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 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对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预测离不开对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直接投资的总体趋势、潜在的投资热点和颇具潜力的新兴投资主体进行预测和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体态势乐观而谨慎

尽管2013年全球直接投资在整体水平上有较大幅度恢复,但威胁重启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不良因素依然存在。根据UNCTAD最新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趋势检测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4年里,世界经济仍未走出低位复苏、分化明显、风险不明的境况。2015年乃至未来的几年,全球经济将延续低位不均衡复苏态势。全球金融风险累积、贸易增幅受限、世界投资难言乐观等不利态势成为笼罩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阴云。

尽管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都将在2015年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但从中期来看,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依赖于提升潜在增长率的结构性改革。从短期来看,借助发达经济体逐渐复苏的东风,发展多元外向型经济将会为国内改革争取更多筹码,弥补国内结构性因素带来的增速下滑,这尤为必要。预计2015年和2016年发达经济体国际直接投资增速有望快于发展中经济体。但是,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脆弱性、政策不确定性和地区冲突所带来的风险仍将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回升预期带来不利影响,短期内这些国家宏观基本面的恢复仍不能确定,也给全球投资增速蒙上阴影。这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外部流动性的潜在冲击,不能排除届时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形势恶化和资产价格下降的可能。

二、几个投资热点日趋呈现

(一)页岩气开发或将引领新一轮的国际能源产业投资

总体来看,2013年,页岩气跨境并购占当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这类交易的80%以上。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美国页岩气市场的整合,受开发成本和开发技术限制的影响,在页岩气领域具有成熟的开采技术和丰富的开发经验方面的美国公司,自然而然地成为国际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资本收购的目标和其他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能源企业的工业伙伴。美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页岩气产业投资的重点东道国。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消息来看,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陶氏化学和埃克森美孚化工等跨国公司大举返回美国。即便是海湾合作理事会的石油化工企业,如诺瓦化工(阿联酋)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特阿拉伯)也将投资重点转移到美国。因此,我们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页岩气开采公司很有可能引领新一轮的国际能源产业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将聚焦美国页岩气开采公司,更多的国际能源产业直接投资将涌入美国。

(二)医药产业很有能成为未来跨境并购的焦点

近年来,在“专利悬崖”和新兴市场机会的驱动下,医药产业跨国公司在非核心经营层面逐步撤资,外包研发活动。与此同时,为保证新的收入来源和获取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医药产业的全球性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发展中经济体的生产商,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非专利药,以满足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这些跨国巨头也将目标锁定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成功的研究公司和新创公司。从相关部门的跨境并购所占交易份额来看,从2006年之前不到4%增加到2012年的10%,在2013年更是一跃上升到18%,并且根据UNCTAD最新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趋势检测报告》提供的最新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医药产业跨境并购交易额高达230亿美元,已经远超2013年全年的总额,由此推测,在未来的几年里,更多的医药产业跨国公司将从非核心经营层面撤资,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低成本生产基地,并购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医药公司。医药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跨境并购的焦点。

(三)可持续发展产业或将揭开公私合营的新篇章

面对共同的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国际社会正在制定一套可持续发展目标,激励私营部门作出更多贡献。按现有水平来看,发展中经济体在基本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发展、气候治理和教育等方面的投资总需求,每年为3.3万亿至4.5万亿美元。然而按照发展中经济体相关行业当前的投资(包括公共和私人投资)水平计算,每年仍存在约2.5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见图1—4),而对于最不发达经济体和最弱经济体,这一缺口的相对规模要大得多。如果仅仅依靠公共部门自身的筹资能力,那么是不足以满足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行业的各种需求的。目前,私营部门在这些行业的投资参与程度仍相对较低,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基金会和捐赠基金以及跨国公司在世界的投资资产只有一小部分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行业,投入到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最贫困国家的更是微不足道。

图1—4 预估年度投资需求和私营部门潜在贡献

资料来源:UNCTAD数据库、《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

为了切实解决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问题,我们预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将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例如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鼓励私营部门增加对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投资。综合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国家安全因素,我们预测非敏感性行业,例如基础设施行业,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输产业和环境卫生产业,将会是吸引私营部门投资的理想选择。由此,我们认为不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新的“蓄水池”。

三、颇具潜力的新兴投资主体崭露头角

(一)主权财富基金方兴未艾,潜力巨大

2013年,主权财富基金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300亿美元,掌管的总资产达到6.4万亿美元,无论是在资产规模方面,还是在主权财富基金的分布范围以及投资目标的多元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从主权财富基金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例来看,主权财富基金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其直接投资水平仍然较低,只占其掌控资产的2%左右,但其发展潜力十分惊人。由此,我们预测在未来的国际直接投资中主权财富基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时期,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由保护内贸、恢复生产逐渐回归到促进国际贸易,主权财富基金用于直接投资的总额占其掌控的总资产的百分比,与目前的2%的水平相比,可上浮空间很大,有很大的潜力。

(二)国有跨国公司很有可能引领全球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风潮

据统计,2013年国有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额估计达到1600亿美元以上,在连续四年下降之后略有上升。尽管国有跨国公司的数量仍然不到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1%,但其外国子公司的数量和外国资产的规模相当大,其直接投资投资额占全球总额的11%以上,其地位在全球跨国公司中可谓“以一当十”。根据UNCTAD估算,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至少有550家跨国公司,其中不乏跻身世界跨国公司巨头之列的国有企业,其外国子公司超过15000家,国外资产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各国经济外贸政策逐渐回归正轨,在主权财富基金开发空间有很大可能扩大的形势下,国有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中也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投资目标区域和目标产业的选择极有可能成为其他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风向标,引领全球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风潮。

(何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