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说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一 有关生态文明的概念
在本章中,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概念将先得到解释。
1.生态的广义与狭义
生态概念最早来自生物学,是描绘关于植物群落之间、动物群落之间、植物与动物各个群落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生态平衡指的是在植物或动物界当中,群落或种群之间在营养供给、相互影响等方面的协调、平衡状态。从生物学内产生的生态概念不可避免地涉及生命体外部的环境因素,因而生态概念由生物学走向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领域,并产生了涵盖生物与环境相关关系的自然科学新门类:生态学。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概念,就是狭义的生态概念。
生态概念虽然本身是狭义的,但是对它的研究却越来越广泛。由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密切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因而研究狭义生态学与经济、社会、政治相关性的社会科学新门类相继产生,出现了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与生态政治学等等。
社会科学一向有借用自然科学概念的习惯,生态概念也不例外。生态概念被借用到社会科学一些门类中,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等概念。经济生态,是指社会经济中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经济结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在多数条件下都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主次关系。社会生态则是指属于社会群体与发展资源的人群、人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相关社会环境问题。政治生态是指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相关政治力量、政治实体与政治行为之间所存在着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主次关系。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等也是在类似的场合中借用这个概念。这些场合的生态,就是广义生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专门定语或特别说明,一般都是在狭义的、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角度来谈及生态概念。所谓生态领域、生态系统,在外延上就是指纳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界。狭义的生态是本身强烈影响社会经济的自然状态。
2.文明
“文明”这个概念分别用于道德伦理与社会历史两大领域,学术界都分别有多种或含糊或清晰的界定。从社会历史领域来看,本书认为文明概念包含三重含义: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能力,协调社会冲突的方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水平。当这些能力、方式、水平升级时,我们可以说社会更“文明”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反映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变化的正面状态。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能用文字记载自己历史的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还经常把“文明”用于阐述人类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成果,这时讲的“文明”同“文化”相近似。
文明分为不同类型。从文化角度,可以按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来划分,如“中华文明”“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从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创造能力类别的角度,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从社会发展阶段的角度,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
社会历史领域的“文明”与道德伦理领域的“文明”是不对称的。社会历史的文明进步并不等于道德伦理文明的提高。就是说,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并不必然带来财富的公平、高效利用,协调社会冲突的方式精致并不等于社会矛盾的减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非同步提升,相反,还可能是价值理性愈加虚伪的状态下片面提升工具理性。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就是充满“真善美”与“假丑恶”相互博弈的过程。
3.生态文明
本书对已有的生态文明概念表述进行加工,主要是剔除过宽的褒义,使该概念集中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含义上,为此,我们界定: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来讲,生态文明包含社会机制和制度、经济和产业、科学和技术、观念和意识等各个领域,形成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运行条件。上述含义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总体状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判别标准。
上述含义适用于两个场合。
一个场合是将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个类型,这样,生态文明就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当今世界,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有上述文明类型的一定的共同内容,只是社会制度背景不同,发展的性质与程度不同。
另一个场合是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这样,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当代人类社会是在工业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我们追求的未来目标。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阶段划分,与其他发展阶段,如生产力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形态发展阶段、人的个体发展阶段等有对应关系。
在第一个场合,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这样的渗透、交融关系: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的对生态的破坏。
在第二个场合,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人类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开创一种新的更合理的文明形态以延续自身的生存,生态文明就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进步的象征是:它高度重视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全面发展;在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上,摆脱了单纯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它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以寻求人与自然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为目标,从而可以消解工业文明中所固有的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自然界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4.生态文明与其他三种文明的关系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状态;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根本不可能有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杆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早就组织起来开展服务于维护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的经济建设活动。由于社会没有生态文明总体目标,这类建设只能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直接配合,我们可称为没有独立出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其目的的公益性与非商业性,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由政府组织进行。以剩余价值生产为基本动力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局部领域有生态文明建设,但其规模与深度是远远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政府组织下开展公益性与非商业性的经济建设活动,成为我们的制度优势。
随着生态经济观念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一项,与已有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并列。成为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中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提了出来,有利于其更全面、深入和大规模开展。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种完善,又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全国人民面前。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号召,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中。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如下内容:
1.开展大规模的国土整治
将这一系列的项目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其投资量巨大须科技论证充分,它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如保护湿地、草场维护、治沙防沙等等。它们作为生态建设项目与经济建设项目并列,相互协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轻重缓急,排出优先地位。如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生态危机则要尽快实施环境治理,一旦有这类随机性立项与拓展的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出台,原已列入规划的经济建设项目就要让位。大型国土整治项目着眼于国家环境保护与基本资源维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2.创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生态化的产业体系由环保技术、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构成。现阶段这类建设的重点包括:(1)探索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技术、利用高科技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化和探研新的资源以实现生存的新途径。(2)改进煤炭的使用方式,研发洁净煤技术并促其加快利用。使我国煤炭的使用方式形成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通过技术研发,一方面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另一方面要解决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较低、不连续等技术问题。
