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文化浙江建设: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博物馆在“文化浙江”建设中的定位

从2005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2011年11月浙江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浙江文化建设的定位与时俱进、要求不断升级。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GDP总量达到46485 亿元,连续21年居全国第四位。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16 年和32年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严粒粒,傅颖.钱江潮涌,文化浙江新征程[N].浙江日报,2017-06-30(11).在经济领跑全国的条件下,浙江省探索浙江区域文化建设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为实现浙江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以及浙江省的进一步全面发展,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第一次概括提出要努力建设“文化浙江”。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再到“文化浙江”这一体系化规划蓝图,不断充实着浙江省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同时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对“文化浙江”建设的五年目标和具体任务有着清晰的表述。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心剂。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需完成“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任务。车俊.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摘登)[N].浙江日报,2017-06-13(4).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记忆、创造、创新的重要文化载体。“文化浙江”建设要求博物馆注重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博物馆教育重视人的发展,将博物馆知识与观众的自我发展相结合,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实现珍贵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任务部署要求建成博物馆体系格局,积极推进文化精品服务以持续发挥教育、收藏和研究功能,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区域核心文化阵地。“文化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第一次被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博物馆紧随时代脚步,积极加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努力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博物馆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博物馆事业体系中,根据是否利用国有藏品和资金而设立,将博物馆划分为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逐渐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非国有博物馆为辅的博物馆体系格局。国有博物馆以主体文化发挥优势,非国有博物馆以独特性、专题性保证区域文化的多样性,起到补充作用。尽管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迅速,但是在数量上和社会文化教育作用发挥上,仍是国有博物馆唱主角(见表1)。仅从陈列策展的角度看,浙江区域内活跃在博物馆精品陈列舞台上的还都是国有博物馆。以宁波地区为例,从历届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看,获奖的三家单位均是国有博物馆,分别是:获得2000年度最佳创意奖的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宁波清代官宅陈列”、获得2007—2008年度最佳创意奖的宁波博物馆“东方‘神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获得2014年度优胜奖的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但可以看到的是,两类博物馆均以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建设为己任,互为依托,互不替代,共同发挥作用。在宁波的区域视域下,这种博物馆的发展格局具有长久的持续性。

表12010—2015年全国博物馆分类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博物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19.

注: 2015年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网站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201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网站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就《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