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超文本性”: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观念会通

对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类探讨之后,本章着重分析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以及梳理与之会通的理论资源。我们用兰道所言的“超文本性”[1]来指称超文本的美学特征,那么,“超文本性”则主要包括隐性和显性两大方面,并且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超文本的形式包括三个重要的元素,即节点、链接和网络,这三个形式元素的美学特征都能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找到恰当的印证,节点类似于“星星”和“原”,链接是一种非线性的拼贴或蒙太奇,而网络则通向“理想之文”。当然,这些理论是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超文本则将隐喻变成了现实。“超文本性”也与中国传统美学密切相关,“神思”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的直觉感悟,“游”与互文性、交互性的网络漫游相似,“道”则暗含着不确定性、多义性的阅读体验。只不过“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侧重于在文本观念上的一致和对应,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则侧重于在思维观念上的相通,当对应于文本自身时,前者体现了明显的逻辑一致性,后者则多为一种观念的引申,但这种关联点的发现是合理有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活动,“超文本性”与中国传统美学同样有着内在的相通。这也决定了看待“超文本性”存在姿态的正确态度,即一方面要看到它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的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它作为一种思维、其内在的自然性,在这一点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正相吻合,要反对目前研究中那种过度把“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嫁接的倾向,这可能更加符合超文本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