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二)模拟试题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二)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42)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A 5.A 6.B 7.B 8.A 9.A 10.A 11.C 12.A 13.C 14.B 15.D 16.A 17.D 18.D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E 22.AB

23.ABCDE

24.ADE

25.ABCD

三、名词解释题

26.答:校风即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7.答:“教员”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我国对教师角色最为关注的一项。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

28.答: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9.答: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0.答: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四、简答题

31.答:(1)教育预见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32.答:(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3.答:(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

34.答: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积极的校风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觉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而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领导的作风。

35.答:(1)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宜于因材施教,可以满足那些对某些学科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的求知需要,发展他们的志趣和特长,为国家发现和培养特殊人才;(3)能活跃学校的学术气氛,使学生关心文化科学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风。

五、论述题

36.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下: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具体地说,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制。

第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展、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创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②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产生影响,但是科学技术并不能自动对教育产生影响。科学技术能否对教育产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因素是否能进入教育领域。科学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有两种形式:第一,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第二,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在:

①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

(3)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不断深化,这是一场信息革命。这场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样,这场革命也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关于教育的旧有观念。其表现在:

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②教育形式个别化;

③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37.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另一方的活动为条件。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把知识学到手,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要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和学之间积极配合,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虽然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两者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起着主导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是已知者,他肩负着社会的委托,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来培养和教育人,因此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及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都要由教师决定。可以说教师主导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思想方向和活动的进程,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地位是教学的客观必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