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以辩理 悟以证心:汪瑗及其《楚辞集解》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现状综述

自西汉刘向辑《楚辞》以来,两千多年的楚辞学史上,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楚辞学者,他们的研究不断推动着楚辞学的深入发展,汪瑗无疑是明代楚辞学者中的佼佼者,其《楚辞集解》堪称明代楚辞研究的代表作,但《四库全书总目》却给予了汪瑗不公正的评价:“《楚辞》一书,文重义隐,寄托遥深。自汉以来,训诂或有异同,而大旨不相违舛。瑗乃以臆测之见,务为新说以排诋诸家。其尤舛者,以‘何必怀故都’一语为《离骚》之纲领,谓实有去楚之志,而深辟洪兴祖等谓原惓惓宗国之非。又谓原为圣人之徒,必不肯自沉于水,而痛斥司马迁以下诸家言死于汨罗之诬。盖掇拾王安石《闻吕望之解舟》诗李壁注中语也。亦可为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矣。”[3]《四库全书总目》因汪瑗提出屈原“必不肯自沉于水”的观点而对《楚辞集解》持攻其一端的偏激态度,全然无视其在《楚辞》研究中所做的突出贡献,而未将《楚辞集解》收入《四库全书》,导致《楚辞集解》的研究滞后于其他相关楚辞学著作,但无可否认,汪瑗也在“以王逸、洪兴祖、朱子三本互校其字句”[4]的基础上,及在其他相关书籍的综合论证的参校下得出了许多真知独见,无疑影响了后世的楚辞学研究,足见《楚辞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闵齐华、李陈玉、王夫之、蒋骥、戴震、俞樾等学者于其研究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吸取或者暗合了汪瑗的观点,甚至其中一些创见已目为“名说”,而其首倡者汪瑗却湮没无闻,为此,金开诚与葛兆光曾撰《汪瑗和他的〈楚辞集解〉》为汪瑗辩解,汪瑗及其《楚辞集解》已经逐步引起楚辞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对于《楚辞集解》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学界对《楚辞集解》的重视和研究相对薄弱。对《楚辞集解》一般性的介绍与评价散见于部分《楚辞》书目及《楚辞》要籍研究著作中,如姜亮夫的《楚辞书目五种》、洪湛侯的《楚辞要籍解题》、熊良智的《楚辞文化研究》、徐在日的《明清楚辞学史》、孙巧云的《元明清楚辞学史》等。专门论文仅有十多篇单篇论文及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单篇论文如金开诚、葛兆光的《汪瑗和他的〈楚辞集解〉》,崔富章的《明汪瑗〈楚辞集解〉书录解题》,熊良智的《明人汪瑗在楚辞研究中的贡献》,熊良智的《〈楚辞集解〉刻本的几个问题》,种亚丹的《试论汪瑗的〈楚辞集解〉》,罗建新的《汪瑗“屈原非水死”说平议》《楚辞意象研究综述》《汪瑗对〈楚辞〉文学性的体认》《〈楚辞集解〉训诂考据的成就》,黄建荣的《〈楚辞集解〉字词注释的新特点》,刘伟生的《汪瑗解骚论略》《〈楚辞集解〉辩驳——“屈原投水说”的理路分析》,卢川的《论汪瑗的楚辞学研究》以及周秉高的《楚辞研究史上的一个另类——评汪瑗的〈楚辞集解〉》等,硕士学位论文仅有罗建新的《汪瑗〈楚辞集解〉研究》一篇。现将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已有的汪瑗楚辞学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述。

