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财务综合分析与预警机制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共同构成了财务管理的3张主要报表,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HR想要洞察企业经营背后的“故事”,这3张报表缺一不可。
借助这3张报表,HR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也能够借此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人力成本的预算分析与全面管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HR就必须明确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
1.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勾稽关系是指账簿和会计报表中有关数字之间存在的,可据以相互考查、核对的关系。例如,每一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各二级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存在着相互一致可以核对的关系。注意利用勾稽关系,有助于减少差错,保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所谓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勾稽关系。
一般而言,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主要有以下6种。
①平衡勾稽关系指报表两方的数字相互平衡,如资产负债表、资金平衡表。
②对应勾稽关系指复式记账法下每项经营业务在多个账户中的对应关联关系。
③和差勾稽关系指报表中的某些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和或差。
④积商勾稽关系指报表中的某些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积或商。
⑤动静勾稽关系指“动态表”与“静态表”反映某些指标时具有一致性,如专用拨款表与资金平衡表。
⑥补充勾稽关系,指为了详细说明报表中的某些指标,另设项目或表式加以补充说明。
2.表内的勾稽关系
HR要掌握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掌握表内的勾稽关系。而这就离不开财务报表的7个核心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这7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也组成了HR必懂的黄金等式,如图1.1-2所示。
图1.1-2 HR必懂的黄金等式
例如,某企业主用50万元注册公司,50万元实际汇款到公司账上。
则:资产(50万元)=负债(0)+所有者权益(50万元)。
上述公司向银行借款20万元。
则:资产(50万元+20万元)=负债(2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
上述公司卖掉一批货收入30万元,成本20万元,各种费用合计2万元。
则:利润=收入(30万元)-成本(20万元)-费用(2万元)=8(万元)。
3张报表的综合运用,正是为了将这一黄金等式细化拓展并应用到企业经营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HR就能简单理解3张报表的表内的勾稽关系,如图1.1-3所示。
图1.1-3 表内的勾稽关系
3张报表的表内勾稽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以下3个公式。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利润=收入-费用-成本。
现金流量表: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3.表间的勾稽关系
在充分理解表内的勾稽关系之后,HR就能够轻松掌握3张报表的表间勾稽关系。
图1.1-4 表间的勾稽关系
表间的勾稽关系如图1.1-4所示,在3张报表之间,有多项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HR必须掌握其中2个主要勾稽关系。
(1)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减去税金、付完利息,分配完股东收益之后的剩余收入,是企业活动产生的所有经济成果。其表间勾稽关系如下。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利润表)未分配利润
(2)现金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HR控制人力成本的重要依据。其表间勾稽关系如下。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数-货币资金期初数=(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财务综合分析与预警机制
财务报表不仅能够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也能帮助HR诊断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调整未来经营与财务政策,并对企业未来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价。
在理解了3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之后,HR就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与诊断了。
一般而言,财务综合分析与预警机制主要涉及4类指标。
(1)盈利指标
对于盈利指标的分析判断,需要将指标与同行业指标进行对比,或与企业预算进行比较。其主要指标有3个。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2)周转指标
周转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经营要素的周转情况,通常以周转率(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进行计算。
一般而言,经营要素周转速度越快,其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周转指标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周转天数=360天÷总资产周转率
(3)发展指标
发展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主要包含3个指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100%
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净资产)×100%
=净利润÷净资产×100%
其中,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HR应当充分关注。
(4)风险指标
风险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HR需要及时关注风险指标的变动,并据此调整人力成本控制,以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
风险指标主要包含5个指标。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平均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
借助上述指标,HR就可以对财务报表进行诊断,并发出预警,如表1.1-6所示。
表1.1-6 财务报表诊断
通过上述指标的分析不难看出,成本不仅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也包括资源使用的低效率所产生的耗费。而这一点对HR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人力成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企业就将被迫投入大量的机会成本。
因此,HR必须建立财务思维,从财务角度出发,进行全面人力成本管控,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