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8章 于阗
“你还记得那本手札上面说的事情吗,当时安期生说自己遇到了一条到处是美玉的河流,就欣喜的沿着河流奔走。但是这条河流像是和他开玩笑一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藏,像是一个喜欢捉迷藏的孩子。后来安期生问过当地人,这条河被称为漂移的河流。你知道克里雅河在维语意思吗,克里雅在维语中的意思就是飘忽不定或者神秘的姑娘。这样的话就能够印证当年安期生究竟是到达哪一条河流了,和田河没有这个意思。”我继续分析。
唐云馨问道:“那么这个于田真的能够追溯到那么久远吗?我听说沙漠中的很多国家都是昙花一现,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沙漠给吞噬了。”
我笑着说:“起码我知道的是,这个于阗国从东周期间就开始存在,然后历史上一直被书写着,只是名字不尽相同。一直到西汉之后,各个国家的名字才开始统一起来了。很多国家兼并或者被中原王朝征讨,改名消失的很多,这种状况这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对了你看过《还珠格格》吧,里面的麦尔丹。当时乾隆打败了大小和卓,把当时回疆改成了XJ,这个地方还是这个名字。”
“原来是这样,这个于阗的历史看来这的够长了!”唐云馨赞叹。
“说起来,于阗跟中原王朝联系也有很长时间,当时于阗还是属于洗浴三十六国之一。你应该知道张骞西域凿空的事情吧,这是咱们历史课本上学过的,当年张骞凿空的时候就曾经来过这里!”我给唐云馨补上这段知识。
于阗国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塞种人,也是属于白种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地滨于阗河,南有昆仑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经莎车(叶尔羌)、朅盘陀(塔什库尔安),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货罗(古代大夏)。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
论起来于阗正是建国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尉迟氏在此建立于阗国,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且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
其后,唐代曾就此地置毗沙都督府(公元七世纪左右)。宋以后仍为于阗国,元、明时犹朝贡。清初属回部,乾隆时纳入版图,民国改县。今人口约四十万,汉人不少,市区建设日趋现代化,但缺乏民族色彩。
现在于田这个样子是因为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掉辽国之后,耶律大石吸走建立乐西辽,西辽很快被回鹘所替代。回鹘因为拥有西辽的底子,基本上把XJ的所有的国家统一了。另外于阗在喀喇汗国的统治下,语言和人种加快了回鹘化,并皈依了伊斯兰教。慢慢地回鹘化在当时的于阗、策勒等小国家渗透,一直到公元十三世纪维维尔民族正式形成。
我说到这里想起点什么:“这个于阗国相当的会审时度势,而且每次都没有看走眼,每次都能够抱住一根最粗的大腿。汉朝强大时帮助汉朝攻打匈奴的盟友,唐朝强大时帮助唐朝攻打吐蕃。所以于阗国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一直没有被消灭,反而是西域南道诸国最为强大的。”
我然后说:“至于这个和田吗,在原先就是一个附属地,因为和田在清朝之后才正式有了和阗这个叫法,当时是因为清朝的官职中有和阗办事大臣的缘故。”
和田在汉至宋代均属于阗国地,西汉归西域都护府指挥,唐代则为安西四镇之一,并设毗沙都督府。元初属察合台汗国领地,后设宣慰使元帅府,改名五端城。清初由“于阗”改名“和阗”,并置和阗直隶州。后来废州改设“和阗县”。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和田县”,改革开放后拆设“HT市”,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吗?和田,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其实说起来,这里最早应该是早期的藏族人统治的地方,但是后来因为跨越昆仑山太麻烦,就被其他的民族统治了。”我吃完了盘子中的葡萄干。
唐云馨廖有兴趣的问我:“你刚才说尉迟氏建立的于阗国,那么说尉迟氏是一个少数民族姓氏了。”
我回答说:“也有关系,这个尉迟应该说是中国尉迟姓氏的源流之一吧。”
于阗国的国王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拔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拔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
之后,尉迟部一直跟随拓跋部称霸于北方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鲜卑拓跋氏终于建立了北魏政权,当上了中国北方皇帝,而尉迟部也就跟着身价百倍,成为北魏皇室中的世代贵族,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
唐云馨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原来中国从来没有纯血统的姓氏或者民族,都是各个民族交融来的。”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吧,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现在的汉民族恐怕也是这样来的。”历史也就是这么回事。
正在我和唐云馨聊天的时候,一个戴着维吾尔族小花帽的中年大叔走了过来。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XJ人,高高的鼻梁深眼睛。穿着一身很典型的维吾尔族的服装,但是看着气度还是不错的。
这个中年大叔走了过来,用很流利的汉语对我说:“小伙子看来对于田的历史相当的了解啊,就算是世居在此地的老于阗人都很难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见这个大叔伸出了手,我连忙站起来和他握手:“哪里,正好我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当初对西域三十六囯有过一些研究。”
这个维吾尔族中年大叔自我介绍:“我叫铁力瓦尔•萨格玛依,汉文名字叫做李正。我这是这个旅馆的老板!”
“萨格玛依,这可是当年最后一任于阗国国王的名字!您好,我是李冰阳,只是我的未婚妻唐云馨!”我直接把唐云馨提到了未婚妻的位置。
唐云馨红着脸也一起问候,这个维吾尔大叔说:“你还是叫我的汉族名字吧,可能维吾尔名字对于你们来说太长了点。”
我点了点头:“那好,李正大叔,您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
李正高兴的说:“我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所以才会感兴趣。也正是如你所说,我的名字里面的萨格玛依是当年于阗国最后一人过往的名字,我们是他的直系后裔,这是为了纪念祖先特地留下的姓氏。”
“对了,李先生你们是做什么的,竟然对历史这么了解!”李正好奇的问我们。
我回答说:“我一个历史考古工作者,对历史有一些研究。我们从BJ来,这次是来玩的。”
李正做了一个明白的手势,但是还继续问:“一般研究西域历史文化的人很少,这是一个冷门啊。像是你们这些大城市来的考古的一般只是对中原的研究多一些,还真是很少见你这么年轻的研究西域文化的。”
我解释说:“这件事情说起来话长了,李正大叔要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话,应该知道五年前的那次尼雅遗址的发掘工作吧?”
李正点了点头:“当然知道,当时还有几个人住在我的旅馆中。当年那次发掘在整个和田地区可是一件大事了,我还特地跑去看了。怎么了,当年发掘的时候你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