(一)汪瑗《楚辞集解》撰写背景研究

1.汪瑗生平及撰写《楚辞集解》动机研究

汪瑗的家世及生平因为所能见到的资料极其有限,因此研究相对困难,熊良智的《楚辞文化研究》一书中的“汪瑗的身世和时代”一节曾论述此问题,推算“汪瑗的卒年是在明朝隆庆三年(干支纪年为己巳),即1569年”[5]。洪湛侯主编的《楚辞要籍解题》认为汪瑗“约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6],孙巧云的《元明清楚辞学史》及罗建新的硕士论文《汪瑗〈楚辞集解〉研究》与洪湛侯观点一致。因为关于汪瑗的资料有限,并未形成清晰年谱,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关于汪瑗撰写《楚辞集解》的动机,孙巧云的《元明清楚辞学史》指出:“其一,悼念不遇时之贤人,‘亦惟自致扶抑之意,以为不得志于时者悼耳’;其二,阐发《楚辞》中前人所未发之深意,‘沧浪《答吴景山书》又有云:“所论《离骚》,中有深得,实前辈之所未发。”’余注固知无当,不知于当时景山注且奚若也。”[7]但孙巧云只是在其《元明清楚辞学史》中进行了概述,并未对此进行展开论述,汪瑗对于不得志于时者的悼念之意,不止于对不遇时的贤人,其不能忘情于《骚》者,也源于“亦惟悲夫《骚》不及一遇尼山耳”[8]。与此之外,汪瑗能通过自己的集解达到“无失扶抑邪正之意,庶可以得原之情于万一”[9]的目标,故此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仍然有待考察。

2.对汪瑗创作《楚辞集解》的背景研究

对汪瑗生活于明嘉靖时期的大背景研究,主要涉及王阳明心学、家乡的学术渊源的大背景。

(1)王阳明心学对汪瑗的影响

明代中后期,王阳明心学盛行,学术风气为之大变,革古尚新思潮盛行,徐在日在其《明代楚辞学史论》中云:“明代中晚期,由于阳明心学的影响,学术界与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反对宋学,标立新说的思潮。他们要毁弃旧说,自立门户,创出一条自己的路。因此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些新意迭出的成果。在这种思潮冲击下,汪瑗的《楚辞集解》,也带上了强烈的标新意味。”[10]孙巧云在其《元明清楚辞学史》中云:“汪瑗所处时代大致在嘉靖年间,此时正是后七子主导文坛、王阳明心学开始蔓延之际。汪瑗《楚辞集解》只录屈原之作,注解时多伸以己意,此种著书的做法是时代风气影响下的产物。”[11]但不管是徐在日还是孙巧云,只是只言片语交代了汪瑗创作《楚辞集解》的背景,并没有论述王阳明心学对汪瑗创作《楚辞集解》的具体影响,对此有待进一步考察。

(2)汪瑗家乡的学术渊源

汪瑗的家乡在徽州歙县,学术氛围浓厚,“汪瑗前有朱熹,后有戴震等皆为徽州同乡,其学术之发明,考证之精核皆为中国学界之著名代表”[12]。汪瑗的同乡赵汸在学术上亦为当时翘楚,“汪瑗《楚辞集解》成书之所‘东山精舍’,正为同乡先贤元人赵汸所创;汪瑗所著《杜律五言补注》也正为增补赵汸的《杜律五言注》。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汪瑗与家乡学术渊源的直接证据”[13]。汪瑗还参加黄山的天都社活动,并留下诗歌。可见,家乡的学术文化背景是汪瑗创作《楚辞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3)汪瑗的师承影响

汪瑗师承于唐宋派代表人物归有光,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熊良智于《楚辞文化研究》一书中“汪瑗的师承影响”一节论述了归有光主张创立己见、不流时俗的特点,熊良智引用归有光的话语论述曰:“愿诸君相与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窃。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则本原洞然,意趣融液,举笔为文,辞达义精。”[14]同时,熊良智还指出汪瑗对《楚辞集注》的怀疑精神亦源于其师归有光:“尝闻之师曰:‘《纲目》之书,乃朱子命门人各成数册,而已特总裁之耳。’故其间书法至今犹有一二可议者。朱子之《序》,自以为足继获麟,然则此书其或然与?”[15]在《楚辞集解》一书中,可以看到多处“尝闻之师曰”的例子,足见归有光对汪瑗的影响之深。

