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概 说
威灵仙首载于《新修本草》,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多生用。以条长、皮黑、肉白、质坚实者为佳。
性能特点
威灵仙味辛能行,温能通,辛温能够祛风通络;咸能软,可用于诸骨鲠喉等。然品尝威灵仙,气微味淡;品尝棉团铁线莲,味咸;品尝东北铁线莲,味辛辣。一般认为威灵仙归膀胱经,与祛风湿的临床关系不大。
功效应用
威灵仙辛温,走窜之性较强,能够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凡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无论上下皆可应用,为治风湿痹痛之常用药,可单用为末,温酒调服,或与羌活、防风、细辛等同用。这是威灵仙的第一个功效,也是临床最常用的功效。由于威灵仙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临床上可用于跌打损伤、头痛、牙痛、胃脘疼痛等,可单用,也可与川乌、五灵脂、乌药等同用。
分析威灵仙之名,“威”说明其作用较强,“灵”说明其功效确切,“仙”说明疗效神奇,故名威灵仙。对于顽痹疼痛久不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实为要药。明代医家王肯堂赞本品为“止痛之要药”。
孙某,女,28岁,因产后关节酸痛二月余来诊。自述产后汗多感受风寒,出现周身关节酸痛,倦怠乏力,动则易汗出,察关节不红肿,活动自如,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弱。诊为风寒湿痹,偏于风寒,兼气血亏虚,拟予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法,仿三痹汤之意加减。处方:独活10g,秦艽10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6g,生黄芪20g,桂枝10g,苍白术各10g,茯苓10g,威灵仙20g,桑枝30g,僵蚕10g,炙甘草6g。水煎服。5剂后,自觉症状逐渐减轻,无其他不适感,继服5剂后,关节疼痛消失而愈。本患者产后正虚,气血亏虚,曾服中药多剂,收效不显,俗谓产后痹证难治。笔者分析病情,认为正虚是邪气侵袭的主要因素,但邪气痹阻气血,不祛散疏导则气血难以畅通,故扶正祛邪不可偏废。上方既以芪术、归芍益气养血,同时合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品,但犹虑祛邪之力不足,故又选加威灵仙重量投之。[吴立文.痹证用药管见.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20):2]
其次,威灵仙味咸,能够软坚散结,从而具有消骨鲠作用,用治诸骨鲠喉,可单用或加砂糖、米醋煎汤,慢慢咽下即效。
此外,取其软坚散结之功,临床有报道,可治疗结石病如泌尿系结石、肝胆结石等。
1.治疗胆石症:威灵仙60g,每日1剂,分再次煎服。共治120例,以临床症状消失,大便能找到结石,且1年以上无复发者为治愈。结果治愈60例,好转44例,无效或转手术者16例,总有效率87%。[陆焕清,等.威灵仙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和实验观察.河南中医,1987,(6):22]
2.治疗泌尿系结石:在利咽消除鱼骨刺的提示下,我在70年代末曾用其治疗尿路结石。当时一男性患者,小便点滴而出,痛苦万分,余试用滑石60g,海金沙30g,威灵仙30g,煎水频服,1剂未尽结石排出。为验证其效,后扩大到治疗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共观察一百余例,确有明显的排石效果。近几年来,我又在两首药味、剂量相同的排石方剂中,一方加入威灵仙,一方不加,结果威灵仙方效果明显,证实威灵仙对泌尿系结石确有疗效。[王忠民.威灵仙用于癌症、结石及子宫肌瘤.中医杂志,1992,33(8):5]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治诸骨鲠喉可用至30g。
使用注意
治疗诸骨鲠喉时不可一饮而尽,慢慢含咽为佳。
临床经验
根据威灵仙走窜消克、消除诸骨鲠咽的性能,笔者临床用于治疗结石病,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对患泌尿系结石而服排石汤疗效不佳时,每于方中伍用威灵仙20~30g,经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如患者李某,男,42岁,患左输尿管结石,腹痛难忍。B超示左输尿管上端一0.3cm×0.7cm大小的不规则强回声光团,左肾盂中度积水。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并不完全性梗阻。经用西药解痉止痛无效,患者非常痛苦,邀余诊治,即予处方威灵仙30g,桃仁15g,枳壳15g,金钱草15g,水煎去渣温服,1剂未尽,腹痛即止,继服上方2剂,结石从小便排出,B超复查已无结石征象。据笔者经验,配威灵仙治疗胆系结石,可收到较好的排石止痛效果。[马沂山.临床用药话灵仙.河南中医,2001,21(2):63]
威灵仙为肖师治关节疼痛之常用药,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亦称:“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皆宜,服之尤效,其性好走……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肖师认为本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剂量宜重,30~40g以上才有效,肖师常告诫笔者,对于本病的治疗,用药宜重,否则“杯水车薪,难救烈焰”。[公培强.肖子忠老中医运用麻黄经验撷英.中医药学报,2012,40(1):104]
威灵仙祛风通络止痛,医者皆知,而用于无精少精症鲜见,盖威灵仙辛散宣导,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药品化义》),“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本草正义》)。因为大量补肾填精之品易造成壅滞现象,而不能化生精气,所以由威灵仙引诸药畅通无阻而获效。[贾庆宇.威灵仙治疗少精无精症.中医杂志,2006,47(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