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农村电商概述

学习目标

► 理解农村电商的概念。

► 掌握农村电商的分类。

► 掌握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 理解农村电商的社会价值。

案例导入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简称示范县)是国家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有关部署,是聚焦脱贫攻坚,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探索电商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

2014—2017年示范县数量分别为56个、200个、240个、260个。示范县中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在示范县总数中的占比分别为26.8%、45.0%、65.4%、91.2%,呈现逐年快速增加态势,而示范县覆盖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在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占比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发展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

示范县在助推精准扶贫方面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项。

一、促进农产品上行

示范县支持农产品产销对接,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加快补齐初加工、配送等基础短板;支持农产品的标准化、质量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县、乡、村三级具有服务农产品上行功能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上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示范县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以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服务重点,拓展代收代缴、代买代卖、小额信贷、便民服务等功能。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枢纽作用,合理统筹区域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物流、培训和助农扶贫工作,探索“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合作社、供应链企业+贫困户”等帮扶机制,切实增强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实用、节约原则,资金使用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15%。

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示范县支持对基层党政干部、合作社社员、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驻村第一书记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结合农村双创和扶贫脱贫,加大对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加强农产品上行有关包装、设计、宣传、营销等实操技能的培训,如实做好培训记录,完善培训后的服务机制。

从总体效果来看,示范县引领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推动了脱贫攻坚:2017年上半年,2014—2016年的三批共496个示范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 699.4亿元,同比增长45.4%;496个示范县中的26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343.4亿元,同比增长67.7%,高出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增速7.6个百分点。

思考:

(1)农村电商带给农村哪些改变?

(2)调查哪些同学家乡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邀请他们谈谈亲身体会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