(二)《楚辞集解》的版本研究

1.国内版本

关于《楚辞集解》的版本,姜亮夫在《楚辞书目五种》中提到有明万历四十六年刊本以及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焦竑序刊本,后者于上海图书馆以及江苏国学图书馆可见。[16]而洪湛侯的《楚辞要籍解题》则提出:“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一六○八年)汪文英初刻,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汪仲弘补刻本。北京图书馆藏。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公元一六一五年)汪文英刻本。武汉大学、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处藏。万历四十六年刻本。浙江图书馆、四川图书馆藏。”[17]熊良智于其《楚辞文化研究》中指出:“《楚辞集解》有两个刻本。两个刻本的刊刻时间和刊刻人都不同,通常我们称万历乙卯年(1615)汪文英刻本为‘初刻’,戊午年(1618)汪仲弘刻本为‘补刻’。”[18]

除了《楚辞集解》万历乙卯本及戊午本外,“《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编号17319著录《天问注补》二卷,题为‘明汪仲弘’撰”[19]。《天问注补》的署名为“新安汪仲弘畸人甫”,此独立本《天问注补》与万历戊午本中的《天问注补》内容相同。

2.《楚辞集解》国外版本

《楚辞要籍解题》指出:“万历四十六年刻本。浙江图书馆、四川图书馆藏,又日本京都大学、上野图书馆藏。上野藏本有归有光序,为国内藏本所无。万历间刻本附《天问注补》二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日本写本,日本内阁文库藏。”[20]除此之外,熊良智在《楚辞文化研究》中指出,日本藏本有京大乙本、内阁本、小田切本、京大甲本、国会本、阪大本。熊良智将六种藏本分为三个系统进行分析,得出:“日本的《楚辞集解》虽有三个系统,只有一个初刻本的足本,即‘内阁本’;Ⅲ类系统的‘阪大本’乃是经过后人组合而成,并非原刻;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21]日本株式会社曾出版了京都大学的汉籍善本丛书本的《楚辞集解》,“这一个影印本的内容似乎很完整,但它仍然是一个后人整理组合的结果。”[22]国外尤其是日本藏有如此多之《楚辞集解》版本,但往往残缺不全,熊良智将国内图书馆所藏的《楚辞集解》的万历四十三年本及四十六年本与日本藏本进行比较后,得出“长期以来,则视日本所藏珍贵无比,其实中国藏本就其完整和收藏都较日本藏本为优”[23]的结论。鉴于中国的藏本完整且较日本藏本为优,故本文不再赘述日本藏本。

(三)《天问注补》的作者问题

汪文英所刊刻的《楚辞集解》的“初刻本”与汪仲弘《楚辞集解》的“补刻本”的不同之处,除了《序》的多寡之外,《天问》篇的注解无疑是最大的差异。初刻本《楚辞集解》只有汪瑗在朱熹《楚辞集注》上所作的二十条旁批,而补刻本则有完整的《天问注补》两卷,所以学界针对《天问注补》的作者归属问题产生了不同观点。

1.《天问注补》为汪瑗所作

姜亮夫先生认为《天问注补》作者为汪瑗,他认为:“诸图皆极精致,度非仲弘所补,当亦汪氏原作。则此本乃就四十三年本补刊者耶?而仲弘其人,乃盗窃世父书者矣!”[24]“不然则仲弘能为世父补舆图之精如此,亦必为一时通人,何以不闻有他著作。”[25]姜先生主要根据《天问注补》中所出现的诸图而推测《天问注补》当为汪瑗原作。

之后,崔富章先生对该观点做了更详细的阐释:“汪仲弘,诚好名者也。《离骚》诸卷无一字增删,竟自题‘侄仲弘补辑’。《天问》卷更没瑗名,径题‘汪仲弘补注’。”[26]又云:“考其自述云:‘余伯父学富天人,才工诗、史,凌霄有志,强仕无闻,以生平侘傺之衷,窥屈氏抑郁之志,拮其全简,显微阐幽,《天问》尤发其奥,直驾扬、刘,以为汨罗知己。’又云:‘余向者目睹《天问》之阙,欲补其全’……夙夜黾勉,幸而成编。虽不能仰媲班史续成之义,亦庶自为一家之言。”[27]然后针对此段中所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他强调未见汪瑗‘天问全注’(‘未获亲承’),以明‘自为一家之言’。可是,‘《天问》尤发其奥,直驾扬、刘’、‘精蕴尽阐’、‘多所创发’云云,何得而闻耶?”[28]总之,崔富章先生认为汪仲弘没有看到汪瑗的《天问》注,当无从得知“《天问》尤发其奥,直驾扬、刘”“精蕴尽阐”“多所创发”的结论,故他认为汪仲弘所言自相矛盾,从而推出《天问注补》作者为汪瑗。

