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和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及其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提出并把它引入西方哲学史。德·特拉西于1796年和1798年间在他向巴黎法兰西研究院分期宣读的题为《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的论文中提出来。他从1801年开始写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把它称作揭示观念中成见、偏见根源的“观念科学”,指出: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观念发生学,即关于观念的发生规律和普遍原则的科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意识形态范畴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者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和理论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从广义上讲,意识形态可以表示任何一种注重实践的理论,或者根据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世的信念”,因而意识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实证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国家主义等。
今天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首先是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使用的意识形态一词Ideologie(德文)是从法文中直接借用的。法文词Idéologie出现于19世纪初,最先采用这一词汇的是前文提到的德·特拉西。那么Idéologie是如何译为中文的“意识形态”的呢?据考察,很可能是郭沫若开此先河。他在1927年从德文版翻译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书名就叫《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书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能出版,苏共1924年用俄文第一次发表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1926年又用德语原文发表了这一章。郭沫若1927年将之译为中文,可谓较早。该书在苏联面世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已在其他著作中多次使用过Idéologie一词。最早在《神圣家族》中使用,后又在1847年4月8日发表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题的反对卡尔·格恩律的文章,此外在发表于19世纪后半期的许多其他著作,如《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中,也大量使用了该词。因而在郭沫若译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是否已有人将之译为“意识形态”现在难以断定。
界定“意识形态”,有必要分析四个相关的概念——意识、社会意识、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辩证唯物主义里经常出现“意识”的概念,认为它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产物,是对“存在”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里经常出现“社会意识”的概念,认为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存在”的一部分,“社会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那么有没有“自然意识”呢?在马克思看来,即使是自然科学家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告诉我们:“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就启示我们,“意识”就是“社会意识”。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同样认为“意识”和“社会意识”就是同一个概念,他指出:“不论我们上溯到过去多么远,不能我们所考察的民族多么原始,我们处处都只能遇到社会化的意识。”意思是,意识不管是以自然界还是以社会作对象,本质上都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毋庸讳言,“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但是不能倒过来说,“社会意识”就是“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只存在于有阶级冲突的社会形态中,而“社会意识”则指一切社会形态的意识。“意识形态”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社会意识”则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的概念。“社会意识”的含义比“意识形态”的含义更丰富。比如,科学不属于“意识形态”,但属于“社会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意识”大于“意识形态”。不少论著对“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不严格的,这主要是翻译的原因。德语词Gestalt、Gestaltung和Form在中文中既可译为“形式”也可译为“形态”。严格说,只应该将Ideologie译为“意识形态”,上面列举的三个词语应该译为“意识形式”。总之,“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由各种“意识形式”——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理解意识形态和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么界定“意识形态”的呢?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著述,他们从未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过明确界定。不但如此,他们还经常在多层含义上指称意识形态,有时把社会意识、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交叉使用或者相提并论。这就导致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并由此产生歧义。一些著名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的含义做了不同的解读。埃利希·哈恩(Erich Hahn)在1964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论文中指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的。”哲学家奥尔格·克劳斯(G.Klaus)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哲学词典》则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并把社会意识理解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他们达到了这样的认识,即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一个确定阶级的社会观念的总体,意识形态所表达的是这一阶级的历史-社会状况和利益,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特征。”P.C.罗兹(P.C.Ludz)在《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而上学’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在上面列举的三种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的不同理解中可以看出,哈恩和罗兹都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首先理解为否定意义上的概念,这可以说是把握了马克思的这一概念的真谛,但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称之为“虚假的意识”又会引起种种误解。克劳斯则把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哈恩和罗兹都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第二方面的含义是指某一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因而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定义如下: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
“意识形态”概念传入中国后,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概念做了规定和说明,散见于理论工具书、教科书、研究论文当中。第一,从内容上界定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包含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第二,从功能上界定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映,并指出意识形态的反作用。第三,从地位上界定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中那些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第四,从主体上界定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学说,或者是一定国家或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用上述定义全面揭示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也不可能,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总体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前,马克思曾从政治、法律、法哲学、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经济等不同的角度批判过德国社会及其相应的各种意识形式。但还没有深入思考这些被批判的不同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德国的思想状况及其实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识形态概念的创制和运用,表明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重大飞跃。马克思发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人类历史的最基本的过程,这样一来,他就获得了一个考察意识的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参照系。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种交互关系:一方面,对意识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批判是导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立的基本契机之一;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立又使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从局部上升到总体。也就是说,马克思形成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即从总体上批判社会意识(不包括“科学”这样的意识形式)的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有机的”是为了说明恩格斯理解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的机械的总和,而是一个有一定结构的、有活力的总体。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从各种意识形式和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意识形态作为总体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这三种意识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它们之间也以最密切的关系相互发生影响。这是意识形态总体的基础部分。第二个层次: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这四种意识形式离经济基础较远,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伦理思想,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总体的中间部分。第三层次:哲学、宗教。这是两种离经济基础最远的意识形式,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作用并不因此而消减。在意识形态的总体中,这三个层次的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与经济基础发生交互作用。
二是实践性。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意识形态并不是空洞的东西,它具有意向性,即它总是指向现实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说意识形态没有历史,强调的也正是它对社会生活的意向性和依赖性。第二层含义是:人们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努力与意识形态认同,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或者说,可实践性乃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一个试图逃避意识形态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会存在物。
