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吹响之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参加革命

1. 冲锋号响起


参加解放军后的马前进,精神面貌非常好,整天乐呵呵。尽管心里还时常惦记着老家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但是,他是一个守规矩的人。部队正规有序的训练与工作,使他感觉自己到了一个让人有梦想的地方。

1948年中秋,马前进参加了部队在临近济南地区组织的学习。转眼,天气逐渐转凉,部队开始发放冬衣。有厚厚的棉袄棉裤,还有棉帽和鞋子。他拿着新发放的棉军装,心里说不出地激动:多少年没有穿上新棉衣了。现在到了部队,还给我们发棉衣,以后一定要好好干,听首长的话。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所在地,属于我国北方,蜿蜒的黄河路过那里。冬天的寒冷会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柴火以及粮食、蔬菜等过冬的食物都成了老百姓的心事。

部队那时安排的学习内容包括政治学习、队列训练、军事打仗要领和一些基本文化教育。马前进从小就喜欢学习,善于琢磨事物的现象。参加这样的学习,他十分感兴趣与高兴。短短几天使他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事情,明白了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每天早上,部队的军号就会按时吹响。司号员告诉他,战场上,军号就是命令。

打靶,老战士夸奖他进步很快。学习,教员表扬他说,很有悟性,掌握得很好。很快,马前进好学的表现就凸显出来了。没几天,他经过培训班考核及格,培训班教员给予了很高评价。

数天后,他随队伍来到了山西省一个叫作“西沙沟”的地方,住在一处庙里面。同去的一位名叫石宗堂的同志告诉他,这里是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也叫无人区。其实是当地老百姓不堪国民党军队扰乱都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原来冒着烟火的老庙,如今也是灰尘遍地,无人光顾。在他们去之前,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人来求神拜佛了。

国民党阎锡山部队为了扰乱解放军包围太原,对住在山西太原周边的乡村,实施了多次地毯式抓捕壮丁,搜刮粮食。这使太原城外围乡村一片狼藉。老百姓为了逃生,不得不撇下劳作逃向其他地方。古老的乡村就此变成了“无人区”。

在山西驻扎下来以后,部队接着上次济南的学习,对战士们继续开展培训,也是马前进继上回在山东学习之后的又一次更加结合实际的学习。山西这次培训的内容有战略进攻、文化和时事形势等。

每天看着周围的情景,马前进心里就想着尽量能早一点上战场,狠狠打击敌人,为这里的老百姓报仇雪恨。想到这里,他内心更加思念老家的亲人。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打败敌人以后,要重返家乡,看望自己的父母亲,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



培训提前结束了,因为下一个战斗需要他们。没想到的是马前进在培训时患上了很难治愈的疟疾。疟疾使人忽冷忽热,时不时发高热,让马前进倍感难受,坐立不安。冷时,盖被子也没有用,依然打寒战。热的时候,跳入冰水里也是丝毫不减浑身发热的感觉。医药对这种病的疗效微乎其微。就在他与病魔来回战斗之时,准备攻打太原的消息传来了。他感到,冲锋号吹响了!进军的时刻到来了!


2. 攻打太原


太原,山西省省会。

太原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有人称其为“龙城”,是一座具有4 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太原城地处我国中原,北有内蒙古,南有河南省,西邻陕西,东邻河北,距离北京很近。太原是山西乃至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太原市三面环山,而汾河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经城中由北向南而过。太原也是中国军事与文化的重地。

在1949年太原解放前夕,它是国民党山西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及其集团的所在地。在解放战争的几年里,国民党部队修筑了各种自认为奇思妙想的据点和城防工事,形成暗道与壕沟相通,城里城外连成一片的防御体系,可以说是构筑了在当时整个山西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坚固的防守工事。这里易守难攻,阎锡山手下狂妄地号称:太原已是“固若金汤”。

在马前进的记忆里,围打太原可谓一场硬骨头战斗。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参加大规模出征。

太原战斗之惨烈,战斗之长久,战斗之艰难,都是国内少有的。这也是解放战争中,党中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遇到的最艰巨的一次攻城战斗,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城市攻坚战。

山西,是国民党重要将领阎锡山盘踞的老家。夺取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中国胜利的十分关键的一战,它直接影响着共产党整体围歼国民党军队能否成功。

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统一指挥第一兵团、华北军区炮兵第一旅、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晋中军区三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二旅等部共18个旅11.5万余人,乘晋中战役胜利之势进逼太原,集结于榆次、太谷、清原等地并进行整训,准备对盘踞在太原城的守敌发起太原战役。