这项建设还包括构建生态化的产业政策体系。如对建筑业,要规定新建筑的更新时限,以减少建筑业的物质消耗与建筑垃圾的产生。凡是上档次的建筑物,更新时间应在60年以上。根据中国日报记者王茜引自《中国日报》(英文版)2010年4月6日的报道,相比中国的35年平均建筑寿命,发达国家的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74年。延长建筑年限就是建筑业生态化的要求。
3.以生态为议题的政治制度建设
围绕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和法律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这方面建设主要来自两个驱动力。一是由于对科学认识的提高而对已有制度的补充、完善、更新。二是已经形成共识,甚至已经成为法律法规的制度规范,由于反生态势力的阻挠无法落实。政治制度建设就是要打破这类阻挠,使代表自然规律和人民利益的规范成为行动措施。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检测制度。这项工作由国家环保部承担,检测结果一般向国务院报告,特殊部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4.发展生态文化事业
发展生态文化事业包括进行生态环境、生态伦理教育,提高环保科学的意识,推崇生态意识的文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社会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体现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使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都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范;使经济建设符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使人们的精神领域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并成为精神追求。
体现生态文明内容和要求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必须与一般的社会管理相配合,如建立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就是城镇环保卫生职业操作与居民生活习惯两者的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包含这种职业操作的建立与完善。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跨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诸领域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谋求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制度建设与政策实施的生态导向,而且要相互结合、配套运行。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另一方面要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其他远景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地整合起来,互相协调、整体推进。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1.从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看生态文明建设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是什么,这要从人类社会出现的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中来看。
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之初,理论界就已经提出了“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这个概念。该矛盾是指自然界的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扩张对资源环境损耗的矛盾。它的表现是:一方面当代人类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上已超过了自然资源再生能力,造成人类经济活动需求扩大与生态系统负荷过重与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排放废弃物增长已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造成人类经济活动的排污量增长与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及环境承载力下降之间的矛盾。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使命就是应对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经济发展对生物可再生资源及其非再生性矿产资源的严重依赖,已成为经济发展本身的制约“瓶颈”。而经济活动产生的排放物使现有的陆地、水体与大气层都难以自我净化,经济规模过大使生态系统难以维持平衡。从现有的科技水平来看,我们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争尽快扭转生态均衡被破坏与经济发展均衡机制缺失的这一趋势进程。
2.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生态经济基本矛盾是世界性的,但对于中国尤其致命。这是由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因此,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来自两方面。
一是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如何与紧缺的自然资源相吻合。中国的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很大,而自然资源人均分配量很少。我国的综合资源负担系数(即一国自然资源所负担人口数量与世界平均值的比值)为3,即为世界平均负担状况的3倍。2010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时,人均GDP只排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继续发展将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制约。从自然条件来看,中国的自然地理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又多又重。45%的国土是沙漠和戈壁、缺氧的高寒山区、缺少土壤的大石山区,还有相当比例是坡度险峻、难以耕作的山地。中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耕地人均占有面积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从历史条件看,中国是文明早熟之国,经济开发已经耗竭了大量生态资源,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多数地方已变为生态贫困区域。千万年来滋养中华儿女的“母亲之河”黄河已是含沙量极高、水量越来越小、河床极不稳定、经常暴发水灾的河流。中国的石油储藏量曾经较为丰富,经多年开发已不能用“丰富”一词来形容了。而中国由铜的富产国转为贫产国,也就是工业化的结果。
二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已经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发展中粗放式增长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的程度仍然很高。
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一直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矿产资源不足偏偏资源消耗巨大,石油消耗量、天然气需求量,钢产量、有色金属产量都在快速上升。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这将加剧我国能源供不应求的矛盾。
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有近五成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根据《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有近四成的城镇大气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监测的500个城镇(县)中,出现酸雨的城镇281个,占56.2%。此外,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它们不断吞噬着我们经济建设的成就。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
从我国国情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承担着这样一个双重任务:一是要遏制第一代生态环境问题,即因工业不发达和贫困而产生的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解决发展不足产生的生态贫困,消除“贫穷污染”;二是要防止第二代生态环境问题,即工业化发展产生的生态危机。
第一代生态环境问题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相关,在存在经济贫困、资源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落后的背景下,人多物薄,从事任何产业都会过多地耗竭资源而损害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承担的这重任务,要与扶贫相结合。
第二代生态环境问题与我国工业化正处在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相关,这个阶段的产业特点加上我国人口数量的庞大,造成物质资料的需求规模与经济活动规模都极为庞大,因而反映出的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也特别尖锐。我们不得不在每一步发展经济当中都顾及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因急于发展经济、迫于解决就业,甚至追求政绩的经济主体,不愿这样两头兼顾,而一味耗竭资源与损害环境。其后果就是客观上的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不断转化为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生态需求无法满足的社会矛盾。
为应对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将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从自然环境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变化中协调两者的关系,从观念、制度上推进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和谐,应当采取正确认识与合理约束,从弥补已经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害,逐渐改善由于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加剧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