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末社会剧变与佛教危机(1840—191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历经各朝代的兴衰演替,不断与中国固有的儒家、道教文化相互碰撞、吸收与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一直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至清末,随着清政府国力的衰退,战祸连年、内外交困,国家陷于前所未有的困顿之中,中国佛教亦衰落到了极点。首先,传统佛教宗派全面衰落,仅剩禅宗和净土两宗勉力维持,而且僧人的整体素质低下,佛教义学不振。其次,经忏佛事与鬼神迷信盛行,因帝制时代中国佛教所形成的剃度、嗣法、传戒等形式导致丛林之中寺院经济形同家庭私有等,严重制约了佛教的发展。近代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曾说:“迨乎前清,其衰也始真衰矣。迨乎近今,其衰也,始衰而濒于亡矣。从全球运开,泰西文明过渡东亚,中国之政教学术莫不瞠焉其后,而佛教实后而尤后者。中国之佛教,固早失代表全亚之势力矣。”[1]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亦说:“近世以来,僧徒安于固陋,不学无术,为佛法入支那后第一隳坏之时。”[2]
近代佛教衰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的内部原因。从外部来看,首先是佛教受到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和基督教传播的冲击,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对传统文化给予了致命的打击。此外,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从寺院经济方面对佛教、道教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此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儒释道文化都受到了挑战,三教之间久已形成的动态互补的宗教生态系统被破坏,使得三教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佛教自身的衰败是主要的。章太炎所谓的“佛法衰微,实不在外,而在于内”,对佛教而言,其衰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千百年来受帝王及封建制度对佛教的钳制和神道设教的利用,佛教久已远离主流思想界和社会信众,走向山林佛教和鬼神迷信,导致佛教的思想文化影响力下降,影响了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思想环境和信仰基础。对清末佛教衰落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而要从佛教制度、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佛教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佛教与社会的联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