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
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罗马
1599—1620年 145cm×195cm 布面油画

《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来源于《圣经·旧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的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曾以各种形式出现过,卡拉瓦乔选择了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场景,即朱迪斯正在实施斩首的时刻。左边的荷罗孚尼横躺在床榻上,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中计而亡,中间的朱迪斯手持利剑,动作轻柔却又不乏果断,右侧的年迈女仆则手拿布袋,随时准备将荷罗孚尼的头颅装进去带走。整幅画面构图平稳且具有真情实感,仿佛就是在观画者面前正在演出的剧幕一般,令人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每个人物的思想。据研究,画中的朱迪斯原型应该是卡拉瓦乔经常使用的模特——罗马名妓菲力迪·梅娜德罗妮,她还出现在了画家同时期的其他多幅作品中。被斩首的荷罗孚尼的形象则是画家本人的自画像,而这一幕场景中对于血液的描绘和斩首细节的观察,则来自于画家对之前比阿特丽丝·森西被公开处决的印象。

作品中的年迈女仆在画家笔下展现出了未经修饰、历经沧桑的形象。满面的皱纹和坚毅的眼神刻画了人物富有智慧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她是朱迪斯的坚强后盾和得力帮手。

实施斩首的主人公——朱迪斯,画家将其描绘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形象,她并非面无表情、冷静镇定,而是露出了她这个年纪会有的胆怯和愁思。紧锁的眉头和深陷的双目看起来思绪万千,令人无法猜透却又不禁反复揣摩。这样的朱迪斯不再是故事中遥远而神圣的模样,而是成为了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真实人物,这也正是卡拉瓦乔所追求的写实风格。

被斩首的荷罗孚尼从醉梦中惊醒,双目圆睁、面色狰狞,发出最后的呻吟,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时刻充满了愤怒、不解、无奈和不甘,除了牢牢盯住眼前杀害自己的人之外,别无他法。

卡拉瓦乔在这幅作品中安排了一个来自左侧的上顶光,将身着白衣的朱迪斯一下子就推到了主角的位置,而被斩首的荷罗孚尼则只有右侧手臂被完全照亮,凸显出他垂死挣扎、试图用手臂支撑身体的动作。忽明忽暗的面部和身体则与朱迪斯形成对比,刻画出一个凶狠残暴的敌军将领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