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协约国瓜分土耳其和凯末尔革命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追随德奥集团卷入了大战的旋涡,成了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变为德国的半殖民地。大战临近结束时,随着同盟国的土崩瓦解,土耳其成了战败国。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不仅给土耳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使土耳其成为协约国瓜分和宰割的对象。
战争导致土耳其经济崩溃,负债累累。大战期间,土耳其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3/5,粮食收成降低1/2,重要经济作物大幅度减产,主要食品极度匮乏,物价上涨了15—20倍。整个战争的损失高达10亿里拉,国债由1.53亿里拉增加到4.65亿里拉,相当于1916—1917年度国家预算的22倍。战争严重打击了土耳其的对外贸易。1913年,土耳其的输入额为4.2千万里拉,到1918年锐减至0.47千万里拉,在同一时期,输出额也由2.1千万里拉下降到0.55千万里拉。战争把成百万土耳其人驱赶到战场,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炮灰,整个战争期间,250多万土耳其人被强征入伍,直接死于战争的达150万人,加上战争引起的饥荒和瘟疫,又夺去了上百万劳动人民的生命,致使战后初期土耳其人口减少了1/5,农田大片荒芜,一片凄惨景象。
土耳其战败后,帝国主义协约国立即着手瓜分土耳其。1918年10月30日,协约国强迫土耳其签订了《摩德洛司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土耳其军队立即解散,并交出全部军舰;开放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由协约国军队控制海峡地区要塞,协约国军舰自由航行黑海;协约国对土耳其的铁路、交通、电讯等部门实行军管;石油产地交协约国管理;协约国认为必要时可随时占领土耳其的任何军事要地。停战协定签订后不久,11月13日,一支由60艘军舰组成的协约国舰队耀武扬威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驶入伊斯坦布尔港,随即占领了首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地区。12月8日,协约国在伊斯坦布尔设置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全面军管。同年底,英、法、意等协约国又派出总数达10.7万人的军队,越过停战线,从各个方向相继侵入土耳其的亚洲本土。英国军队占领了萨姆松、安特普和其他军事要地,并控制了整个安纳托利亚铁路沿线;法国军队由叙利亚侵入阿达纳省,占领了伊斯肯德仑(亚历山大勒塔)和基里基亚;意大利军队于1919年4月底占领了安塔利亚及其周围地区。1919年5月,希腊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抢占了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城及其邻近的广大地区。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还策划在安纳托利亚东北部建立“独立的亚美尼亚国”,在东南部建立“库尔德斯坦国”,妄图肢解土耳其。当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然声称:“我们用不着为土耳其将从舞台上消失而惋惜。”(注:《土耳其现代史》,莫斯科1968年版,第21页。)
经济的衰微破败,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和肢解,加深了土耳其民族的灾难,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争取民族独立,就成了土耳其人民的共同强烈愿望和要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特别是苏维埃俄国政府《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的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土耳其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土耳其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爱国斗争。
面对帝国主义协约国的入侵,土耳其农民和士兵纷纷拿起武器,自发地开展反对外国占领者的游击战争,以阻止协约国军队向安纳托利亚腹地推进。安纳托利亚是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土耳其民族工商业的经济中心。在这一地区面临帝国主义入侵的情况下,为救亡图存,民族资产阶级、爱国军官和地方行政官员纷纷建立起“护权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积极领导了土耳其的民族革命战争。
