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晏殊
殊,字同叔,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屡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使,出知永兴军,徙河南,以疾归京师,留侍经筵。卒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有《珠玉词》,见《六十家词》刊本,又有晏端书刊本。
王灼云: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碧鸡漫志》)
刘攽云: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辞,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贡父诗话》)
《四库全书提要》云:殊赋性刚峻,而词语殊婉妙。(《珠玉词》提要)
先著云:子野雅淡处,便疑是后来姜尧章出蓝之功。(《词洁》)
冯煦云: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评笺】
杨慎云:“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
卓人月云: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词统》)
沈际飞云:“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草堂诗馀正集》)
王士禛云:或问诗词、词曲分界。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花草蒙拾》)
张宗□云: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词林纪事》)
《四库全书提要》云:集中《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爱其词语之工,故不嫌复用耶?考唐许浑集中:“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二句,亦前后两见,知古人原有此例矣。(《珠玉词》提要)
刘熙载云: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艺概》)
浣溪沙
一向[27]年光有限身,等闲[28]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29]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评笺】
先著云:情景相副,宛转关生,不求工而自合,宋初所以不可及也。(《词洁》)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30]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31]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32]初见面。重头[33]歌韵响琤琮,入破[34]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35]如今无一半。
【评笺】
刘攽云:重头、入破,管弦家语也。(《贡父诗话》)
张宗□云:东坡诗:“尊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词林纪事》)
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36],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评笺】
赵与旹云: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笑而悟。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宾退录》)
李攀龙云:春景春情,句句逼真,当压倒白玉楼矣。(《草堂诗馀隽》)
黄蓼园云:言近指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蓼园词选》)
踏莎行
祖席[37]离歌,长亭别宴,香尘[38]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评笺】
王世贞云:“斜阳只送平波远”,又:“春来依旧生芳草”,淡语之有致者也。(《艺苑卮言》)
踏莎行
小径红稀[39],芳郊绿遍[40],高台树色阴阴见[41]。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评笺】
沈谦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不若晏同叔“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更自神到。(《填词杂说》)
李调元云:晏殊《珠玉词》极流丽,而以翻用成语见长。如“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又:“东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等句是也。翻覆用之,各尽其致。(《雨村词话》)
沈际飞云: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草堂诗馀正集》)
张惠言云:此词亦有所兴;其欧公《蝶恋花》之流乎。(张惠言《词选》)
谭献云:刺词,高台树色阴阴见,正与斜阳相近。(《谭评词辨》)
黄蓼园云: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阍。“东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蓼园词选》)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42]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43]。谁把钿筝[44]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45]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评笺】
案此首一作冯延巳词,一作欧阳修词,未知孰是。
谭献云:金碧山水,一片空濛,此正周氏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又云:“满眼”句,感;“一霎”句,境;“浓睡”句,人;“惊残”句,情。(《谭评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