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老板如何找到钱
老板如何找到钱呢?
首先,老板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经营一盘生意还是在经营自己的信用。信用越做越大,就是成功,信用越做越小,就是失败。而经营信用,是有学问的,既有道的要求,也有术的技巧。老板如何做大自己的信用,在下一节中详述。本节,我们主要讲老板如何找到钱。
老板要找钱,先要盘点一下,自己有多少钱。这是本钱。有多大脚,穿多大鞋,这是找钱的第一步。盘点,意味着现实主义。身无一文,牛皮吹破天,要么是天才,要么是骗子。自己的钱,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吃饭问题。按我们前章里讲的,先生存后发展。没有生存基础的发展,是伪发展。当然,通过大量的长期融资不计短期成本的烧钱,最后烧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这是一种非常模式,需要一些运气。但即使是这种模式,实际上也要把生存问题计算进来。
老板找钱,第二要盘点客户。我们的客户是我们生意的根本,他有多少钱,愿付多少钱,什么时候付,这个钱我们要算清楚。只有算清楚这个钱,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业务模式的现金流是如何流转的,只有准确预测到我们的现金流,我们才能设计整体的投融资策略。
对于一般的生意,客户的资金回轮,就可以帮到我们业务的发展,实现自我循环。对于特殊的生意,如平台型生意,规模经济门槛较高,现金回笼周期长,我们也要分析清楚,这样就能帮助投资人决策。
老板找钱,第三要盘点供应商。我们的供应商可以提供给我们多少资金周转,行业的惯例是怎样的,我们对供应商的信用怎样,如何扩展?
在很多行业里,供应商的授信,成为盈利的关键,比如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卖场。供应商滞留在卖场的资金,成为商家去运作产生利润的关键。
老板找钱,第四要与银行互动。特别在中国,银行是由国家控制的一个行业,是一个垄断供应的行业。老板从一开始做生意,就要开始学习与银行健康地打交道。有些老板,信仰自力更生,不喜欢欠别人的钱;有些老板,走另外一个极端,喜欢空手套白狼。这两种极端,都不好。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恰当的融资比例,是对于你的获利能力的放大。如果同样是5%的纯利,你用自己的钱做到5%的纯利,别人用银行的钱能把营业额做大一倍。尽管纯利全供献给了银行,但别人运用扩大了的营业额可以获得供应商的忠诚与优惠,获得团队的稳定与固定成本的摊薄。
现代商业社会在金钱运用上的逻辑是,运用市场配置资源,让金钱去逐利,从而赢得整个社会的更大发展和剩余。
从银行找钱,要学习银行对于客户的管理逻辑。银行管理客户失信的风险,银行管理客户资金利用的效率。因此,我们要有固定资产,要做大流水,这些都是银行所关注的。下一节我们讲如何做大信用,此处暂不赘述。
老板找钱,第四个要找有钱的私人构建关系。银行的钱,成本低,但政策导向明显,受经济周期影响大。在坊间,一旦有银根收紧的消息,总有一些声名赫赫的企业被银行给整死。常常是贷款提前回收,过桥了不再放回等意外的现金断供,著名的德隆集团就是这样倒下的。
私人的钱与银行的钱,可以形成一个互补的搭配。私人的钱,只要信任还在,基本上是长期放在这里的。原则上,没有个人的生老病死,私人借给你的钱可以是终生让渡使用权的。如果你能有效率地使用这些钱的话,何尝不是一个双赢呢?
当然私人的钱,成本是高一倍以上的。管理得好,私人的钱,可以成为一个稳定因素,对冲银行银根收紧的风险。
老板在找钱时,要准备好短期过桥资金的供应商。如果说银行作为钱的供应商,供应的是长周期资金,那么你要准备一些短期资金供应商。否则,每次银行要求过桥时,你的生意就得关门一段时间。要选择优质可信的资金供应商,形成良性互动。在短期头寸吃紧时,他们能帮助你。
老板找钱,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委托金融机构发债。不过,这种融资方式,需要我们的业务达到一定规模。比如说,每次发债,可能要超过一亿元资金的规模。而且公司经营规范,一般行业里默认的标准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资格发行债券。
老板找钱的最后一招是,卖股份。卖股份,就是卖公司。卖公司卖得好,就是做生意的较高层次的经营。
笔者的理解,做生意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卖项目,有一单没一单,这样的企业做不大。其次是服务产品化了,或者产品标准化了,这时,你的企业可以放大了,这时卖的是产品,比如苹果公司,就是爆品打造的行家。再高一层,是卖品牌。无论什么样的产品,只要贴上你的牌子,身价立马倍增,品牌运作的专家是CUCCI、路易斯威登、奔驰、宝马等。品牌,实际上是产品价值延伸到虚拟的身份价值、感知价值等。再高一层,是卖标准。在通信业,谁掌握了标准制订权,谁就掌握了下一代通信设备竞争的话语权。高通公司,通过专利的授权,每年稳定地赢得巨额利润。最高一层的经营,是卖公司,卖公司,就是卖赢利机会。
卖公司有五种卖法:
一是卖给联合创造者,这是在打造创业团队。这个需要慎重,只有那些你确认能跟自己走到终点的人,才适宜加入核心股东层面。否则,还是清晰的交易关系好一些。
二是卖给天使投资人。这样的投资人,甘心情愿在公司早期创业阶段,投入资金,并且不干预公司经营。他承担巨大的风险,同时,也享受公司一旦成功后巨大的增值。
三是卖给风险投资人,也就是俗称的VC。风险投资人,承担一定的风险,同时常常会采取对赌机制,公司经营没达到目标,股权价格可能会下降,控制权会流失。
四是卖给私幕基金,也就是俗称的PE。PE参与的时间更后期一点,常常是上市前夕。
五是卖给公众。卖给公众,是压力最小的,因为公众与公司大股东博弈的方式就是用脚投票。除此之外,公众一般难以对实际运营者施加影响。
如果公司只是单纯的缺钱,需要出卖公司股票时,优先卖给个人(散户)。当然,卖给个人时,最好设计一个执股平台,不要让后来对公司感兴趣的机构需要与众多散户同列股东席,这是后话。
如果公司需要的钱个人解决不了,或者公司需要的不止是钱,还有行业资源,则需要找相应的符合要求的机构了。
当然,既然是找钱,就有价格问题。私人的钱与机构的钱,最终是看价格谁更便宜,时间谁更快捷,钱带来的关联收益谁更大,这是一个综合比较的过程。
对于老板来说,一定要学会找钱,不会找钱的老板,不是好老板。找到钱,才能开始活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