三是阶级性。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还指出,随着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中有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尤其是意识形态家而出现的,他们把编造统治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源泉。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马克思进一步明确地把这部分人称之为“意识形态阶层”。显然,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而且揭示了使这一属性成为可能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问题。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是精神的,在形式上却以物质的方式表现出来。二是从事意识形态生产、分配的“意识形态阶层”。这里指的绝不是印刷工人、管教堂或者学校的工人,而是统治阶级内部或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家。意识形态阶级性的具体含义是:第一,意识形态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每一个细小的、具体的利益。第二,当社会是由几个阶级联合进行统治时,意识形态将契合联合统治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举例说,当统治阶级内部有斗争时,意识形态就会把分权学说当作永恒规律来谈论。第三,意识形态只能用来指称阶级社会中的意识的总体,不应当超出阶级社会的范围来使用这一概念。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越某一或某些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第五,一般说来,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们总是被同化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
四是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的这一特征是相对于经济关系而言的。恩格斯把经济关系看作是一条中轴线,认为意识形态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这一中轴线而波动的。但是意识形态并不是经济关系的消极的伴生物,它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能动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予经济关系以巨大的反作用,而且表明自己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滞后性。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生活过程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而意识形态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直至社会存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意识形态才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剧烈的变化;另一方面,当旧的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灭亡之后,其中的某些因素作为“遗迹”还会在新的意识形态中长期保留下去,这些“遗迹”之所以能兼容于新的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因为它们不可能对新的意识形态的根本精神构成损害。第二,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繁荣或衰弱并不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或瓦解一一对应,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却能演奏第一小提琴,经济衰退的时代又会伴随着意识形态的繁荣。比如,18世纪的法国经济上落后于英国,哲学上却比英国更辉煌;19世纪的德国经济上落后于英法,哲学上却远胜于英法;另外,古希腊哲学繁荣又与城邦奴隶制的经济生活的衰退交织在一起。第三,继承性。一方面,意识形态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选择传统,改造传统;另一方面,传统也在不断更新着的意识形态中得到保存和延续。第四,相关性。各种意识形式在发展中既相互渗透、甚至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甚至相互冲突。同样,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关性。第五,先导性。在社会历史急剧变化的时期,新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意识形式常常充当革命的先导,从而给予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以深刻的影响。恩格斯认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和19世纪的德国哲学都起着这样的先导作用。如果说,旧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和变革起着阻碍和滞后的作用,那么新的意识形态则会成长为新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先导。
五是隐蔽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因为他认定它们的一个根本特征是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不是一种真实的、相契合的关系,而是一种不真实的、掩蔽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悖论在于,它既要说出它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宣布这种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又要竭力掩蔽这种根本利益,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细节或其他问题上。意识形态既要让人们知道它愿意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又要使人们不知道它不愿意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在诸多意识形态形式中,经济思想、法律思想、政治思想这三种意识形式与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相比,其隐蔽性要相对地弱一些,因为这三种意识形式都直接反映现实的经济关系,统治阶级不得不通过这三种意识形式说出自己必须说出来的东西,当然这里也有障眼法,那就是通过抽象、普遍的概念去表达和辩护一部分的特殊利益。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探析了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再来看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即任何社会结构主要都是由以下四大因素构成:社会生产—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当于政治社会或国家)—意识形态。这一结构表明,对于任何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冲突的社会来说,意识形态都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际上,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关系、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在社会总体中,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乃至反动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向前发展。当不同的意识形态共居于一个社会总体内部时,必然会发生各种冲突,而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作为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乃是有阶级和阶级冲突存在的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后来葛兰西提出了社会生产——经济基础——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政治社会(国家)的社会总体结构新模式,进一步肯定了意识形态批判和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在西方工业社会革命中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意识形态功能可以做如下分析。一是维护功能。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首要功能就在于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社会集团或整个国家提供“合法性”辩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进行“合理性”论证,以便从政治到思想等多方面维护和巩固一定阶级、社会集团或国家的合法统治和管理。比如,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总是竭力用人权理论、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理论,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把资本主义世界说成是令人神往的自由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意识形态明显地体现在资产阶级制定的国家法律上,资产阶级法律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同时,统治阶级必然要批判、排斥各种异己的意识形态学说,为取得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而斗争,其实质就是意识形态的斗争或者是革命。比如,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正面排斥其他意识形态,尤其主张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是导向功能。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关系是以一定社会利益为依据的一种价值关系。意识形态作为理论化了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对理想社会模式的信仰。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社会理想,意识形态规定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共同价值导向,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便取得更大的社会效应。因此,意识形态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导向功能。人们改造世界时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所以思想总是处于领先地位。政治挂帅,实际上表明意识形态的超前导向功能。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能够引导人们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正确的意识形态会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激发奉献精神;错误的意识形态引导人们消极颓废,诱发违法犯罪。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引导人民群众摧毁落后旧制度,建立合理新制度;反动阶级的意识形态引导人们维护落后旧制度而顽固反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本身教育自己成员的办法是: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使个人和整体的生活打成一片,把整体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得到反映。”这段话说明,意识形态既有导向功能,又有教育功能,而且两者是合二为一的。
三是教育功能。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培养出符合统治阶级意愿的公民,这是关系到统治阶级后继有人的问题。阿尔都塞指出,对于劳动力再生产问题,“正是通过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大规模教育包装着的多种知识的学习,资本主义形态中的生产关系,即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得以大量地再生产”。虽然阿尔都塞探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实际上也是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普遍具有的教育功能。
