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纹理
纹理是质感表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摄影意义上,纹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拍摄而对拍摄对象表面进行的一种抽象和概括研究,它既可以是微观表面上的肌理状态,也可以是对宏观景物内部形态的一种阐述。
纹理,在摄影中意指拍摄对象表面的质地状态,以及在色彩、明暗、组织构造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形态和图案特征。当我们想要表现拍摄对象其质感特征时,寻求纹理上的视觉表达将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我们所拍的景观中,景物的纹理异常丰富,作为摄影师,要做的就是从万千纹理中梳理出具有美感和趣味性的纹理画面来,这一过程需要用到摄影师的观察、审美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带有审美的观察可以帮助摄影师从纹理中找到趣味点,而富有构图意识的组织和概括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在画面营造中呈现出均衡、协调之美感,并使画面更具独特性。此外,为了使纹理展现出更强的艺术效果,还需要借助色彩和光线的渲染和塑造力量。尤其是光线,它丰富而神秘的塑造魅力可以使纹理以截然不同的视觉呈现,使看上去平凡无奇的纹理能够产生出丰富的视觉形态和情感意境。接下来,笔者就将拍摄中的纹理表达进行一些方法上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1.纹理对比
对比是画面表现中屡试不爽的表现手法,在纹理的表达上也同样适用。在取景过程中,寻求不同表面的纹理对比,可以趣味画面、丰富表达、强化视觉冲击。事实上,任何事物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都不会有显著的个性表现。所以,在画面中,试图将不同的纹理表面进行对比表现,强化彼此的个性特征,是丰富画面的一种很好方法。只是在选择中需要注意对拍摄对象的组织和构置,避免出现繁杂无序的情况。
2.突出与弱化
通常,当我们要突出某一种特征时,往往会有意识地弱化可能会影响到这一特征表现的其他构成元素。正如过多的细节会削弱醒目的形状效果那样,醒目的形状和强烈的色彩有时会减弱画面的纹理特征。所以,要突出纹理,就需要进行适当地简化,可采取特写或者使用简单的色彩,如黑白等方式,它们因为意图使画面简洁而更具有吸引力。
3.正确用光
除了景物本身的纹理属性外,用光可以强化或弱化这种属性。①要想突出纹理,选择斜角射入被摄体的光线是明智之举。以侧光为例,侧光下的景物表面会形成鲜明的明暗影调,强的阴影可以强化景物表面的凹凸感,强化纹理。相反,顺光会使景物表面的阴影消失,使其缺少明暗对比而使得表面平面化,使纹理缺乏立体感。②光线的品质对纹理表现也有深刻影响。对于纹理精细的表面,经验告诉我们,为了追求更为生动的画面,它要比粗糙的表面需要更为柔和以及范围更大的漫射光。虽然强烈的光线适合于有光泽的表面,但是强光照射而产生的强烈明暗,会使精细的细节模糊不清。此外,要想得到丰富的明暗细节,强光也不可过强,适当的光比控制也是必要的。③对于大部分景物而言,柔和的漫射光可以表现丰富的细节,但相对斜射的强光,它因为缺乏明暗对比而在纹理的立体表现上略逊一筹,在画面的整体表现中,其优势更倾向于对色彩、图案的表达。斜射的强光不仅能够较好地表现纹理,其阴影更可以烘托景物的结构特征。
落霜的叶子
拍摄器材:尼康D800照相机,尼克尔35mm F2镜头
拍摄数据:光圈值f/6.3,快门速度1/60秒,感光度ISO200
拍摄手法:寻找柔和的散射光条件,如在阴影当中拍摄;靠近主体拍摄,采用黄金分割法构置主体;注意观察不同质感的景物对于环境光的反应,捕捉微妙的色彩变化。
作品评析:对于表面反射特别强烈的景物而言,如不锈钢、水面、冰凌等,大面积的柔和光源更利于其质感的表达。在这幅画面中,冰面和树叶具有迥异的纹理质感,而要想使其都有良好的质感表达,柔和的天空光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它细腻地刻画了树叶的纹理细节,以及附着于其上的霜凌,而冰面则因为反射蓝色的天空光而看上去异常光滑,且因为周围环境光的作用,其凹凸的痕迹得以彰显,并产生出微妙的色彩变化,带来丰富的细节趣味。在视觉上,清晰的树叶和冰面在纹理上有着一种呼应之势,只是一个影调明亮鲜明,一个影调灰暗隐蔽。
草甸光影
拍摄器材:尼康D3照相机,尼克尔70-200mm F2.8镜头
拍摄数据:光圈值f/16,快门速度1/60秒,感光度ISO400
拍摄手法:采用长焦距镜头捕捉草甸富有光影节奏的局部;侧逆光的角度便于营造明暗对比效果,凸显草甸的地表结构和纹理特征,并将树木和羊群的轮廓鲜明地勾勒了出来。
作品评析:高低起伏的草地在侧逆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律动的结构美感和光影变化,充满了视觉吸引力。草地的纹理细节毕现,花树和羊群则在轮廓光的作用下点缀画面,使画面充满生机。
黑色的岩石
拍摄器材:尼康D800照相机,尼克尔16-24mm F2.8镜头,使用三脚架
拍摄数据:光圈值f/13,快门速度1/30秒,感光度ISO200
拍摄手法:靠近岩石构图,利用岩石独特的形状增加画面的吸引力,并使用大景深保证画面从前景到远景都处于清晰可见的范围之内;用明亮的天空光刻画岩石的纹理细节,将岩石与其表面的霜雪进行了细腻的表现。
作品评析:将紧凑的岩石作为前景来突出表现,并通过空旷的背景来对之进行衬托,是我们在构图中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因为在这种前紧后松的对比和变化中可以获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加观者身临其境之感。而对岩石表面的细腻刻画也使得其在独特的形态特征之外,具有了生动的细节内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