2.《天问注补》为汪仲弘所作

熊良智则立足于《天问注补》文本的角度,将“补刻本”中的《天问注补》与“初刻本”中汪瑗所作的二十条《天问》初解进行对比,总结出:“虽然,《天问注补》确曾采纳,甚至照搬了汪瑗的观点和材料,但是,毕竟还是有他自己的体例、观点和材料。《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编号17319著录《天问注补》二卷,题为‘明汪仲弘撰’,结合参看《注补》的‘凡例’和《引》言,或者可进而佐证它是自有规模,独自成书的。”[29]熊良智之后,罗建新在其硕士论文中云:“那种以为汪仲弘纯粹是‘窃世父之作以为己有’,‘假补注之名以射利’的看法显然是不妥当的。熊良智先生的看法倒是较能切合实际。”[30]

有研究者认为《天问注补》为汪瑗所作,更有学者倾向于汪仲弘所作。[31]故而,《天问注补》的作者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考察,以更好地推动楚辞学的研究及发展。

(四)《楚辞集解》的注解方法研究

汪瑗在《楚辞》研究方法上可以说自成一家,而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也为汪瑗在楚辞学上创新及突破奠定了基础。经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独据本文

《楚辞集解》一书采用了“以《楚辞》注《楚辞》”的方法,熊良智的《楚辞文化研究》中将汪瑗“以《楚辞》注《楚辞》”的方法阐释为“独据本文”,他指出:“汪瑗的独据本文,首先注意考虑本文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来理解。”[32]为了阐述这个观点,熊良智举出“康娱”与“女媭”等例子进行论证。另外,熊良智还指出:“汪瑗的独据本文就是注重作品的整体性,也就是从整体结构加以解释。”[33]这就突出了汪瑗在注解屈赋时的整体性原则,无疑,根据《楚辞》中的篇章去阐释《楚辞》中的文本,将更臻于屈赋的本意。

2.多重比较法

汪瑗的《楚辞集解》之所以命名为“集解”,不言而喻就是在融诸家之长于一体的基础上形成一家之言,汪瑗的主要做法就是将王逸、洪兴祖和朱熹的注解进行比较,择善而从。罗建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汪瑗〈楚辞集解〉研究》中,对汪瑗所使用的比较法进行了论述,包括三点:①对前人注骚不同意见之比较;②作品比较;③作家比较。从而将汪瑗所用的比较法分门别类地进行论述,不止《楚辞集解》,在《杜律五言补注》中汪瑗也同样采用了比较法,但没有《楚辞集解》详尽。

3.专题讨论法

汪瑗注《楚辞》明显不同于其他注家的方面就是他使用了专题讨论法,这也就决定了《楚辞集解》一书的体例自成一家,汪瑗分别从大序、小序、正文注释、蒙引、考异等几个板块进行论述,而每个板块论题集中又采用了专题讨论法。而关于《考异》板块,汪瑗对正文中出现异文的情况进行校勘,将王逸、洪兴祖、朱熹注本中的异文进行辨析,发现“虽三家于本章之下略载其说,彼此各有遗漏,不能备详”[34]。于是,汪瑗“效朱子《韩文考异》”[35]的体例,并通过考异达到“文从字顺、意义明畅者而从之”[36]的目标。罗建新在其硕士论文《汪瑗〈楚辞集解〉研究》中也对此方法进行了探讨。

