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0卷第1期,总第26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要素

原理:①城市与区域规划,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整合若干空间、体制和金融维度,它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以强制性的规定为基础,旨在推动发展更加紧凑的城市,加强地域之间的协同增效;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包括空间规划)使得基于不同愿景的政治决定更加顺利,也更加相互衔接,它将这些决策转化行动,改造物质和社会空间,支持城市与区域的综合开发。

各国政府应与其他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合作伙伴一道:①推动将空间规划作为一种促进机制和弹性机制,而不是作为一张固定不变的蓝图,应以参与性的方式制定空间规划,各种版本的空间规划应便于广大民众访问和使用,并且便于他们轻松理解;②提高公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意识,提升民众的能力,尤其需要强调,城市与区域规划不只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产品(规划方案、相关规则和法规),更是一个过程(制定、修改和实施规划的机制);③建立人口、土地、环境资源、基础设施、服务和相关需求的数据库、注册系统与地图测绘系统,并加以必要的维护,以此作为制定和修订空间规划与法规的基础条件,这些系统的建设,应该结合利用当地的知识、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充分考虑区域和城市的具体分类数据;④对城市与区域规划建立全面的分期、更新、监测和评估体系,必要时通过立法予以落实,这些系统最根本的要素包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⑤支持设立专门的规划机构,保证其结构合理、资源充足,并且技能不断提升;⑥建立有效的金融和财政框架,支持地方层面开展城市与区域规划。

地方主管部门应与其他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合作伙伴一道:①制定共同的空间战略愿景(以必要的规划图为支持),确立一套各方认同的目标,清晰地反映政治意愿。②详细拟定城市与区域规划方案,保持彼此相互衔接,包括下列多个空间组成部分:发展愿景,其制定要对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之间的重要关系;明确的优先次序和分期安排,针对希望达成或可能实现的空间结果,在恰当的时间尺度上,基于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提出;反映城市预期增长规模的空间布局方案,包括城市空间拓展规划安排、城市的合理加密与再开发、紧密相联的宜居街道体系以及高质量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以环境条件为基础,优先保护重要生态地区和灾难多发地区,尤其关注土地的混合使用、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交通与基础设施开发,灵活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变化。③确立体制安排,建立参与框架和伙伴关系框架,达成利益相关方协议。④设立一个能通报城市与区域规划进程,并允许对提案、规划方案和最终成果进行严格监测与评估的知识库。⑤设计一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升本地的能力,必要时可寻求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⑥尤其应确保做到以下几点: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实施,应在空间上相互关联和协调,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土地,而且会对土地价值产生直接影响;除其他事项外,基础设施规划必须重点研究干线公路网、主干道路网、公路与街道的衔接、交通管制和机动性激励、数字通信及与基础服务和风险减缓工作之间的关联;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制度组成部分和财务组成部分密切相关,为此应建立合理的实施机制,如参与式预算、公私伙伴关系和多层级融资计划;在进行城市扩张、改造、更新和复兴项目时,充分考虑现有城市形式和形态。

民间社会组织及其协会应:①通过参与式进程,包括咨询所有利益相关方,在民众关系最密切的公共部门推动下,参与制定总体空间愿景,对项目的优先程度进行排序;②宣传能够促进下述方面的土地使用规划和法规:社会和空间包容、保障贫民土地权益、可负担性、合理提高密度、土地混合使用和相关的分区制度、充足且便利的公共空间、保护重要的农业用地和文化遗产,以及有关土地所有权、土地注册系统、土地交易和土地融资的改进措施。

规划专业人员及其学会应:①开发新工具,跨地区、跨部门转让知识,推进一体化、参与式和战略性规划;②将预报和预测结果转化为规划的备选与设想方案,帮助政治决策;③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和不同规划尺度范围内,确认并确保协同增效;④宣传推广建立紧凑型城市和区域融合的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一系列解决方案,以应对城市贫困和贫民窟、气候变化和抗灾、废物管理和其他现有的或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⑤支持对脆弱和弱势群体及土著居民的赋权,建立和宣传规划的实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