统治阶级为了让全社会接受他们的意识形态,取决于社会对意识形态的认可,取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好坏。没有教育,意识形态不可能被人们所接受,更不可能转化为行动准则。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宣传教育“忠”“孝”,维护封建秩序。资产阶级提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宣传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文化功能。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总是与文化相互交融。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就是意识形态以文化为载体,以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导向,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推动文化发展。在阶级社会里,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生产在阶级社会中总是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特殊性。文化产品不会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呈现,而是适应统治阶级利益需要,其中很大部分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时说明意识形态影响和作用于文化生产,意识形态为文化生产提供氛围和环境。作为既定的环境,也制约着人们文化生产视野。二是意识形态的阶级思维,制约人类文化创新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创新是统治阶级主导下进行的,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同的意识形态规范着统治阶级文化创新的方向,形成不同的文化评价体系和文化创新方式,决定着相应的文化活动的价值目标。
总之,考察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时,要坚持物质实践在意识形态发展演变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文化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土壤,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五是整合功能。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现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是团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对其社会成员具有凝聚作用和整合功能,充当“社会水泥”,使其成员采取统一的行动。葛兰西形象地指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由于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和凝聚功能,无产阶级争取权利的斗争主要是争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整合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提供社会价值认同,即执政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整合社会利益。一定社会或国家的意识形态,反映社会成员或民族国家的愿望,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个人与国家、个体与共同体间利益攸关,从而产生强烈的聚合心理,并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转化为统一行动,达到社会、国家有效的内部统一和社会控制。
意识形态有各种功能,但绝不会截然分开,各种功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卢卡奇指出,“在资本主义时代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武器”,“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功能就肯定不会是纯粹的科学认识,而是行动。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目的本身,它的存在是为了使无产阶级自己看清形势,为了使它在这种明确认识到的形势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阶级地位去正确地行动”。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是战斗武器,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去行动。
二、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和功能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大旗帜”和“定海针”,有助于实现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在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时,要准确界定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对其功能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把握,进一步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积极作用。
(一)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
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就要着重对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进行有效界定。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当前在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要看到这两个学术概念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
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科学界定,需要建立在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内涵的基础上。所谓意识形态,就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为巩固自身的统治所提倡的经济规则、政治观念、精神文化、思想舆论等的观念系统,它是由一定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所代表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较于意识形态,多了“主流”二字。对于“主流”一词的准确把握,是正确理解主流意识形态科学内涵的关键。首先,“主流”意味着其提出者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般来说统治阶级能够凭借其政治、资源等优势使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主流;其次,“主流”意味着其能够被社会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同,只有意识形态理论得到社会成员的广泛接受和自觉认同,才能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所形成的、为社会多数成员广泛接受和自觉认同的观念系统,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马克思曾经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而存在的,是从阶级自身利益出发对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主流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不能够直接画等号,而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由于统治阶级自身的政治优势,相较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而言,更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有一个上升过程。要检验这一转换过程的实效性,即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是否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就在于其是否为社会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同。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为社会多数成员所广泛接受、自觉认同的。这就要求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不光要反映统治阶级自身利益,还要关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满足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利益需要,才能使其自觉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进而占据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要求也与统治阶级自身性质和发展要求相契合。只有始终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并且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使得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得到社会多数成员的广泛接受和自觉认同,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一个由经济规则、政治观念、精神文化、思想舆论等构成的观念系统。它是系统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系统,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统治阶级一般从认知、价值和策略层面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思想观念,通过哲学、道德、法制、宗教、科技等思想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其所提倡的意识形态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
2.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产生的,具有社会历史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和文化生态格局的变迁,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外部冲击,大众意识中主流意识形态在逐渐淡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逐步成为时代的热点问题。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针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而言的,指的是一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在和其他意识形态之间保持良性互动中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不受到任何外来与内在的侵害,并使其能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是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指导作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其不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消极社会意识形态的腐蚀、破坏和歪曲,对于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利益陷阱、全球化下的话语霸权、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复杂交织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模糊政治立场、缺少道德荣辱感、失去正义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棘手的现实境遇,如果不能够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内在矛盾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找出其客观规律,不能够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流意识形态将失去理论和现实力量,成为意识形态战役中的“落败者”,严重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之间保持良性互动。意识形态安全除了意味着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受威胁,使其能够继续发挥着在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地位以外,还意味着要处理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之间保持良性互动的和谐状态。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完全不发挥任何作用,不能把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绝对化。要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地位的同时,积极营造健康的多元文化环境,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良性的交流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合理成分,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体现系统性和时代性。与此同时,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也能够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下明确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轨道上完善自身。
