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建“山寨厂”
1950年夏天,22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
有一分耕耘便会有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打工和勤俭节约,以及母亲在操持家务的同时积攒下来的钱,李嘉诚认为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4万多元,再加上自己与母亲的积蓄,总共用5万余港元资本,走进了香港的筲箕湾。
为了找到一个便宜的能够进行塑胶生产的厂房,他几乎跑遍了整个香港,最后才找到这个地理位置偏僻、有一组无法遮风挡雨的破旧厂房的地方。这座厂房原来是一家仓储公司的备用仓库,是许多年前兴建的简易房子,墙破瓦裂,被人们称作“山寨厂”。但李嘉诚已经相当满意,他立刻决定,要在这里开办一家工厂。
后来,关于他建厂时积攒的钱,他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节省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剩下的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维持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李嘉诚,就是用这样低调的感恩品质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辉煌的前景。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香港也逐渐摆脱经济低迷状态,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起步复苏。到1950年,香港人口激增,转眼便接近200万了。而当时香港有关当局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也使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这毫无疑问给香港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李嘉诚为自己亲手创立的厂子起名“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的含义。他选择的是塑胶业。那时,塑料用具、塑料玩具在欧美和香港很有市场,产品几乎是供不应求,再加上塑料厂投资少,见效快,很适合小本经营,而且,李嘉诚已经拥有了全套的塑胶技术,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重组发展。事实证明,他的创业选择是正确的。
在李嘉诚创业成功的因素中,除了他的勤奋实干和胆识,以及敏锐的商机洞察力之外,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李嘉诚的一生里,几乎所有人都对其人品风度表示了极大的崇敬。而这正是李嘉诚“一诺千金”的诚信宣言。窦应泰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天上午,有人来到筲箕湾的“长江厂”来寻访李嘉诚,穿着破旧的工装在车间里和工人们调试一台新机器的李嘉诚接待了这位来客。这身打扮让对方十分惊讶。然而李嘉诚坦然而笑说道:“唉哟,原来是我的老朋友来了!”像从前当推销员时那样,李嘉诚对待来访的客人都是以礼相待。
◇一诺千金的李嘉诚◇
诚信是企业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李嘉诚就是凭借其良好的信用和诚实取得了事业的辉煌。
他把来客请进自己的临时办公室,热情招待,然后与来客闲聊起来。客人见了桌上的新产品,于是有些兴奋地说道:“李先生,我就是前来找您商量进货的。刚才我到了您从前供职的万和塑胶公司,才知道您如今已经自己当厂长了,那么就更好了,从今以后,我们索性就不再到万和公司进货了,还是找您李先生进货方便可靠,因为朋友还是老的好嘛!”
李嘉诚听了,心里顿时沉甸甸的。他记起临离开万和塑胶公司前曾经对王东山拍胸发过的誓言:“我绝不会抢贵公司的客户,我的产品必须要靠重新开发的新销售渠道来进行销售。”
虽然目前厂子情况艰苦,很需要一位客户来帮助渡过难关。然而李嘉诚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使他决定——不能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破坏了自己做人的准则。
于是他委婉地谢绝了前来订货的老朋友,并解释道:“我的长江厂毕竟是刚刚试生产,产品质量肯定无法和已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万和公司相比,所以,今天我不能把我的货卖给你,请老朋友谅解吧。”
李嘉诚如此恪守为人准则,讲求信誉和保证,让这位客人大为感动。自此,李嘉诚诚信之名渐渐在行内传开了,而他的厂子也真正开始风风火火地建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