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商业电影及其影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申报》对泰坦尼克号海难的报道到4月21日就戛然而止,但其内容却不时被其他中文报刊当做史料引用。当年6月出版的意在培养新国民精神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将这些报道改写编入高小第一册第十五、十六课(《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其中虽无片言只语提到船上华人乘客,但通过浓墨重彩于英国船长和船员的恪尽职守(为此不惜篡改事实,谓船长甫接“有大冰山在航路之北方”的警讯即“下令警备,沿航路之南而进”)及美英男子面对死亡时的“骑士精神”和“英雄气概”而寄托了“中国国民性批判”,所以与之配套的《新国文教授法》就该文主旨提示教师云:“男子退后,妇孺登艇,死生存亡在呼吸间,而能穆然退让,不违船长之命令,欧人守法,可见一斑。”

20世纪初期正是西方各国致力于“国民性”或“种族性”建构的时刻,按《人类的主人》的作者基尔南的说法,“那正是帝国主义的高峰,同时也是现代政治宣传、将敌人抹黑、为朋友漂白的手段快速增长的时代”。但西方为推行其殖民主义统治而建构起来的西方中心论和文明等级论的假设却被中国新派人物当做证据,用来建构“中国人的劣根性”。1936年10月,也就是持续多年的“国民性批判”已让国人普遍接受自己是“劣等民族”的时候,林语堂主编的旨在从西洋杂志译介文章而让国人“更亲切认识西洋文化之真面目”的上海《西风》杂志刊发洪鹄所撰《铁达尼上的国耻》。与《申报》当初的《再纪英国大商船遇难详情(续昨)》一样,该文在描绘船上英国船员和美英乘客的崇高表现后,笔头一转,直奔题旨:“在妇孺乱哭乱喊的混乱声中,男子大多颇为镇静。救生艇放到海中去时,大家都没命向救生艇冲去,船上职员为维持秩序计,在大挥拳头之余,并向天空放了三枪,情形才和缓下来。可是在这时候,丢尽中国人面子的事发生了。‘四个中国人鬼鬼祟祟地躲进一只救生艇的船底去’。这是《哈柏士杂志》上所说的。中国人不惯遵守秩序的精神,在这里完全表现无遗。这是我们的奇耻大辱。中国又多了一个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