4.统计法

汪瑗在注解屈赋时使用统计法,他将相同字词在屈辞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通过总结该词语在屈辞各篇的具体使用语境,最后推出该词的具体含义,确实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汪瑗将统计法运用到《楚辞集解》中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比如“丰隆”一词,汪瑗统计出“丰隆”一词在屈辞中出现在《离骚》《思美人》《远游》篇,然后汪瑗总结出:“详此三言,则不待王逸之注,洪氏之辨,而丰隆之为云师章章矣。”[37]

(五)汪瑗《楚辞集解》的训诂、考辨研究

1.《楚辞集解》词义诠释的研究

汪瑗对屈赋从训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罗建新的《汪瑗〈楚辞集解〉研究》一文中有“字词训诂”一节,对汪瑗的字词训诂进行了探讨,主要成就在于:第一,博采众说,择善而从,并有新的阐发;第二,不囿成见,冲决旧说,“发前人之所未发,悟前人之所未悟”,提出诸多新见。黄建荣在《〈楚辞集解〉字词注释的新特点》中对汪瑗的《楚辞集解》的字词训诂的特点进行了阐释:第一,以分析多音多义字和纠正前人注音之误为出发点的正文注音;第二,依据形声字谐声偏旁相通的原则疏解字词之间的叶韵关系;第三,在声训和明了字词通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具体字词通用的道理;第四,以字形分析与字义阐释相结合来辨析字词意义。[38]

然而,汪瑗的《楚辞集解》在训诂方面亦存在其牵强附会之处,《楚辞学通典》即指出《楚辞集解》的不足之处:第一,“有臆测之见”;第二,对《离骚》原文擅自改动,态度不严肃。《楚辞学通典》还指出《楚辞集解》之《考异》与《集解》中之《离骚》原文,有多处文字不同,甚至有对《离骚》文句更改、而《考异》则未考校者,态度很不严谨。[39]徐在日在其博士论文中亦有“《楚辞集解》的缺点”一节专门探讨此问题,指出汪瑗将“‘路不周以左转’句妄改为‘路不周以右转’。他又认为《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中的‘未替’有误,妄改为‘永替’”[40]。《楚辞学通典》以及徐在日的博士论文《明代楚辞学史论》指出了汪瑗《楚辞集解》在擅自改动原文方面的缺点。

2.《楚辞集解》名物考释研究

于名物考释方面,汪瑗也提出不少有启发性的见解,如“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的“三后”,汪瑗认为当指“祝融、鬻熊、熊绎也”[41]。关于这一点“后世的不少注家,如王夫之、戴震、马其昶等,都赞同‘三后’为楚先君之说,只是对具体指那三位君主,略有分歧;而汪氏之说,似更近情理”[42]。于“羲和”一词,汪瑗认为“此所用羲和,当如望舒、飞廉等号同看,朱子以为尧主四时之官名,非是”。洪湛侯认为汪瑗“驳正了朱熹自相矛盾之处,令人信服”[43]。洪湛侯还指出“申椒”一词之解释“洽合文义”[44]。汪瑗的“宓妃”考辨,更是在继承前人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详细考辨,其说被屈复等接受。

3.《九章》《九歌》考辨

(1)学界对《九章》《九歌》“名说”的首肯

汪瑗《楚辞集解》中有很多独到的观点为后人所承袭,许多“名说”的首倡者是汪瑗,而后人却将其张冠李戴,如《湘君》篇是“托为湘君以思湘夫人之词”,《湘夫人》篇是“托为湘夫人以思湘君之词”。这一说法为闵齐华所采,后世个别学者也因此而误认“二湘”为配偶神之说肇自闵氏。金开诚和葛兆光先生曾撰写《汪瑗和他的〈楚辞集解〉》予以澄清,《楚辞学通典》云:“其论注颇多创见,闵齐华《文选瀹注》‘楚辞’部分基本采用汪说。汪氏说《九歌·礼魂》为‘前十篇之乱辞’,又说‘二湘’为湘水配偶神,《湘君》‘托为湘夫人以思湘君之词’,均为闵齐华、王夫之所采用。又说《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秦拔郢都之时,并由此推出,屈原见废在顷襄王十三年。”[45]徐在日在其论文《明代楚辞学史论》中的“《楚辞集解》的标新意识”一节对“《九歌》的创作时间”、“《九章》的创作时间”、“《九歌·礼魂》为‘全十篇之乱辞’”以及“湘君指湘江之神,不是舜之二妃说”[46]略作考察,并指出了汪瑗的这些创见对后世楚辞研究者的影响,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楚辞集解》中诸“名说”的影响力。

