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地球村(上海交大2012年研;东北师大2012年研;暨南大学2008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
答:地球村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其代表性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麦克卢汉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尤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感觉上大大缩短,人类在更大范围内重新“部落化”,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跨国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在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经成了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2马歇尔·麦克卢汉(广西大学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4年研;北工商2014年研;北师2013年研;华南师大2013年研;清华大学2012年研;苏州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安徽大学2011年研;武大2010年研;西北大学2010年研)
答:麦克卢汉(1911—1980年)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
3媒介即讯息(华中师大2018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北师2014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麦克卢汉曾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4“热媒介”和“冷媒介”(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热媒介(重庆大学2012年研)、冷媒介(西北大学2014年研;西南政法2011年研)
答:“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对这两种媒介的分类标准,麦克卢汉本人未进行明确的界定,人们只能根据他的叙述进行推测。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麦克卢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它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5容器人(电子科大2014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提出的概念,他用这一形象说法描述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6信息茧房(人大201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清华大学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
答: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这一概念由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每个人都拥有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7“电子乌托邦”(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华中师大2018年研;北邮2015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性质都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条件,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8网络成瘾(华南理工2013年研)
答:网络成瘾,即网瘾,又称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9流媒体(北大2007年研;南京大学2004年研)
答: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即在因特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发布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媒体,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文件都属于流媒体之列。Flash动画就是流媒体的一种形式。流媒体技术(或称为流式媒体技术),是指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流媒体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和体现,是人类传播科技的又一次革新。
10自媒体(we media)(华中师大2018年研;广西大学2018、2017年研;北大2016年研;北师2016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上海大学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自媒体(we media)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同时,它也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使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其不足是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
11媒介生态环境(厦门大学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传播学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地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总称为媒介生态环境。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介生态环境不同,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社会系统所决定的。
12媒介生态(人大2006年研)
答:媒介生态是指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其最早由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和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生态包含诸多因素,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媒介因素(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出版、音乐制作等)和环境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技术等)。
13把关人(守门人)(上海理工2017年研;上海大学2016年研;西南大学2016年研;南京师大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华科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4年研;北师2014年研;北邮2010年研)、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中山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大2013年研;电子科大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这一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14双重行动模式(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双重行动模式由巴斯提出,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和补充的信息传播模式。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对单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所谓的双重行动是针对新闻把关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言的: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第二部分的把关活动是新闻加工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新闻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都要经过这道重要关口。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15媒介事件(复旦大学2018、2004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7、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兰州大学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人大2007年研)
答:媒介事件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特点;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②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③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16社交媒体(厦门大学2016年研;暨南大学2014年研)、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中央民大2013年研;北邮2010年研)、社会性媒介(北大2010年研)
答: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又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的总称。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其特点有两个:一是人数众多,二是自发的传播。如果缺乏这两点因素中的任何一点就不会构成社交媒体的范畴。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吸引了传统媒体争相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