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思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经中国化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主导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妇女解放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将女性的经济独立视为男女平等的重要内容。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中国实现妇女解放目标的主导话语就是“男女平等”。为了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国家制定了男女平等的政策和法律,从立法上给予女性平等地位,并利用政党和政权的强力予以推行,借阶级斗争和建设国家的时机,将男女平等思想形成制度,并在实践中进行贯彻,从而使男女平等思想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国家意识形态将女性个体询唤为“男性”主体,动员其走出家门,参加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妇女从此走上社会参加生产劳动,从“家庭中人”变为“社会中人”,获得了一定尊重,其处境在短短十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一度中国女性就业率居于全球最高,在实践男女平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对于男女平等更提出了一系列口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事情,女同志一样能做到”,“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的男性化发展模式继续进行,形成“一性化”发展的倾向。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社会中出现“回归”女性的风潮,然而这不是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觉醒,而是出于对前期忽视性别差异的过度强调性别平等的反抗。随后大量女工下岗,女大学生就业难,男性提出的“女人回家”论调高涨,失去依附的女性无所适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力量的淡出,社会中男权意识形态迅速复苏。市场经济转型的完成似乎并未带来女性命运的改变,一方面,女性继续承担着“在外像铁人,在家像女人”的双重角色,努力保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奋力拼搏;另一方面,女性沦为男性“观看”的对象。消费社会中男本位的大众文化将男性与女性置入了“看”与“被看”的模式中,女性成为被男性所观看的审美客体、观赏对象。当女性仅仅成为被看对象时,其观赏性成为衡量她们价值的唯一标准,女性的独立人格、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就被抹杀了。大众媒介中呈现的女性形象无情地被性化、物化、商品化就是例证。到今天,男女平等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时过境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较为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理论上,中国的性别平等应当实践得更好。实际情况如何?中国的性别平等发展状况如何?
基于此,也基于中国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感受,本书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有:
第一,男女平等就是男女都一样吗?妇女解放就是向男性看齐,以男性为标准吗?平等权利只能属于无差异的群体吗?性别平等就得忽略性别差异吗?
第二,为何女性必须接受来自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种价值体系的评判,而男性却只有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为何付出双重艰辛却并没有得到双倍的回报,得不到男性社会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为何没有人问:“女同志能办到的,男同志能办到吗?”
第三,大众传播媒介构建的女性形象如何随主流社会性别话语的转换而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的性别气质有何变化?女性媒介形象折射了社会生活中怎样的性别平等状况?这些女性形象是否真实了展现了当时女性所处境遇?
第四,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中国妇女解放、女性地位提高带来什么影响?什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步合理的社会性别分工和两性关系模式?为何现实社会中男女两性都倍感压抑和困惑?
第五,性别平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由国家意识形态决定,还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协商、博弈之结果?中国有没有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还是在哪一个时段部分地实现了性别平等?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同时期大众媒介所建构的女性形象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1949~1977年;第二时期:1978~1992年;第三时期:1993~2008年。以1978年为第一个界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的实施;以1992年为另一个界点: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合法地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分析每个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性别理论及其他社会因素,如市场、社会思潮等。探讨每个时期的主流社会性别话语及其所导致的女性性别气质,并分析媒介受之影响所建构的主流女性形象,然后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媒介形象的历史变迁来研究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性别平等状况。
本书选择《中国妇女》这一伴随新中国成长、具有较长历史的占主导地位的半官方女性杂志刊物作为研究样本,对该杂志所刊登的女性典型人物报道的文章和封面人物图片进行取样分析,以探讨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媒体如何来塑造女性形象;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是否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哪些因素影响到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怎样的性别平等的状况等。《中国妇女》杂志建构的女性媒介形象变迁研究,只是一个切入点,就此打开一个窗口,展开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国家意识形态对妇女的角色期望、性别问题和性别平等现象的研究。
本书定量统计时将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1949~1977年(因停刊11年,只有18年期刊可统计)、1978~1992年(共15年)、1993~2008年(共16年)。以时间为自变量,以其他因素为因变量进行交互分类统计,然后从人物的生理形象、社会形象、外在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知识结构、典型事迹、活动环境、封面主题与文化价值观、性别角色与性别意识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最终探讨性别平等问题。本书试图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结合研究,以回答上述问题。
本书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力量、大众传播媒介、社会性别话语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来透视中国性别平等状况。因此,分析模型是这样建立的:社会环境中的国家权力、传统性别观、主流性别理论和其他因素(包括市场、社会思潮等)之间的博弈、协商,产生了当时的主流社会性别话语,并决定了那个年代女性的性别气质,大众传播媒介受此影响必然塑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女性媒介形象,通过对女性媒介形象的分析以探讨当时中国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我们再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的变迁进行比较研究,使可得知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性别平等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状况。本书期望以分析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为切入点,就此展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意识形态随政治、经济、社会变革而对妇女角色期望发生变化的讨论,并进行性别问题和性别平等现象的研究。
分析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分析模型:媒介、性别、权力对性别平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