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草
概 说
紫草首载于《本经》,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根,生用。《本草纲目》记载“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可见本品因颜色而得名。煎其药液,紫色甚浓,无愧于“紫草”之名。
性能特点
紫草咸寒,归心肝经,其性能特点均与入血分有关,具有良好的凉血之功,广泛用于多种血热证,但一般不用于血热出血证。诸教材虽然言其尚具味甘,但绝无补益作用。而且《本经》只载本品苦寒,并无甘味。紫草为植物药,口尝无咸味,后人谓其味咸,显然是与其入血分有关。凡入血分者,多归心、肝经,紫草亦然。
中医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试举例说明之。如味辛的药物不一定具有发汗、行气、活血等作用;反之,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也并非一定具备辛味。所以,不要把中医理论僵化,应以事实为据,更不要因为力求理论上完美而做牵强附会的联系。
所以,笔者认为紫草的性味当以苦寒为准。
功效应用
紫草苦寒,入血分,大具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可用于以下病证:
1.《本草纲目》用紫草“治斑疹,痘毒”,《本草图经》用之“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对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斑疹等,其斑疹紫黑者都可选用本品,常配伍赤芍、蝉蜕、红花等;对于麻疹透发不畅而见疹色紫暗者,可与牛蒡子、连翘等同用。
2.《药性论》用紫草“治恶疮”。本品性寒,既能清热凉血,又善清解热毒。用治疮疡初起肿痛,常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若疮疡久溃不敛,常配当归、血竭等熬膏外敷,如生肌玉红膏;用治湿疹,可配伍黄连、黄柏等,如紫草膏;用治水火烫伤,可用本品以植物油浸泡,滤取油液,外涂患处,或配黄柏、大黄等以麻油熬膏外搽。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紫草是治疗烫伤的最常用之品,民间各种治疗烫伤的验方、秘方等,基本上都含紫草,已不再是什么秘密。
用法用量
煎服,5~3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
紫草性寒,有轻泻作用,大剂量使用时有可能出现。
临床经验
至于紫草用量,是治疗银屑病取效的关键。通过临床验证,紫草用量,9~15g偏于清热透疹,15~30g偏于凉血活血,30g以上偏于解毒化斑。但用治银屑病,唯有用至90~120g,其解毒化斑之力才最捷。若在进行期,需用120g;在静止期,需用90g,方为妥当。[朱树宽,等.紫草重用,善治银屑病.中医杂志,1996,37(8):454]
血小板减少出现的紫癜与类风湿病出现的结节硬肿,用紫草10~15g,效果均甚显著。理由是紫草可代丹皮且与赤芍相须为用,发挥其清血热解毒滞、凉血消肿、散结的作用。因其常用于外证痈肿疮毒盛,且便秘者,用于内科亦同一理也。[谢海洲.紫草凉血退斑,消风湿结节.中医杂志,1996,3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