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笔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作者自序

我一生从事两种职业,一是教师,大学毕业留在湖北医学院本校任教,教学编制临床教师,二是医生,在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做医生工作,一干就是20年。

“小小手艺天下游”,在改革开放后,游到南粤惠州,调到惠州继续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一干又是20多年。

弹指一挥间,回首40年所走过的历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病人要住院”,到市场经济时期的“要病人住院”。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不乏有一些临床经验和感叹!

我是“学院派”,有两级医院工作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忆往昔省级医院大夫好做,看今朝县级医院医生难当。

长期在一线临床工作,有说不尽道不完的一些东西,其中有一种不变的东西就是——精神,自打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就要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和任劳任怨的精神,老黄牛的精神。

唯有识之士说我作为社会的中坚,在专业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亲手带教过的白衣学生及培养扶植的专业技术人才桃李满天下,国家级、省、市级医学专家不乏半百余人。治愈的平诊病人和急诊抢救转危为安的重病人数以万计,在诊治疾病的短暂过程中要做到深思熟虑,几乎没有太大闪失,急病人之所急,有时候我比病人还更着急,一个合格的泌尿外科医生不仅要有很好的服务态度,而且还要有过硬的诊疗技术,过硬的手术技能,仁心仁术就是自己的座右铭。

我也没有那种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意愿,只不过是随笔写一些过往的医疗琐事,难免有些杂乱,时间顺序有些颠倒,也没有什么章规。

不指望我的笔谈愚稿能帮助年轻医生深入堂奥,也没有多大存史的价值。只是总结行医的心得与体会,肤浅的临床经验点滴对中青年医生有所裨益吧!

我们的前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梅骅教授对本文稿定稿来电给予指导性意见,在回件中还评价道:“读了你传来的几篇电子短文,知道你过去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值得回味的事,以这样的形式记录下来很有意义。简直就是一个自传式的短篇小说。”谨此,深深感谢梅骅老师的厚爱!同时对苏泽轩教授,高新博士,王行环博士,叶进才副主任医师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写热情洋溢的序言和赠词,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2013年12月于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