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在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形成的,它需要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来确保。“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民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这一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统治阶级对理论的科学把握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中,统治阶级要对自身所依赖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刻认识,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完善理论,并应用于现实实践。只有这样,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稳固自身的主导地位,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中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体现为一国在指导思想、政治信仰、道德秩序和民族精神四个方面的安全,它们共同构成了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内容,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分析
在对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科学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要对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功能进行科学分析,要看到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国家、社会和大众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完善,还有利于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1.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必然也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服务。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稳固政权。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所提倡和依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统治阶级自身的根本利益,充当着为统治阶级的政权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的功能。“所谓合法性,就是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在于其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它能够论证和维护统治阶级所建立的一套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并对妨碍它的其他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进行批判,为统治阶级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这是使得外在的强制转化为社会多数成员内心认同的最佳方式,它能够使社会多数成员认识到现行政治制度是合乎正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只有遵循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整合社会。“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到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主流意识形态是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它能够协调不同社会主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关系,为人们提供统一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指南,进而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在一定社会当中,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是复杂的,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也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一个统一体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凝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主流意识形态就发挥着整合社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协调、整合和凝聚不同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利益关系,如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治、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进一步发挥“调节器”和“稳压器”的作用。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动员大众。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导和教化社会大众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能够使之符合统治阶级所认可和提倡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进而动员社会成员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一般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既反映统治阶级自身的根本利益,又“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尽可能反映社会其他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社会多数成员正确认识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统一关系,明确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的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也要关注个人利益。在此基础上,社会多数成员能够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理想,明确实现这一目标和理想的现实途径,为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2.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分析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的重要现实课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提升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增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第一,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能够在处理好一元和多元关系的前提条件下继续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维持其影响力。具体来说,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自身主导地位的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确保了自身的一元地位,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执政地位,使得其执政理念能够得以贯彻和执行,进一步稳固国家政权。在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碰撞和交流过程中,意识形态安全也保证了主流意识形态继续发挥着“坝闸开关”的作用。坝闸一开,保证多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平等交流和积极融合;坝闸一关,隔绝掉敌对势力的反动舆论,保持统治阶级所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纯净性”和“权威性”,进而持续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二,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尽管有一整套不变的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在限制个人行为程度上仍存在着相当的可变性。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的要素。”意识形态安全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整体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为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凝聚力。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所维护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他们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规范,使他们自觉地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所维护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因子,协调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差异,构筑社会整体发展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并指明实现社会理想的现实路径,进而勾画出一幅宏伟壮阔的社会蓝图和灿烂前景。
第三,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当前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这一名词的提出,也给衡量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供了标准和尺度。对于意识形态安全来说,它是与文化软实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形态的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意识形态安全所维护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是一味地通过强制性的政治统治来使社会成员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一直致力于如何变政治领导的硬性控制为文化领导权的软性控制这一现实课题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社会多数成员自觉自愿地服从于现存统治秩序,进而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统治阶级所倡导的社会制度优势才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在国际社会得到接受和认可,进一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及功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及功能,是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上层建筑。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执政党,占据精神统治地位的就是创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度结合。四是强化社会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的实践定位。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苏联解体,中国不倒,原因在于中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孕育了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重视发展生产力,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现实起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中国共产党,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是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价值诉求。
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志士仁人一直探索中国出路。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一直困扰着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复兴同样需要精神引领。在长期的探索中,中国人找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世界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可以有效应对西方价值观全球扩张,可以在制度竞争中彰显社会主义优势,可以在世界快速发展过程中抵御风险,可以应对2008年以来的金融风险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