在攻打山西太原时,马前进已是经历多次战斗的老战士了。太原战役实际上是从1948年10月就已经着手准备,其间中共中央为了战略上的需要,曾把战斗延缓,以向北京傅作义施压。所以,一直到次年4月,围攻太原的战斗才实施总攻。

1949年春,由于攻打太原的需要,尽管马前进生病还在恢复阶段,却从疗养的地方西沙沟返回到将要围攻太原的前线。

由于身体还未痊愈,炊事班老班长每天用钢盔熬小米粥给他喝,这起到了恢复体力的作用。

回到前线的马前进目睹了包围太原城市的情况,太原城以及周围火药味已经非常浓烈。

战斗打响之前,敌人在太原城外埋设了大量拉雷,设置障碍,建起了许多碉堡和工事,千方百计阻止解放军攻打太原。

马前进说:“在我军抵达城外时,也抓紧在麦地里挖了许多壕沟,以及反攻工事。那时候的山西有许多的黄土沟,4月的山西太原外,正是一片片半黄的麦浪。”

当时,太原城已经被解放军彻底包围了起来。解放军不放弃任何瓦解敌人的机会。每天由各连队向城里喊话:“你们已经无路可走了,赶快投降!”“家里亲人还等着你们,不要替国民党卖命了!”白天喊,晚上也喊。有时,喊着喊着,两军双方就骂了起来。各种方言都有,有的听得懂,有的听不懂。当然,无论听得懂还是听不懂,解放军战胜敌人的斗志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军战士不停息地轮流上阵参加喊话。

不得不佩服解放军攻心和瓦解敌人的能力。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后,的确有些国民党军队的人跑了过来,投降解放军。马前进看见,其中一名国民党军队的排长,带着一排人和13支步枪跑到了解放军这边,除了个别的回家以外,基本都留了下来,表示要和解放军一起战斗。

后来听说,通过这种瓦解攻势,断断续续有万把人脱离了阎锡山部队,其中有不少人投奔了解放军。

太原城当时已经被解放军包围了半年多,太原守军死守不放。攻打是迟早的事。

总攻,就要开始。

各连队已是摩拳擦掌,反复分析攻城设想。“我和副班长分别担任爆破手。主要负责炸碉堡和壕沟,破坏敌人工事,协助攻城。”马前进说。

爆破手,这不是一般人想干就能干得了的任务。它需要勇敢机智,还要会善于抓住时机,果断行动,不能瞻前顾后。

战斗冲锋前,炊事班长对他说:“你不吃肉,我给你煮个鸡蛋吧。”马前进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这是在部队,在前线,却能感觉到像家一样的关心,比什么都强。他看着递过鸡蛋的炊事班长,眼睛感到湿湿的。

“那天是19日,是晚上8点左右。攻打太原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攻城的战斗几乎在太原城周围同时打响,子弹向着敌人射出去。马前进所在的部队爆破班,是一连的第一爆破班。他们从三连挖好的地道钻过去,冲到了一个小村庄旁边,伺机再往前冲。这时,只看见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到处冒着火光,火焰燃烧得非常厉害。根据判断,敌人刚刚从这里后撤。也就是说,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是由于敌我双方事先都作了准备,我军在攻打中,很难找到突破口,牺牲了很多人。

马前进记得:“战斗一开始。司号员刚吹响军号,只见一发炮弹打了过来,正巧打在司号员和我的连长身边。两个人都被埋在了下面,战士们赶快把他们挖出来,已是遍体鳞伤,浑身是血。那年我的连长正好51岁。”战斗一时出现来回攻打的局面。只看见火光在来回穿梭,不时有尖叫声发出。

硝烟在蔓延,战斗在持续,敌我两军打得相当激烈,非常艰难。

许多战士在反击敌人的反攻时,由于长时间扔手榴弹,手指拉弦拉得都发紫了。

激烈的战斗中,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原先设想好的情景都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即便是指挥员,到时候都不一定还活着。

战斗坚持到后面几天。大炮夹着子弹,枪林弹雨打得太原城内城外昏天黑地。解放军充足的准备在此时得到充分体现。一个连着一个攻击,外围配合,现场攻击,抢救伤员,后勤保障,一个不落。

