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民意及民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民意的本质与表现

Public Opinion(民意)这一概念诞生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不过“Public(公众)”和“Opinion(意见)”这两个词单独使用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在国内,民意也称为舆论、舆情、群意等,尽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涵差异。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王来华等研究者曾撰文对舆情、民意和舆论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认为舆情与民意在概念上的相似性更强,而跟舆论概念的相似性较弱(王来华、林竹、毕宏音,2004)。舆情和民意都包括公开与不公开的“民众意愿”,但不一定是媒体上的信息,也不一定完全依靠媒体上的思想或意见信息。舆论则从了解公开的意见出发,更加倚重各类媒体中表达的信息,也更加强调大众传媒与舆论之间的关系。本书不打算对这些概念做进一步的区分,而是在一般意义上等同使用这些词汇,即本书所涉及的舆论、舆情、民意,均指公众对所关心的社会事务、事件和问题等所持的公开或非公开表达的意见。正如普赖斯所认为的,Public Opinion“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恒久的词”(Price,V.,1992,p.1)。尽管对它的界定还不统一,但不管怎样,它已经受到不同领域和学科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