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教育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老年教育的现状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年教育课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开展深入的研究。老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在保证老年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的基础上,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提升老年人的素养。就老年教育的现状而言,各个国家在以大学教育为主的同时,辅以相应的社区教育、户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老年教育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老年教育现状的总结旨在梳理这些国家老年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欧美及亚洲其他主要国家老年教育现状

就老年教育的现状而言,欧美及亚洲主要国家都肩负着总结经验,推进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同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任。下面我们从成就与问题两个方面总结和介绍欧美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老年教育的现状。

(一)欧美及亚洲其他主要国家老年教育的成就

1.办学模式多样,推动老年教育的主体已不仅局限于政府

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主体已经不仅有政府,还有其他社会组织。例如,英国最早的老年教育团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遵循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因为其影响越来越大,政府逐渐注意到老年教育,从而在法律上、在财政上予以支持,最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和以民间团体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办学模式。组织者和管理者大都是其中的学员,自发性的组织和管理使得经费不足,效益很差,在获得其他支持、缓解经费压力的同时,也扩大了经验交流。老年人作为成人的一部分,也可像普通成人一样就读。而老年教育则有年龄限制,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的教育。老年教育由四类教育机构提供: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地方当局培训机构和志愿团体举办的教育机构。

2.教学模式多元发展,整合社会资源

通过总结国外老年教育现状可知,老年教育的模式主要有正规、非正规、非正式三种并行发展,既有依托大学教育的正规教育形式,又有社区学院创办的非正规教育形式,还有各个团体创办的非正式的老年教育。比如,第三年龄大学是法国实施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开设的课程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而设计的。图卢兹模式广泛应用在法国设立的其他的第三年龄大学,成为老年教育在大学推广的规范和样板。近年来,逐渐发展创新为自由时间大学和第三年龄俱乐部。同时,由第三年龄大学到混龄大学发展,学员由单一的老年群体扩展到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接触的人员类型扩大,也使得老年人能够与不同职业、地位的人交流,分享人生经历。由此,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隔绝感,让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比如,美国老年教育机构可分为公立的和私营的、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现实的和网络的、室内的和户外的、本土的和海外的,多样化的老年教育吸引了老年人的广泛参与。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有老人游学营(Elder hostel,也称“老年旅舍”)、退休学习学院(Institutes for Learning in Retirement, ILRs)、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Older Adul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OASIS)、老年人网络(Senior Net)。

3.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

老年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及社会背景要求老年教育必须丰富多彩,不能只停留在传统课程的局限之下。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必须选择性地抛弃旧的课程内容和创造性地开发新的课程。近年来,退休前教育、死亡教育逐步走进老年教育的课堂中去,使得老年人在退休时适应角色的变化,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比如,法国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使得老年人可以自由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来深入学习及研究,开设的健康、卫生、医疗等方向的课程也使得他们可以提高对身体状况的了解以及对疾病的预防。教学的多元化,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排除老年人重复的简单生活。比如,“在美国很多州,如果空间允许,62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参加公立的美国大学和学院的日常课堂学习。与此同时,大学或学院预科机构、教堂、医院、银行、投资公司、博物馆、劳工组织、娱乐中心以及英特网等都在提供免费或收费的教育课程。一些户外教育计划,无论是花费不多的远足和自行车俱乐部,还是商业性的国外冒险旅游也渐成气候。”应方淦.美国老年教育:动力、现状与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9(3):103-107.美国有为数众多的上述组织,它们为老年人提供不计学分的课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性旅行的游学营。与此同时,只要老年人愿意,他们同样可以到大学和学院去旁听计算学分和授予学位的正规课程。非营利教育机构为美国老年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老年人广泛参与。