1919年5月16日,土耳其军队中战功卓著、深孚众望的凯末尔将军以第九军巡阅使的身份离开伊斯坦布尔,乘船前往安纳托利亚。在这里,他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反帝斗争情绪的感染,决心与全民族一起为捍卫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而斗争。6月22日,凯末尔从阿玛斯亚秘密通电全国各省军政首脑,呼吁:“国家完整、民族独立正处在危险之中”,“中央政府已无力履行其所承担的责任”,“惟有民族的意志和决心才能拯救民族的独立”(注:卡拉尔:《土耳其共和国史(1918—1945)》,伊斯坦布尔1974年版,第37页。)。通电还要求各地派3名代表前往锡瓦斯举行一次国民议会。这个通电实际上是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第一份政治宣言,它尖锐而明确地提出了土耳其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正义主张,发出了统一“护权协会”的呼声,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决心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一个新政权的政治要求。
1919年7月和9月,在凯末尔的召集和主持下,先后在埃尔祖鲁姆和锡瓦斯召开了两次由各民族主义组织参加的大会,统一了全土耳其的民族主义组织,选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庄严地宣布:“竭尽全力甚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来共同保卫自己的祖国,使其免受任何侵犯。”(注:安·菲·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163页。)12月27日,代表委员会总部迁往安卡拉,成为领导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革命中心。锡瓦斯大会后,凯末尔加紧建设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民族武装力量,逐步将分散在各地的大约4万人农民武装改编成受统一指挥的国民军。这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正规军的建立,对于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安纳托利亚民族解放力量的迅猛发展和壮大,凯末尔派的影响日益扩展。1920年1月,土耳其苏丹政府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国会,在议会选举中,凯末尔派议员取得了绝对多数席位。1月28日,新议会通过了著名的《国民公约》,其主要内容是:宣布土耳其本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土耳其应享有“完全的独立和自由”;必须废除一切阻碍土耳其政治、经济发展的治外法权和各种限制;开放海峡不得侵犯土耳其领海等等。《国民公约》是一份庄严的独立宣言书,它充分表达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和愿望。
《国民公约》的通过,凯末尔派力量的增强,使帝国主义和苏丹政府惊恐不安。1920年3月16日,英国军队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并实行全城戒严。协约国军总司令威尔逊指示苏丹政府解散议会,宣布凯末尔领导的运动是“叛逆行为”,缺席判决了凯末尔死刑,逮捕了几十名议员,并流放到马耳他岛。同时,英国又指使希腊军队大举进犯安纳托利亚腹地,企图用武力扑灭土耳其人民的反帝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凯末尔决定与苏丹政府决裂,于同年4月23日在安卡拉自行召开土耳其第一届国民议会,组成以凯末尔为临时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的国民政府,对外宣布该政府为土耳其的惟一合法政府。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强迫土耳其苏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该条约共433条,其主要内容是:1.土耳其正式放弃一切亚非属地,其中大部分由协约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2.土耳其的欧洲领土,东色雷斯割让给希腊,首都伊斯坦布尔由土耳其政府管辖,但协约国有权随时加以占领。土耳其的亚洲领土,基里基亚和邻近叙利亚的广大地区割让给法国,摩苏尔石油产地划归英国占有,伊兹密尔及其周围地区割让给希腊,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建立一个由英国控制下的“独立国”。经过这样的分割,土耳其的领土只剩下了原有国土的1/5。3.土耳其必须开放两海峡,各国军舰和商船无论平时或战时均可自由通航,海峡地带划为特别区,两海峡及马尔马拉海两岸30公里内的要塞炮台一律拆除,英、法、意三国及其陆海空三军常驻于此,由协约国组成国际海峡委员会作为行政机构,对海峡实行“国际共管”。4.土耳其陆军不得超过5万人,海军除保留6艘驱逐舰和7艘炮艇外,其余全部交付协约国,不得拥有潜艇和空军。5.恢复协约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国债管理局,设立由英、法、意三国代表组成的财政委员会,掌管土耳其的财政经济和关税,并监督土耳其支付赔款。
