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该领域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界对20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基本只限于对鲁迅和毛泽东等人旧体诗词的笺注解读。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使得学者们开始面对如何对旧体诗词进行评价和历史定位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一场讨论,以王瑶、唐弢为代表的学者坚持现代文学史应该以新文学为主体的立场,以姚雪垠为代表的另一派则持反对意见,以为“五四”以来的旧体诗词也应该在文学史中有适当地位,争论结果自然是新文学大获全胜,却也使旧体诗词的问题逐渐在学理层面进入学者的视野。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世纪旧体诗词问题也得到了更加深入广泛的讨论,刘纳发表在1991年第3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的文章《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以新诗人的旧体诗作为参照,分析新诗和旧体诗各自的适应性,论述十分深刻,被钱理群称为“这是我见过的研究新诗人与旧体诗词的最好的文章”。在接下来的1995年和199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载了汪晖的《我们是如何成为“现代”的?》、吴晓东《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等一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对旧体诗词的看法,然而这些讨论仍主要集中于旧体诗能否入史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一种倡导而不是进行具体的工作。1999年第2期《诗探索》上发表的钱理群的《论现代新诗和现代旧体诗的关系》一文则为旧体诗词研究提供了诸多可能的视角。除了上述从宏观的角度讨论20世纪旧体诗词问题的文章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对单个作家旧体诗词风格特色进行分析探讨的论文,如陈孝全的《论朱自清的旧诗创作》、李怡的《鲁迅旧体诗新论》、伍立杨的《词人身世雨潇潇——论郁达夫的旧体诗》等都是如此,这些文章也不同于以往的泛泛而谈,开始有了相当的深度,只是没有将单个作家的旧体诗放到新文学作家创作旧体诗的整体大背景中去考察,也缺少与其他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之间的比较。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20世纪旧体诗词的关注成了学界一个热门话题。黄修己《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袁进《全球化、多元化与现代文学研究》、孔庆东《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陈友康《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张中宇《传统诗词样式对现代新诗的双重影响》等从不同角度对旧体诗词进行更为深入探讨的论文也先后发表。2007年,《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和《文学评论》第5期更是分别推出研究旧体诗词的系列文章,前者推出“旧体诗词的百年命运及其未来”的专题研讨,刊发了姚奠中、牛贵琥《由韵为诗,格律难废》,钟振振《旧体诗词的现状与未来》,张海鸥《旧体诗词的韵与命》,徐晋如《20世纪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黄坤尧《香港诗词百年风貌》五篇文章;后者则刊发了王泽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马大勇《“二十世纪诗词史”之构想》、杨景龙《试论古典诗歌对20世纪新诗的负面影响》三篇文章,这都充分说明学界对旧体诗词的关注度已经相当高,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发表在刊物上的单篇论文讨论的焦点一直集中于旧体诗词能否入史的问题上,但在具体的文学史写作中,旧体诗词早已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虽然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命名的文学史都没有将旧体诗词纳入叙述范围,但也有几种文学史涉及了旧体诗词,其中郭志刚、董健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华中师范学院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吉林五院校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公仲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党秀臣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陈其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发展史(近世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都列出专门章节讨论“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涉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董必武、叶剑英等人的创作,叙述方式大同小异。此外,张钟、洪子诚等编著的《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在“毛主席诗词”一节里提及陈毅、郭沫若、赵朴初、朱德、董必武和《十老诗选》;二十二院校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为毛泽东和郭沫若的旧体诗词分别列专章予以介绍;汪华藻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之外,还专设一节介绍“当代诗人学者的旧体诗词”,涉及郭沫若、赵朴初、邓拓、夏承焘、沈祖棻、王季思、胡乔木、李锐等人;曹廷华、胡国强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在“毛泽东的诗词”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之外,还专设“传统诗词的复兴”一节,描述旧体诗词在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之后复兴的情况;孔范今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设“仍占一席之地的旧体诗词”专章,分两节,第一节“旧式文人的旧体诗文”,着重介绍廖仲恺、黄炎培、于右任、许寿裳、吴芳吉、陶行知等人的作品。第二节“新式文人的旧体诗作”,着重介绍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刘大白、田汉、刘大杰、毛泽东等人,还提到了茅盾、萧军、俞平伯、聂绀弩等人;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旧体诗词,第二编有“五四时期的旧体诗词”一节,第三编有“30年代的旧体诗词”一节,第四编有“战时战后的旧体诗词”一节。