由于老年人生理的老化,反应能力和心智能力的迟缓,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与儿童和青年人有所变化。老年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实践课程,让老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结交朋友。比如,日本的老年寄宿所。老年寄宿所最初由丰后玲子受到美国老人寄宿所的启发而开办,主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日本学讲座、国内讲座、海外讲座、会员活动、出版事业等。它融学习与旅行为一体,在开放与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给积极行动的老年团体超越自我的机会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4.培养老年人社会参与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的科技文化和知识结构也在相应地变化。老年人不因其年老而产生负面、消极的思想。“有志不在年高”,老年人在社会工作中还可以发挥“余热”。在老年教育中,重视培养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英国老年教育课程比较能够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并能满足其特殊需求。老年人参与程度高,能够通过老年人生活经验的交换,以及人际交往和互动,共同擦出智慧的火花。同时,在教育中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年教育重点包括老年人本身经验的交流和传递,它不同于一般学校中“老师教,学员学”的关系。老年人既可作为受教育者也可作为教育者。对老年人而言,学习不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能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独特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欧盟就提出2012年是欧洲的积极老龄化和代际团结年,“积极老龄化意味着老来身体健康,并且作为社会成员,在工作中更加充实,在生活中更加独立,有更加强烈的社会参与感”齐伟均.海外老年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209.。而英国、法国、日本不但倡导老年人参与社区组织的教育活动,而且支持老年人自己创建有共同教育需求的团体组织。

5.老年教育保障法制化,理论研究系统化

大多数国家非常重视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的保障机制。比如,美国专门的老年法律就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美国老年人福利法》《美国老年人促进就业法》《禁止歧视老年人法》《老年人教育法》等。美国白宫还设立了美国老龄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老龄问题;各州与地方也有专门负责老年工作的相关机构。新加坡政府则以政府对老龄化的清晰架构为主导,让民间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老龄教育,并从老年教育发展出老年学习理论。与此同时,大多数国家注重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如,英国最早成立了专注于老年学研究的学社,美国老年协会也是专门研究老年科学的学术团体。

(二)欧美及亚洲其他主要国家老年教育面临的挑战

1.老年教育的对象应进一步扩大化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的老年教育涉及的群体是老年人,但也会对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比如,新加坡就提出老年服务和教育的专业化要求。如果我们承认和接受人生是一个整体,那么人的精神和肉体的衰退变化需要一个过程。从个体角度来看,如何优雅地老去?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与老人相处?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学习的,而不仅仅是老人。克莱因等人就曾指出,由于学校并未给学员开设任何有关老化课程的学习,使得学员无意识地接受了传统老化观念,并产生一种歧视老年人的观念。“一方面,青少年会歧视老年人,另一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老化产生焦虑。”李洁.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基于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野[J].开放教育研究,2015, 21(3):113-120.换言之,社会应该让每一个人都了解或学习老年教育的基本知识。

2.老年教育中的代际互动相对薄弱

从老年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老年教育的招收对象、课程设置、活动规划等工作都在进一步系统化,并向全社会敞开。但是,社会公众依旧缺乏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换言之,其他年龄群体、代与代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和互动的方式方法。这样,如何让老年人融入社会、融入家庭、融入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依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3.老年教育办学模式化

随着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年教育呈现多模式化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地区依旧有不同的国情和区域特色。所以,老年教育也应避免套用固定模式。老年教育需要具有可持续性,不但要先保证老年教育的平等性,尊重老年教育的个体差异、民族差异等,而且要将个体老年教育、家庭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社会老年教育等有机结合以及与社会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在避免模式单一、刻意仿效的同时,老年教育应该在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民情的老年教育模式。

二、我国老年教育的现状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素质整体有所提高,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减少,退休人员空闲时间增多,身体状况改善,生活方式改变,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我国的老年教育主要有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广播电视教育及网络教育等形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国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基于此,老年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老年教育的成就

1.从重视老年教育到保障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的公平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人数多、速度快,可以说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还有一个特点必须增加关注——老龄人口发展不均衡。2010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重视老年教育”。2012年6月,我国公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强调发展老年教育,进一步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办好老年教育机构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逐步制定出与老年社会相适应的一系列法律来保障老年人受教育这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2.办学形式从“单一”到“多元”,课程设置从“固定”到“灵活”

纵观各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概况,我们可以发现,办学方式的多元化是未来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区域差别又大等特点,我国更应该探寻适合自身国情的老年教育办学形式,力求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借鉴美国、日本等社区教育的经验,在2000年4月,中国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在社区教育中分设老年教育,使老年教育工作的计划、任务等得到了落实,形成了“人人都能学,时时都能学,处处可以学”的学习型社区。

