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考点归纳、习题详解、考研真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2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1: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生活消费物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编制而成。其计算公式为:

消费物价指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替代偏向。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用变得较便宜的物品替代原有物品的能力;新产品的引进。没有考虑到由于新物品引进而导致的单位货币购买力的提高;无法衡量质量变动。由于没有衡量出物品与服务质量的变动而被扭曲。由于存在这些问题,CPI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2)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由于名义GD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现期产量,而真实GDP是按基年价格评价的现期产量,所以,GDP平减指数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差别如表24-1所示:

表24-1 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差别

【名师点读】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大重要指标(第30章将详细讲述),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有多种,考生应重点掌握不同指标的含义,尤其是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概念及区别,考生应熟记于心。

考点2: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利率按照真实水平划分为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名义利率是指考虑了物价变动(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划分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具,便于利率杠杆的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

【名师点读】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在之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考生务必理解其概念及关系并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