《色佛尔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最苛刻、最带有奴役性的条约,它完全剥夺了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把土耳其推向了亡国的边缘。
安卡拉政府在条约签订前,曾严厉警告苏丹政府,不许签订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注:顾森千编译:《凯末尔传》,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71页。),并发表对外声明,重申安卡拉政府为土耳其惟一合法政府,其他任何机构所缔结的对外条约一概无效。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更加激怒了土耳其人民。从此,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粉碎《色佛尔条约》的新阶段。
安卡拉政府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胜利
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打击的主要对象是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者。表面为希土战争,实则乃英希联合对付土耳其。希土之间存有旧日的民族纠葛,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居住着250万希腊移民,希腊对这一地区怀有野心。在巴黎和会上,希腊首相曾要求将该地划归希腊。而英国对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及海峡地带垂涎已久,无奈战后国内经济亟待恢复,还要维护对广大殖民地的统治,实在力不从心。同时,在法意等大国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出兵干涉,又过于露骨。于是,英国决定利用希土矛盾,从中渔利,怂恿希腊对土耳其发动了侵略战争。
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自1920年6月希腊军队大举进攻安卡拉政府起,到1922年10月希腊战败,签订《木达尼亚停战协定》为止,历时2年4个月。安卡拉政府从军事和外交两个方面同协约国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军事上的胜利,为开展外交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外交上的成功,反过来又促进了军事上的胜利。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大体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0年6月至1921年3月)是遏制希军的进攻和实现俄土友好。
1920年6月22日,希腊军队兵分两路大举进犯安纳托利亚,一路从伊兹密尔出发,在一个月内相继攻占了巴勒克西和乌沙克;另一路在英国军舰的护送下经马尔马拉海登陆木达尼亚,于7月9日占领北方重镇布尔萨,继尔又占领了埃迪尔内(亚得里亚堡)。接着,两路希军继续向安卡拉方向推进。这时,安卡拉政府还未建立起正规军,仍依靠农民游击队的力量进行抵抗。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凯末尔深刻认识到建立正规军的重要性,于1920年11月下令“在最短的期限内建立正规军和坚强的骑兵”(注:凯末尔:《新土耳其之路》第3卷,莫斯科1929年版,第132页。)。这一号召得到各游击队的响应,纷纷加入正规军,并正式改编为国民军。1921年1月10日,在伊涅纽村战役中,新组建的1.5万名国民军打退了6万名希军的进攻,取得希土战争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英国对希军的失利十分震惊,担心《色佛尔条约》完全落空,急忙与法意策划,于1921年2月21日召开了由土耳其两个政府代表团参加的伦敦会议,这实际上表明协约国承认了安卡拉政府。英国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想通过对《色佛尔条约》的部分修改,诱土议和。会上,英国提出承认土耳其对伊兹密尔的主权,但允许希军驻兵该地。英国的建议遭到希土双方的反对,希腊坚持独占伊兹密尔,安卡拉政府则要求恢复被《色佛尔条约》分割出去的土耳其领土。各方立场大相径庭,谈判毫无结果,遂于3月12日宣布闭会。
安卡拉政府在与协约国进行外交斗争的同时,十分重视发展与苏维埃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争取苏维埃俄国的支持。安卡拉政府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外交行动,就是凯末尔于1920年4月26日致函列宁,表示愿意同苏维埃俄国建立外交关系,请求给予军事援助。6月底,苏维埃俄国宣布承认安卡拉政府,并于同年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1902年底,安卡拉政府从苏维埃俄国获得6000支步枪、500万发子弹、11600发炮弹和200公斤黄金的援助。1921年春,安卡拉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经过协商,于3月16日签订了《俄土友好条约》,宣布建立“两国间的友好和兄弟关系”,废除沙俄对土耳其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领事裁判权和债务,并将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割让给沙俄的卡尔斯、阿尔达汉和阿尔特温三个地区归还土耳其。两国确认东方各民族享有“自由和独立权”,“承认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注:《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632—639页。)同时,苏维埃俄国还同意继续向安卡拉政府提供军事物资援助。