老年教育已经从原来大家认为的“休闲教育”转变成“养乐为”一体的教育。其课程设置也已经从简单的娱乐、兴趣等课程扩展到融社科、体育、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和通识教育为一体的课程。课程设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老年人教育需求、学习欲望的增强,也是我国在“积极老龄化”方面做出的一些有益的探索。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课程也分为不同类别。按照课程的内容划分,可分为六大类:文史正经类、书画摄影类、文艺类、体育类、医学保健类、家政技艺类;按其受欢迎程度可以划分为热门课程和非热门课程。书画、舞蹈、声乐、中西医保健和计算机普遍受到学员青睐,其中,书画课程更是成为老年大学的“重点课程”。此外,我国老年大学目前开一门课程就代表一个专业,依托课程开班招生。

3.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老年教育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解脱出来,它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讨论、座谈、旅游、活动中可以增进老年人学习的效率。因此,学习方式的变化也是我国未来老年教育的一大趋势。老年大学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又充分体现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从我国老年教育的实践看,主要教学模式有五类:第一,专题讲座模式;第二,问题研讨模式,一般采用交流式、评述式、辩证式、质疑式等;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模式,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员分析讨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自学辅导模式,学员以自学为主;第五,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模式。

因广播、电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空中老年大学”“网络课堂”的发展让老年人不因时间地点限制而影响学习。“2007年上海在居委会收视点中创建合格收视点、示范收视点,各县委还开办了养老机构学习收视点,努力将网站建设为‘学习型、互动型、参与性强’的老年人乐园,在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老年教育,对全市老年人实行开放式、多样化的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骏修.新的起点新的发展[J].上海老年教育研究,2007(1):31-33.此外,我国一些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非营利机构也在老年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机构在提供老年人学习机会的同时也丰富着老年人的生活,也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补充。

(二)我国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1.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充分,立法不够完善

我国老年教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展开相应的工作,缺少一部系统完善的老年教育法,导致老年教育权利无法得到充分的法律保证。就政策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发布《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07年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老年教育政策日趋完善。但是,缺少老年教育的政策规划部门,对老年教育的定位也不够清晰。同时,老年教育的立法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只有福建、上海、天津、徐州等少数省市颁布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或《老年教育发展条例》;老年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尚不明确,全国只有上海市将老年教育经费列入全市教育经费的总盘子,保证了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袁新立.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老年教育新局面: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十次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2(12):7-9.这意味着,应该在社会福利水平低下、“未富先老”的困境中解决我国老年教育问题,促使各级政府重视老年教育问题,提高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提高老年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老年教育的法律规章制度。

2.老年教育的普及率不够,且老年大学分布不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较大的国家,但接受老年教育的人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却非常低。在倡导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老年教育的普及率不高,且很难惠及偏远地区的老人。换言之,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弱势老年群体,无法接受正常的老年教育。我们需要增加欠发达地区的老年教育资源投入,维护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贫困地区尚不能保障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尚不重视。我国老年教育的区域性差别很大。这启示我们若要均衡发展老年教育,在措施方面如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和投资、加强制度保障之外,还应该建立社区财政支持系统。在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从“区域”的重点发展向“均衡”方面发展。

3.老年人的参与程度不高,老年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不紧密

我国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年人数在逐年增长。据民政部统计,“2004年各类老年学校约有314万人次参加,2005年上升到331万人次,2006年达到383万人次”(民政部,2007)。但是与老年人口总数相比,参与教育的老年人仍然是少数。同时,社会上存在着“老年教育无用论”等言论,老年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这些现实因素导致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老年教育所开设的课程中涉及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理财、电脑网络课程的较少。我们有必要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展开教育,让老年人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积极生活态度。

4.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老年教育的多元化投入办学格局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观念有待提升,投入格局有待多元化。老年教育不是一种休闲教育或休闲活动,它需要纳入正式教育体系。老年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老年教育中,秉持教育公平的理念,培养老年人的自主意识,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同时,普及老年教育,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开展并配合老年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转变理念、形成多元化格局方面,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参与,发挥社会合作的力量。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逐渐完善五级教育的联合和资源共享。

5.规范老年教育管理,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

老年教育管理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高龄、失能、独居老人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如何协作来共同完善老年教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国老年教育处于边缘化、碎片化的状态,没有明确的负责规划、管理的部门,政府还没有充分重视老年教育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这是国家社会治理的总要求,意味着老年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教育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规划、政策,民政部门和文化部门等配合实施和监督这些政策的执行,共同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