马前进的班里新来了一位学生战士小刘,开始攻打任务来临之前,他非常紧张。马前进安慰他:“打仗是要死人的,但是不能怕。因为只要你把敌人打死了,他们就没有办法打你。输赢就看我们的勇敢与智慧了。这次战斗非常重要,不能紧张,听命令,一定会赢的。”就在马前进与战士们浴血奋战,不顾一切之战斗时,小刘突然大喊起来:“班长,快看,快看!”马前进随着他的急叫声看去,天哪!一位战友被敌人炮弹打得跪倒在咆哮的弹雨中,头颅已经被炸掉!马前进迅速冲出战壕,一把按住还没回过神来的战士小刘,恰在此时,一颗炸弹擦肩而过,在不远处爆炸。马前进抖去身上的土灰,终于看清那位被炸掉头颅跪着的战友,竟是自己的排长!马前进冲上前去,不由分说,快速把排长拉到边上放下来,呼喊着“赶快抬人”。他内心十分痛苦,十分难受。排长被抬走了,现场没有更多机会来顾及牺牲的战友。因为活着的战士还必须接着打仗。他拉住战士小刘,“继续战斗!”“看见了吗?对于敌人丝毫不要害怕,你打不死他,他就打死你!”

小刘看在眼里,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点手足无措。于是,他端起枪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把仇恨的子弹扫向了敌人。他勇敢地在激烈的战场上勇猛还击,验证了班长马前进的作战经验。在之后的战斗中,小刘勇敢的战斗使自己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他看见马前进高兴地说:“班长,你说得太对了。那些作战知识在课堂里绝对听不到。”

终于到了马前进冲上城墙爆破的时候了。此时,所有计划的内容实际上已经被现场的敌我打得全部乱了套。他怀揣炸药包,看准了敌人的攻击点。几个快冲一躲一闪,冲到了敌人火力点下面。此时,他想再往前冲,可是刚伸出头,只感觉一颗子弹在耳朵边“嗖”的一声飞速划过,险些打中。然而就那短短的几秒钟,甚至连几秒钟也没有,马前进一个箭步冲出去完成了炸药包的摆放,拉开导火索。随着他纵身反跳的瞬间,炸药爆炸了!火力点一下就变成了哑炮,我军冲锋号随后再次响起,后续部队从壕沟里一跃而起冲向太原城……

4月24日5点多,只见三颗红色信号弹飞响天空,1 300门大炮同时向着太原城发射出仇恨的炮弹,千万条火箭齐射。直到天亮,当时距离50米处都看不清城墙在哪里。

太原战役结束以后,他所在的62军184师552团1营1连,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马前进也因为勇敢的表现与出色战绩,获184师一等功,并得到奖章一枚。

对于马前进的军人生涯,那次战斗称得上旗开得胜,也为后来的战斗积蓄了更多的勇气和魄力。因为在那次战斗之前,都是一些零星的小战斗。从来没有像太原战役时间如此之长,规模如此之大。

太原,攻打得那样艰辛、危险处处存在,敌我双方都打得死伤很多。马前进再一次在残酷无情的战斗中变得更加勇敢坚定。他们在掩埋牺牲的战友时,专门找到了在总攻中壮烈牺牲的排长。马前进带领班里幸存的战士向着排长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

在掩埋排长和安抚好班里的战友后,一位战友走到他眼前,对马前进说:“这是你老乡小顺子的膝盖骨,人已经牺牲了。只剩下这一块骨头了,你把它带回他的老家山东吧。”马前进很沉痛,小顺子的身影前天还看见,而现在,他已经……片刻,他手握小顺子的膝盖骨,面色凝重地回答那位战友:“埋了吧,现在是战争时期,究竟我们能不能回家,谁也不知道。所以,既然他是为了打太原牺牲的,就和其他人埋在一起吧。”

太原战役期间,全国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经过英勇奋斗,突破长江天险防线,占领了南京,取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太原城时,阎锡山已经在2月乘飞机逃离。

此时,位于西安的国民党指挥官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决定进行转移。他结集长期盘踞青海、甘肃一带的马步芳、马鸿逵部,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阻止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进。5月,胡宗南调令国民党军分别镇守西安等地,其他国民党部队分别撤至陕西咸阳、礼泉等地。

没有想到的是,西安在5月20日和平解放了。

而此前几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太原战役的最后攻坚战也取得了胜利。

太原战役以后,马前进认真回忆并总结了太原之战的经过。这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历程。太原之战的胜利,起到了配合其他兄弟部队取得战役成功的关键作用,对解放军取得全国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直接影响着全国解放战争的推进。

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结束。据有关消息称:解放军打死打伤守敌13万余人、民团8万人。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伤亡4.5万人,其中攻城战役、攻城后巷战伤亡3.6万,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在战斗中,马前进有了更多的战斗体会,也有了很多的战斗经验。


