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景别
一、景别概念
景别就是拍摄到的画面范围,景别与拍摄距离远近、镜头焦距长短有关。景别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
景别的确定是摄影创作构思的重要部分,景别的选择是由摄影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产生的艺术构思和立意来决定的,其目的在于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内容,更生动地表现对象特征,更完美地创造新颖的构图形式。景别的选择不同,表现出的画面意境也不同,一般是“远取其势,近取其神”。
二、不同景别的特点与用途
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极小,拍摄位置较远,环境占主要地位。一般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给人气势磅礴、严峻、宏伟的感受。大远景往往在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产生强烈艺术感染力上发挥作用,如图2-39所示。

图2-39《烟色山水》摄影:孙静
比起大远景,主体在远景画面中的位置明显了些,重要了些,但仍处于较远的位置。远景主要表现宏观态势和规模,它能够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广大的空间,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展示事件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如图2-40所示。

图2-40《云下半坡亭》摄影:刘丽
全景即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体全貌。拍摄人物时它适合表现人物全身形体动作特征,交待时间、地点和环境特征等,让主体和环境交融组合起来,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图2-41为人物全景。

图2-41《马场》摄影:王朋娇
中景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情节,它的环境范围较小,有时完全没有了环境,在人物场面中主要表现人物的姿态、手势动作、表情等,如图2-42所示。

图2-42《骑手》摄影:王朋娇
近景画面能真切地表现事物的细部、人物的面貌与表情,如图2-43所示。近景使观众对角色产生一种交流感,产生置身事件之中的感受,不像全景、中景表现得那样客观。

图2-43《吉普赛人》摄影:王朋娇
特写把人或物完全从环境中推出来,让观众更集中、更强烈地去感受主体的面部表情和内在情绪,突出特定人物的情绪,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如图2-44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小物件的全景我们也习惯将其称之为特写,如钢笔、橡皮、戒指等。

图2-44《思考》摄影:安洪东
表现被摄主体的局部特征,如一双眼睛、一颗钮扣等的景别为大特写。这种画面用得恰当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形成气氛、震撼人们的心灵等,如图2-45所示。

图2-45《还我自由》摄影: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