(2)学界对《九章》《九歌》“名说”的批判

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学界关于《楚辞集解》中《九章》《九歌》“名说”亦出现了批评的声音,周秉高在其论文《楚辞研究史上的一个另类——评汪瑗的〈楚辞集解〉》中针对汪瑗的《礼魂》是“每篇歌后当续以此歌”一说持否定的态度,并指出“从艺术完整性的角度看,其不可能是前十首每歌之后的‘乱辞’,那么它就是对前十首祭歌的总结”[47]。针对《哀郢》的创作背景,周秉高先生认为:“总之,《哀郢》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说,纯属虚构妄言,不可信据!”[48]并对《怀沙》《思美人》《惜往日》等诗篇重新进行考证,在其论文的《结语》中说,《楚辞集解》“其谬论流毒甚广,必须加以驳斥方可利于楚辞研究之深入”[49]。周秉高先生的观点亦颇为合理,故此问题所牵涉的汪瑗对《九章》《九歌》的创见需要进一步考察。

(六)学界对汪瑗的“屈原非投水说”的指正

汪瑗在注解屈赋时,多次表达“屈原非投水说”的观点,他认为屈原实为隐居以避祸,提出“其不去楚者,固不舍楚而他适;其终去楚者,又将隐遁以避祸也。孰谓屈子昧《大雅》明哲之道,而轻身投水以死也哉?读者即《楚辞》熟读而遍考之可见矣”[50]。“屈原非投水说”的观点并非始于汪瑗,《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汪瑗“屈原非投水说”源于李壁:“盖掇拾王安石《闻吕望之解舟》诗李壁注中语也,亦可为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矣。”[51]也就是说在宋朝的时候,李壁就早已提出了“屈原非水死”的观点。而汪瑗在论及“屈原非水死”之时,对彭咸问题的考辩则影响了后世楚辞学者,金开诚与葛兆光先生所撰之《汪瑗和他的〈楚辞集解〉》曾指出戴震、曹耀湘、俞樾诸人对彭咸的类似考辩或本于汪瑗,或与汪说不谋而合,并提出:“汪瑗以彭咸不水死论证屈原不水死,是错误的;而其在彭咸问题的发难与考辩却有意义和影响。”[52]游国恩先生也曾经写了《离骚从彭咸确为水死辩》一文进行考辩,云:“乌得以其一二不关水死之言遂疑其本未有投渊之实哉?”[53]姚小鸥先生在他的论文《彭咸的“水游”与屈原的“沉渊”》中云:“汪瑗所提出的屈原非‘水死’的观点缺乏证据,他的其他论证也显得牵强,如径以‘老彭’为彭咸而提出‘则孔子窃比之意’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54]刘伟生在其《〈楚辞集解〉辩驳——“屈原投水说”的理路分析》一文中,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汪瑗对“屈原投水说”的辩驳,并对汪瑗关于屈原“去楚而隐”的立论进行分析,然后总结:汪瑗“在这种考辨与探求中又时时加以己意,甚至以臆测之法得出一些无根的结论”[55]。而罗建新亦论述了汪瑗“屈原非投水说”之观点,并对此观点进行了批驳。首先,罗建新从“彭咸”的角度进行论证,他认为汪瑗在“论证彭咸、彭铿、彭翦、彭祖、老彭、篯铿‘实为一人’之时,汪氏所提供的证据是站不住脚的”。再者,罗建新指出“汪氏认为屈子自沉水死无意义也无价值的看法也是错误的”[56]。诸学者针对汪瑗的“屈原非水死说”从不同角度切入并进行辩驳,指正了汪瑗“屈原非水死说”中所出现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