《俄土友好条约》的缔结和苏维埃俄国的物质援助,提高了安卡拉政府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凯末尔派的抗战力量,这对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抗击希军的土耳其人民是一个巨大鼓舞。
第二阶段(1921年4月至1922年4月)是希土决战和拆散敌方阵线。
伦敦会议破裂后,希腊在英国的全力支持下,加紧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1921年7月,9.6万名希军在345门大炮的掩护下发动了总攻,希腊国王亲临伊兹密尔指挥作战。希军凭借兵力和武器装备的优势,迅速向安纳托利亚腹地推进,于8月初进抵萨卡里亚河左岸,距离安卡拉只有40英里。8月23日,希军渡河,直逼安卡拉。当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洋洋得意地宣称:“希腊在其获得胜利之后是不能满足于色佛尔条约的,它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满足。”(注:安·菲·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210—211页。)在安卡拉政府和土耳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凯末尔亲自指挥5万名国民军英勇作战,土耳其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与希军展开决战。经过22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在9月13日打退了希军的进攻。
萨卡里亚决战的胜利,为最后打败希军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安卡拉政府开展分化协约国的外交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1921年2月的伦敦会议上,法意同英国的矛盾就已初露端倪。意大利对英国支持希腊抢占1915年伦敦协定曾许给它的伊兹密尔极为不满,把英希视为意大利称霸东地中海的巨大障碍。在伦敦会议期间,意大利悄悄同安卡拉政府代表达成谅解,承认安卡拉政府对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的主权,同意从安纳托利亚撤兵。在希土战争中,意大利保持中立,并把武器卖给安卡拉政府,用于对付希腊军队。希军在萨卡里亚河战役失利后不久,意大利军队便撤出了安纳托利亚。
在协约国争夺地中海霸权的角逐中,英法矛盾更为尖锐。法国在土耳其的债务中所占份额高达63%,超过20亿金法郎,这些债务多数是以土地为担保,希土战争不仅破坏了用法国资本建造的铁路和企业,而且使大片土地荒芜,给法国在债务上的收入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法国看到英国占领摩苏尔油田,支持希腊占领伊兹密尔,将进一步加强英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不利于日后与英国争霸。同时,法国自1919年底侵入安纳托利亚后,陆续增兵至7.5万人,其中伤亡达1.2万人,财力和人力耗费巨大,但所获甚微。因此到1920年10月,法土战线基本平息下来。萨卡里亚决战后,希军败局已定,法国权衡利害,决定背着英国单独与安卡拉政府谈判。1921年10月20日,在安卡拉正式签订了《法土协定》,法国在协定中承认安卡拉政府为土耳其的主权政府,法军撤出安纳托利亚,并宣布法国在《色佛尔条约》上的签字无效。英国闻讯后大为恼火,指责法国单独与土媾和,违反1914年的《伦敦宣言》。法国对此明确答复说,英国在近东的单独政策损害了法国的利益。
由于法意相继撤兵,英希在军事和外交上更加孤立。希腊自占领伊兹密尔后,侵土兵力由最初的4万人增至20万人,耗费军费达2亿多美元(注:柳克述:《新土耳其》,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90—291页。),财政濒临崩溃,军事上又接连失利,希腊已无力再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为了确保对海峡和伊斯坦布尔的占领,再次与法意策划于1922年3月26日召开巴黎会议,企图以希腊撤出伊兹密尔,恢复土耳其对安纳托利亚的完全主权为条件,结束希土战争。4月23日,安卡拉政府照会协约国,提出只有希腊立即撤兵,方能开始和谈。希腊则以保护在土耳其的希腊人为借口,声称不能轻易撤兵。双方相持不让,只好再次兵戎相见。
第三阶段(1922年5月至10月)是土耳其国民军发动反攻和取得全面胜利。
1922年8月25日,国民军经过周密准备后,在阿菲永—卡拉希萨一线发动了总反攻。一举突破希军阵地,然后兵分两路,乘胜追击。北路国民军于8月底先后攻占厄斯基色希尔和屈塔希亚,9月5日收复布尔萨,长驱直抵马尔马拉海岸,希军取道木达尼亚溃走;南路国民军于9月2日攻克乌沙克,生俘希军总司令和参谋长,9月5日攻占阿拉谢希尔,9月9日复克伊兹密尔,俘虏希军达5万人,解放了安纳托利亚全部领土。