太原解放立功大会马前进(右)和战友拍照纪念



3. 感受亲情


军队,是一支打仗的部队,讲究的是战略战术;给人以弄枪摆炮,队列跑操的极其威严的感觉。几乎没有常人的人间之情,甚至还有一点不近人情。但是,就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威武雄壮的革命队伍里依然有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只不过纪律他们执行得非常严格,秋毫无犯。

太原攻打下来了。部队把牺牲的战士掩埋,整理了胜利成果以后,接着又要开辟新的阵地。马前进望着部队攻打了五天四夜的太原城,心潮澎湃。

那天下午,队伍住进了一个叫“开化寺”的庙里,进去后大家分头整理、打扫寺庙。一班班长徐金牛向老乡要了一壶开水,付了500元钱(当时的钱币),那位老乡点头表示感谢,但是显得并不在意。马前进看见他饥瘦的模样,从自己身上拿出了两个馒头分给他。老乡高兴地说:“这个好,这个好!这个比钱好!”

在太原附近休整的几天里,解放军部队严格执行纪律,尽管部队刚打完仗,给养也很紧张,然而他们对普通群众依然秋毫无犯。跑到别处的群众纷纷回到了自己家乡收割麦子。那几天,白天天气已经很热,“部队也帮助农民收割,每天割好地里的麦子,总是汗水湿透了衬衣,战士们有的连口水都不喝”。老乡都非常感动,他们说:“这哪里像当兵的,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嘛!”

在将要离开太原往西开拔时,部队授予马前进的班一面“遵守纪律模范”的旗子。

部队途经运城和县,战士祁祥瑞的妻子期待着丈夫路过自己家门口,因为她家门口就是一条当地唯一的道路。

在家等了三个多月的她,终于看见自己久违的丈夫随部队过来了,她急忙迎上前去。那天为了迎接好长时间不见的丈夫,她把平时不舍得穿而藏着的柳条褂穿了起来。她走到丈夫祁祥瑞跟前,说:“你来了,回家看看吧,家里人都在呢。”祁祥瑞回答:“我们在行军,怎么回呀?回家带个信,就说看见我了。”她看着丈夫,似乎还想劝他。

这时,行军队伍中有人劝正随部队走着的祁祥瑞,“给首长报告一下,回去看看就抓紧赶回来”。但是,他没有动心。妻子见说不动他,就在他旁边跟着一起走。祁祥瑞劝她,“我是军人行军,你在旁边多不好看”。妻子回答:“我在旁边,不挡你行军。你看人家还在送水呢。”其实,两人这时有说不完的话想聊。

马前进说:“那天,部队一共有数万人路过祁祥瑞家门口。就这样,他妻子陪着走了一路,走了一天,直到走到天黑。”古时候,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的故事;如今,在自己的部队里也出现了为革命路过家门而不回的实例。看着眼前的一切,战友都非常感动。

还有一件事,就是马前进身边的一个叫“赵小狗”的战友,当他知道部队要路过自己老家时,为不让家人看见,特地买了一副墨镜,假装害了眼病,不让家人认出来。当部队路过他家出城后,刚拿掉墨镜,队伍还在山坡上行走着,赵小狗偶尔与一个人擦肩而过,那人一回头,竟认出了赵小狗。“表哥?”对方一愣,赵小狗也愣了。原以为躲过去的赵小狗没想到在城外又遇到了亲人。“表哥,原来是你?快回家吧,我姑想你想得都快病了。”赵小狗马上从队伍里出列给表弟反复解释,随即又归队,追上了自己的队伍。他一再向后面的表弟挥手再见,表弟追追停停,一直看到队伍走远。

后来,赵小狗到了西南就调去当了司务员。马前进与他也就此分开了,他认为赵小狗是一个非常好且稳重的战士。

在战斗不断发生的日子里,解放军的自觉守纪行动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马前进说:“都说军人不近人情,在当时战争时期能像解放军这样对待群众,遵守纪律,那真是不容易的。”他每次看见煮鸡蛋,就会想起攻打太原之前,炊事班长给他煮的鸡蛋。有时,他还会手里攥着煮鸡蛋发愣,眼眶内红红的。


马前进荣获的华北解放纪念章



4. 乘胜追击


太原战役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部队进入陕西,对国民党部队展开乘胜追击。

离开太原后马前进所在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沿陇海铁路一线不断前进。

部队继续向西,究竟打哪里?

