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知道的国家宝藏(全四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61/34129861/b_34129861.jpg)
《鹳(guàn)鱼石斧图》彩陶缸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586B/182543680080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1.jpg?sign=1739271605-DxtaCeAU8v6m2mX3ojaKsdrMrF1GT2lO-0-d6493c9ac6e31ec30b012d4d80c134cb)
国宝讲述者:陶可可
国宝的前世今生:成人瓮棺
国宝的开启密码:史前绘画
国宝的文化基因:仰韶(sháo)文化
陶可可同学的讲述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南临汝县还是一片原始森林,那里生活着几个氏族部落,每个部落都崇拜不同的动物,有的以白鹳为图腾,有的以鹰为图腾,有的以鱼为图腾,还有的以蛇为图腾。
白鹳部落的首领聪明强壮,带领部落成员获得很大丰收,引起了鱼部落首领的嫉恨。鱼部落想要抢夺白鹳部落的果实,白鹳部落不肯屈服,与鱼部落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鱼部落失败,跪地投降。
不过,白鹳部落的首领受了重伤,很快就死去了。部落成员非常难过,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把他的骨骼盛放在陶缸中,缸上绘有白鹳、石斧和鱼的图案,用来铭记他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胜利。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586B/182543680080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1.jpg?sign=1739271605-RIr6agWIhMyEEJu6wTUHzVNiGqEprsrc-0-de0d1f8de92393d8b47fa9fd39d8b4fc)
原始时代瓮棺葬遗址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二次葬的葬具,用来盛放死者的骨骼。二次葬是非常古老的葬俗,死者会被埋葬两次或两次以上。由于埋葬的大都是没有皮肉的骨骼,所以也叫“洗骨葬”。
彩陶缸上的图案分为两部分:右边是一柄石斧,代表权力,可能是白鹳部落的首领活着时用的武器;左边是一只鹳鸟,圆眼睛,长嘴巴,高昂着脖子,衔着一条鱼。鱼是小眼睛,鳍还低垂着,毫无挣扎反抗的样子,不像白鹳那样有精神。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白鹳部落的勇猛,原始人能有这种对比意识是非常先进的。
从远古开始,《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一直埋在地下,直到1979年,临汝县一个叫李建安的人改变了它的命运。当时,李建安偶然听说,有人在苹果地发现了红陶片,立刻赶过去,用20多分钟拼出了一个陶缸底。他很快确定,这是二次瓮棺葬的葬具。后来,经过扩大挖掘,《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出现在了太阳下。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考古和文物保护意识,彩陶缸被视为废品,李建安无处存放,总是遭受白眼,挨挤对,先后换了四个地方,才找到文化馆接收了彩陶缸。文化馆奖励给李建安5双线手套。后来,彩陶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接收,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这“废品”真的是国宝,而且,还是禁止出境展出的超级国宝。
《鹳鱼石斧图》是至今所发现的最大一幅原始时代彩陶画,为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珍品、中国画的雏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586B/182543680080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2.jpg?sign=1739271605-h8PhzjYu0lnDjnsgwYx5GiVToODfei2R-0-d8bfe29b314a37ea0ad0a412662d62b9)
我也是国宝
“木胎朱漆碗”就是我!看,我的身体是木头的,我长得像瓜棱,脂肪很厚,你摸摸就知道了!不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是不会让你摸我的,因为手的温度或湿度会影响我的寿命。要知道,我可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呢,这是我的骄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586B/182543680080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3.jpg?sign=1739271605-L3R5vz1Zo6W5XIGTfdxwuGm9mx4Y1ZqM-0-f190b15e6d314f16375bfa61b72f9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