接着,国民军进逼海峡地带,准备经过英、法、意三国驻兵防守的海峡国际共管区,收复伊斯坦布尔和东色雷斯。英国为了维护对海峡的占领,急忙照会法意,建议三国采取一致行动,以武力阻止国民军通过。法意表面上答应,暗地里却撤兵让路。英国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敢贸然动武,被迫重新与法意协商。1922年9月23日,英、法、意联合建议希土两国停战,并于10月11日签订了《木达尼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东色雷斯立即交还土耳其;待和约缔结后,协约国撤出伊斯坦布尔并归还于土耳其。至此,民族解放战争以土耳其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1922年11月1日,安卡拉国民议会通过了废除苏丹制度的法案。11月17日,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乘英国军舰仓皇出逃,从此统治长达600年之久的奥斯曼封建王朝寿终正寝。
《色佛尔条约》的废除和《洛桑条约》的签订
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协约国瓜分土耳其的阴谋,大大提高了土耳其的国际地位。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失败,导致了希腊国内发生军事政变,国王退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随之下台。
1922年11月20日,英、法、意、希、日等国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瑞士的洛桑正式举行和会,以商讨重新签订对土和约问题。出席会议的有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法国总理普恩加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希腊首相维尼塞洛斯。土耳其的全权代表是伊斯美特巴夏。美国仅派驻意大使蔡尔德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苏维埃俄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国应邀与会,但只限于参加对黑海海峡问题的讨论。
洛桑会议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2年11月20日至1923年2月4日。这一阶段会议讨论和争执的主要问题有下列三个:
一、关于黑海海峡问题
黑海海峡问题不仅关系到维护土耳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而且关系到黑海沿岸各国的和平与安全。在洛桑会议前夕,列宁曾公开提出了苏维埃政府对海峡问题的基本主张:1.“满足土耳其的民族愿望”,恢复土耳其在海峡地区的全部主权;2.“禁止任何军舰在平时和战时通过海峡”;3.“商船有充分的航行自由”。(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240页。)在洛桑会议上,苏维埃俄国代表团团长契切林根据列宁的意见提出了苏维埃俄国政府的方案:“平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与达达尼尔海峡的航业交通应予永远自由,毫无限制”;“无论平时战时,除土耳其外,达达尼尔海峡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对于任何国家的军舰与军用飞机,均予永远封禁”(注:鲍爵姆金:《世界外交史》第四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204页。),以维护黑海的和平及其沿岸各国的安全。
英国为了控制海峡,竭力反对苏维埃俄国代表提出的方案。1922年12月6日,寇松亲自宣布英国的方案,主张任何国家的一切军舰和军用飞机无论平时或战时都可以完全自由地通过海峡;海峡地带解除武装,由国际委员会加以监督。这个方案一出笼就受到法意两国的支持。美国也打着“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号,支持英国。美国列席代表蔡尔德在会上宣称:“我们要进入世界上一切自由的海区,如果我们的军舰不能在我国公民侨居的地区和我国船只停泊的水域实现自己的和平目的,我们是不会满意的。”(注:维戈兹基:《外交史》第3卷(上),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423页。)
土耳其代表出于维护海峡安全的考虑,开始站在苏维埃俄国一边,支持苏的建议,表示反对军舰和军用飞机在海峡自由航行和飞行。土的这种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立场,立即遭到英国等国的强烈反对。寇松指责土代表追随苏维埃俄国,一方面联合法意向土施加压力,一方面又与土举行单独密谈,许诺在其他问题上对土让步,以诱土妥协。最后,土耳其权衡全局,作出让步,基本上满足了英国的要求。
二、关于摩苏尔的归属问题
摩苏尔是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地,也是欧美列强均思染指的目标。战前,英德联合组织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开采摩苏尔石油,其中德国占有25%的股份。德国战败后,在1920年国际联盟的圣勒莫会议上,英法签订石油协定,规定英国占有摩苏尔,并由国联委任英国代管,法国则承接德国的全部石油股份。为此,美国于同年11月向英国提出抗议,指出:美国对于一切和约中代管权的最后决定,确有参与的权利,凡未经美国政府同意的决定,将来美国概不承认。(注:柳克述:《新土耳其》,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379页。)