军队的保密与命令是有相当严密的规定的。任何一级都不可能越级和泄露。部队按照上级命令继续挺进。队伍里没一个战士有怨言。

一天,马前进所属部队途经我国的母亲河——黄河。

这是许多战士曾经听说的地方,如今就在眼前。黄河风陵渡是黄河由北向南再转向东去的转折之处。古有“鸡鸣一声听三省”的说法。它连接山西、陕西和河南,是当年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也是以前的交通要塞。自古此处就是黄河上最大的商业、军事运输等水上必经之路。

部队过了黄河,出山西,直插陕西。

后来,当队伍将要到达西安时,西安城已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策划并和平解放。胡宗南也已逃离。马前进的部队没有参加战斗,大部队依计划将从城外绕过。

但是,后来上级又命令,马前进所在部队却要从城里穿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时,整齐的队列引得围观群众不断叫好。战士们对西安城里的建筑和叫卖以及围观的人们也非常好奇。然而,没有一位战士转头,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他们纪律严肃、步调一致、昂首挺胸穿过西安古城。

7月12日,部队先后又在陕西咸阳附近的武功县有过一次重要的攻城行动。后来才知道,那次攻打武功是扶眉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功战役胜利


据马前进的说法,那场战斗耗时不长,但打得非常激烈凶猛。尽管敌人的火力很猛烈。然而,刚刚经过太原战役洗礼不久的解放军战士给了敌人以坚决的回击,打得国民党军措手不及,到当天午夜时分就解决了战斗。直到战斗结束,国民党的一个军官还说,“光听说你们从太原过来,很能打。没想到,还真这么能打。我见的共军也不算少,今天我们又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就这样被你们解决了?”那位军官沉思着,不停地摇晃着脑袋,他觉得不可思议。

武功之战的胜利直接关系扶眉战役的成败。扶眉战役的结束,则标志着西北战场的空前胜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也给盘踞在宁夏、青海的马鸿逵、马步芳精神上以沉重打击。第一野战军由相对优势转变成绝对优势。马前进在武功之战荣立了特等功。

按原计划,马前进所在部队将进军大西北后,直插新疆。但是,上级综合平衡下来,认为他们当时部队的装备,不能适应西北地区和新疆那边的气候,也不能在沙漠里行军,鞋和服装都不能抵挡风沙侵袭。

后来在距离西宁100多公里的地方,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在青海原地待命。很快,部队就接受上级通知,改为进军大西南。


西北解放纪念章


没几天,部队转向甘肃省的岷县,一个红军路过的地方,也是一处十分贫困的地方。部队在这里驻扎下来,开始了练兵,为开赴四川进行战前训练。训练项目有爬杆、过山等适应西南地区需要的一些内容。一次,一个战士没有把杉树干把稳,马前进爬到墙顶时,树干倒了下来,脸摔破了。但是,马前进依然坚持训练,同时还要负责战士们的训练。那时候,进军西南的任务很重,训练时间又短。仅仅两个月,马前进专门学习了特等射手的技术。他所在班的战士,个个都掌握了更加专业的射击知识,为在西南打击敌人作了扎实的准备。

深秋,处于甘肃和四川之间的地方夜晚已经很冷。部队给每一位战士配发了棉装。那时气温已经低于10摄氏度。

如要进入四川,首先必须经过武都。武都地处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历来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要塞。

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曾经悬挂过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

当年,解放军要进军西南、打入四川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武都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的重要阻力。

本来要以打通第一野战军西进路线而准备进军西北的部队,由于第一野战军一系列的战斗胜利,加上马前进所在部队装备的实际情况不宜继续向西北挺进。所以,转向西南,攻打武都县,就摆在解放军62军184师522团的眼前了。

此时,国民党胡宗南集团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南撤至四川。其第十八兵团紧追不舍,尾随南下。马前进所在部队成了攻打武都的主力部队。

攻打武都城的战斗一开始就打得非常猛烈。马前进说:“很快,双方就进入了近距离攻击。战友李德胜与敌人争夺起机枪来,他的个子矮小,敌人比他粗壮高大。可是,李德胜紧抓机枪不放,敌人见状穷凶极恶开枪打中了他的肝部,李德胜满肚子鲜血。敌人见事一紧张,机枪被小个子李德胜最终抢了过来。正当此时,我举枪击毙了对方敌人。李德胜获救了,我赶紧招呼把李德胜抬了下去,战斗结束他就被送进了医院。”

敌人尽管顽固抵抗,但是经不住马前进所在部队的持续攻击,最后武都城里的守军投降,国民党驻军大部起义。至此,甘肃武都解放。时值1949年11月。

后来,马前进说:“武都之战与太原相比,那就是一个小战斗。”

此时,马前进已经于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临近入川之前的几次战斗中,他先后荣立师、团特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