斯科里,捷克的库特拉霍拉,等等。即便像纽约、伦敦等以工业起家的大城市也是这样,它们将大量的工业企业进行外迁,依托内河沿岸发展旅游业,使城市功能进行置换,变得更为美丽、休闲和有品位。旅游城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城镇化方式,旅游城市,特别是中小型旅游城市和城镇成为一种主流的城市形态之一。
中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短短30年的发展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态势之好,出乎人们的预料,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意外收获”。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将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截至2010年,中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发展,甚至许多省、市把建成旅游大省、旅游大市或旅游强省、旅游强市作为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之一。旅游城镇化现象相伴于中国旅游业的腾飞过程,旅游业无论从产业综合性来看,还是从产业规模和产能来看,都将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产业之一,特别是对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小型优秀旅游城市,诸如青岛、苏州、杭州、大理、丽江、厦门、三亚、张家界、九寨沟等;也出现了周庄、乌镇、同里、腾冲、凤凰、黄果树、香格里拉、稻城等一大批“纯粹”的旅游城镇。
中国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同时分布着独特的、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明显,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同步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是探寻以旅游为产业动力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样板地和试验田。民族地区在旅游城镇的建设和旅游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方面不负众望。2004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60个旅游小镇体系建设工程,得到了建设部和行业的认可。2005年以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在云南大理召开的“全国小城镇工作会议”为标志,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得到了认可,以旅游为产业动力的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为一种主流道路,旅游城镇成为民族地区的一种主流城镇形态,出现了丽江、大理、张家界、九寨沟、凤凰、黄果树、腾冲、香格里拉等一大批“纯粹”的旅游城市和城镇。
随着旅游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普及和主流化,学界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也骤然兴起。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 1991)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他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这提供了“城市如何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得到发展”新的概念化的理解。国内学者丁娟(2007)把旅游城镇化界定为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食宿、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使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与居民大量在此聚集,逐渐形成具有明显职能特色城镇的过程。本研究表明,旅游城镇化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城镇化道路并未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相反,经过环境的美化建设,景观更加优美,交通更加便利,信息更加灵通,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人与自然更趋和谐共荣。旅游城镇化与中国民族地区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的“建镇之基,富镇之源,兴镇之路”,旅游城镇化可以实现民族地区“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快速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财富转移与再分配,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可以预见,城镇化与旅游业是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条重要线索,尤其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更显得重要。以旅游为产业动力的特色城镇化道路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选择,也将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和实现形态。未来中国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将是中等空间范围的城镇旅游,城镇旅游将在不同程度上成为驱动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和旅游发展两旺的黄金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可以实现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之格局,这必将为中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旅游强国的建设带来深刻和久远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