在洛桑会议上,土耳其要求收回摩苏尔。英国坚持摩苏尔脱离土耳其划归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伊拉克,以便继续控制该地。美国则主张自己也应分得一份摩苏尔石油,并于11月26日发表声明说:以前英、法、意三国所订的一切协定,其目的无非在三国间分配势力范围,这种态度与美国经济平等的主张不符,列强均应承认“门户开放”的原则。(注:鲍爵姆金:《世界外交史》第四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205页。)
土耳其为了加强自己在谈判中的地位,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与美国达成协议,把摩苏尔石油的开采权让与美国,结果立即招致英法的强烈抗议。老于世故的寇松见此状况,随即改变策略,撇开法国,与美国代表秘密交涉,将原定给予法国的石油股份又许给了美国。这样一来,土耳其未能争取到美国的支持,摩苏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
三、关于外国在土耳其的特权和外债问题
在洛桑会议上,土耳其代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强烈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土耳其享有的政治、经济和领事裁判权等一切特权,并要求取消外债。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不甘心就此放弃在土的既得利益,在领事裁判权问题上提出建立为期十年的所谓“过渡性制度”,实质上就是保留旧的特权。帝国主义还要求土耳其偿还原奥斯曼帝国的全部债务,遭到土耳其的拒绝。
由于与会各国在上述三个主要问题上争执不下,谈判破裂,会议于1923年2月4日中断。
洛桑会议的第二阶段是从1923年4月9日至7月24日。第二阶段会议一开始,英国为了孤立土耳其,就把苏维埃俄国代表排斥在外,并把巴尔干国家的代表,特别是希腊代表推向前台,蓄意扩大希土在会议上的矛盾和冲突。但土耳其代表仍继续坚持那些关系到国家主权的基本条件,如废除《色佛尔条约》,保全土耳其的基本领土等。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最后达成妥协。
1923年7月24日,签订了《洛桑条约》和《黑海海峡公约》。《洛桑条约》取代了《色佛尔条约》成为协约国对土耳其的正式和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和约承认土耳其本土范围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它的边界,把欧洲部分的东色雷斯和亚洲部分的伊兹密尔归还给土耳其;协约国军队撤出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但摩苏尔的归属却作为悬案,留待以后英土双方谈判解决(根据1926年《英土协定》,土作了让步,把它划给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伊拉克)。2.和约规定,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一切特权,废除帝国主义对土的财政、关税监督权。3.和约确认原奥斯曼帝国的外债,由其分裂出来的各国分担。土耳其偿还债务的主要部分,其他分裂出去的国家也各承担部分债务。
《黑海海峡公约》对海峡地位和管理制度的规定,基本上是以英国方案为蓝本的。公约规定:1.平时或在战时土耳其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包括军舰和军用飞机在内的任何船只和飞机,“不分昼夜,不论悬挂任何国旗,有完全通航的自由,免除任何手续和捐费”;2.在土耳其参战的情况下,“中立国军舰有通过的完全自由”,交战国军舰的通航,则由土耳其政府自行决定;3.除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驻兵1.2万人以外,海峡地带不得设置任何武装力量;4.由本公约签字国组成海峡委员会,对公约的遵守情况实行监督。(注:《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896—906页。)公约的签订,从法律上把英国控制海峡的企图变成“合法”的事实,从而损害了土耳其的主权,也给黑海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苏维埃政府拒绝批准这项公约。
《洛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土耳其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它使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尔条约》的枷锁,赢得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色佛尔条约》的废除,打开了凡尔赛体系的缺口,宣告了帝国主义宰割和奴役土耳其计划的彻底破产,从而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