还有另一部分学者选择避开以“新文学”为正统的叙述模式,开始撰写专以“20世纪旧体诗词”为描述对象的文学史。1998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文华所著的《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便是第一部这一类型的专著,该书分成背景的理论探讨、史实的轨迹梳理、整体评判和基本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描述了古典诗歌的衰竭、五四文学革命对旧体诗的批判以及旧体诗在现代文学背景下的复活;第二部分分四个时段梳理了旧体诗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则简单品评了新文学出身的旧诗家等五个类型的旧体诗作家的风格特色,并讨论了旧体诗的内容、体裁、艺术技巧、师承源流等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得出旧体诗已是风骚余韵的结论。应当说作者对20世纪旧体诗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周全的,只是过于追求全面,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不免粗疏,对单个作家旧诗风格的品评也流于浮泛。更重要的是,作者似是预先设定了20世纪旧体诗已是风骚余韵、强弩之末的结论,持的是太过坚定的新文学的立场,缺少对旧体诗的“理解之同情”,有些结论的得出不免有失公正。
进入21世纪以来,近几年间先后出版有吴海发《20世纪中国诗词史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刘士林《20世纪学人之诗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刘梦芙《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等几部专著,形成了一股小小的20世纪旧体诗词史的写作热潮。其中,《20世纪中国诗词史稿》虽结构不甚合理,论述也颇杂乱,却在提供资料线索方面很有帮助。《民国旧体诗史稿》则将民国时期的旧体诗人分成民初诗人、政坛和文教界诗人、文学界诗人、各党派诗人、学界诗人、书画界诗人等几种类型分别论述,又分地域讨论了各地的旧体诗人,可以说基本把民国时期的旧体诗家囊括在内,但仅限于对其旧体诗风格特色的概括描述,而没有对更多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20世纪学人之诗研究》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修订后出版的,主要论述的是一些著名学者的旧体诗词,包括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钱锺书、萧公权、吴宓等人,并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对其进行观照,并做出了系统的阐释和富有独创性的研究,但基本没有涉及早期新文学作家。
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一些重要作家旧体诗词的辑佚、笺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工作主要集中在毛泽东、鲁迅等人,仅鲁迅一人,就有《鲁迅旧诗笺注》(张向天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鲁迅诗歌注》(周振甫注,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鲁迅诗注析》(姜添编注,香港集思图书公司,1974)、《鲁迅旧诗浅说》(倪墨炎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等数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工作也在上一时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王继权编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叶圣陶诗词选注》(陈次园、叶至善、王湜华编注,开明出版社,1991)、《周作人诗全编笺注》(王仲三笺注,学林出版社,1996)、《聂绀弩诗全编(增补本)》(罗孚编,侯井天、罗孚辑、朱正等笺注,学林出版社,1999)、《老舍旧体诗辑注》(张桂兴编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郁达夫诗笺注》(詹亚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的先后问世,为更好地理解、研究这些作家的旧体诗词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但这些笺注还是存在一些失察、漏注和舛误之处,质量上很难让人满意。而且还有一些重要作家如俞平伯和朱自清等人的旧体诗目前还没有笺注本问世。
20世纪90年代,浙江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郁达夫诗全编》《俞平伯诗全编》《闻一多诗全编》等系列图书,把这些重要作家的旧体诗也辑录在内,为研究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词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文本。21世纪以来,把一生主要精力放在旧体诗词创作上的顾随、沈祖棻等作家被重新发现,包括旧体诗词在内的这些作家的全集得到整理出版,也是旧体诗词研究领域的又一项重要成绩。只是有时过于急切,造成许多“全编”“全集”不全的情况,这是研究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
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以20世纪旧体诗词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除了已经出版的刘士林的《20世纪学人之诗研究》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孙志军的《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主要研究1919~1949年间的旧体诗,论文从旧体诗的文化语境、旧体诗人的文化认同、旧体诗的写作空间、旧形式中的真精神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旧体诗写作空间的论述最见功力。
30年来学界对20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上所述,其中也有部分论文或专著或多或少提到了早期新文学作家反顾旧体诗这一现象,但至今尚未有将其作为一个论题来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成果出现。包含在这一论题中的许多问题,诸如早期新文学作家何以出现反顾旧体诗的集体现象;新诗与旧体诗之间有怎样的复杂纠缠;写作旧体诗对早期新文学作家的其他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早期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与以往传统的旧体诗相比有什么新的特色;旧体诗词在现代汉语背景下还有没有存在与发展的可能等诸多有意义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研究。本书就是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