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1]。
青墩溪[2]畔龙钟[3]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释】
[1]一自二句:意思是,金兵入侵中原已经十年,遥望伊、洛,深感长路漫漫。胡尘,指金兵。伊洛,河南的伊水、洛水。
[2]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北。诗人晚年寓居之地。
[3]龙钟:衰老貌。
陈与义
(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两宋之际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有《简斋集》。
【赏析】
这是一首诗人晚年的怀乡诗,由于用韵、题材相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不过,由于时代环境不同,诗中加入了更浓烈的家国情怀,因此较之岑诗,感情更加诚挚、悲痛。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因病退居浙江桐乡时所作。这时距离金兵攻破汴京、占领中原已经十余年之久。诗人漂泊异乡,深感长路漫漫,似乎再无回到家乡的希望。因此只能在自己寓居的青墩溪畔,望着家乡的名花牡丹,唏嘘感叹,暗吞伤心之泪。
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不得归乡的沉痛心情,更体现了他时刻不忘收复故土、心系存亡的家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