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赤豆当归散
【原文汇要】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一本此有黄字。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13)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16)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原文释义】
赤豆当归散主治狐惑病已酿脓。症见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至七八日,目四眦黑,能食,脓已酿成。治当清热利湿,行瘀排脓,退肿生肌,缓急止痛。方中用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养血,祛瘀生新;浆水清凉解热。
赤豆当归散主治湿热便血。证见大便下血,血出于便前。治当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用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当归养血活血,引血归经。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赤豆當歸散”“赤豆当归散”“赤小豆當歸散”“赤小豆当归散”,检索并剔重后,得到207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7篇、193篇、4篇、3篇。初步分类并剔重:临床研究12篇(5.8%)、个案经验71篇(34.3%)、实验研究1篇(0.5%)、理论研究109篇(52.6%)、其他14篇(6.8%)。在个案经验文献中,赤豆当归散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74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7类病症系统、9个病症(表3-25)。
表3-25 赤豆当归散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与文献数量上均居首位(图3-10)。各系统病症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2)的病症有:泌尿系感染(尿道)、白塞病。

图3-10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有10类病症(证)系统、24个病症(证)、74则医案(表3-26)。
表3-26 赤豆当归散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证)谱

按文献病症种类和医案则数多少排序,消化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上居首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在医案数量上居首位(图3-5)。各系统病症中,医案数位居前列(至少为5)的病症有:便血、白塞病、痔。

图3-11 病症(证)种类及医案数量分布图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均居前列,是共有的高频病症系统。在具体病症上,白塞病是共有高频病症。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赤豆当归散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C级3篇、D级9篇。详细情况见表3-27。
表3-27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证据示例】
1.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1)白塞病
C级证据1篇。
甘赤汤对照泼尼松治疗白塞病具有一定疗效优势(C)
周妍[1]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96例。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服甘赤汤:黄芩9g、黄连6g、制半夏9g、干姜9g、赤小豆18g、当归12g、白术9g、茯苓12g、薏苡仁15g、生地12g、生石膏18g、升麻9g、生甘草9g。加水煎服浓缩至200mL,每日1剂分2次温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每日10mg/d,连续应用3个月。治疗结果,试验组50例经治疗后随访,其中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46例经治疗后随访,其中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8.69%。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64,95%CI(1.28~2.10),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经治3个月后溃疡面愈合,实验室检查正常,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经治3个月后溃疡面基本愈合,实验室检查部分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轻度反复。有效;经治3个月后的溃疡面变小,实验室检查部分正常,症状、体征减轻,随访6个月病情反复。无效;经治3个月后,实验室检查异常,症状、体征无改善,溃疡面无愈合)。
【证据荟萃】
※Ⅲ级
赤豆当归散及其加减方可以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如白塞病等。
《金匮要略》原文中以本方治疗狐惑病已酿脓。证见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目赤如鸠眼,目四眦黑等。高频病症白塞病在某阶段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与个案经验文献均支持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是其高频率、高级别证据分布的病症系统。其中白塞病已有1项C级证据,2项D级证据。
※Ⅲ级
甘赤汤对照泼尼松治疗白塞病具有一定疗效优势。
【参考文献】
[1]周妍.甘赤汤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D].河北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