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年鉴2019—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海关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海关总署全力推进 H2018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关检融合信息化保障,保证了关检业务平稳、有序过渡;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审图实用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积极开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建设,扎实做好海关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全力做好关检融合信息化保障】

2017年6月,海关总署批准启动H2018工程建设。2018年4月,根据国家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将关检融合信息化保障工作统一纳入H2018工程建设,并作为工程建设的主线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

(一)关检融合项目

关检融合项目有力保障了关检融合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申报单证。2018年6月1 日取消通关单。2018年8月1日,按照“依法依规、去繁就简”的原则,对报关单、报检单进行优化,实现整合申报。二是统一风险研判。建设了新一代海关风险作业系统,融合关检风险规则,统一加载、统一研判。三是统一指令下达。整合关检查验表单和查验项目,实现查验指令的统一下达和自动派单。四是统一现场执法。完成货物、运输工具、监管场所、辐射探测、跨境、旅客、行邮、快件8个业务领域“查检合一”,建设了现场综合业务岗功能。五是统一作业系统。以大数据为核心,基于“大平台+微服务”,融合关检业务系统技术架构,建设了H2018新一代海关通关管理系统1.0版。

(二)智能审图实用化项目

智能审图实用化项目通过结合机器学习与专家经验构建计算机算法模型,自动识别海关非侵入查验设备(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X光集装箱检查设备、CT物品检查设备)扫描识别的敏感商品或违禁商品。经过双百日攻关、中期试点、全面推广3阶段,实现了智能审图的核心技术和实用成效双突破,在打击货物夹藏及查获枪支、枪支零部件、毒品、象牙等违禁品方面成果显著。智能审图是首个将海关监管业务与人工智能技术完美结合的项目,已成为中国海关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大数据应用项目

在加强数据治理方面,海关总署构建海关大数据资源池,生成主题库、特征库等高价值信息并提供数据服务,有力支持了风控中心、税管中心、情报挖掘、监督执纪、全景展示等应用。在数据资源池建设及治理方面,采集了涵盖业务执法、行政办公等领域的4900余张数据表、678.14亿条数据记录,数据总量达10.7TB;获取外部交换数据6.16亿条;采集非结构化数据70.7TB。在大数据平台与服务建设方面,实现三地(北京、上海、广州)两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平台)大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建设了11个主题库,生成四大知识库,开发488个业务指标,发布19项大数据应用服务;引入流计算技术、规则引擎技术及智能研判工具,有力支撑了风控中心、税管中心运行;建设并推广全国海关大数据通用分析平台(云擎)。

【扎实推进基础环境建设】

(一)应用业务系统建设

按照国务院要求,海关总署大力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充分利用“金关工程二期”建设的应用基础平台,大力推进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共享,将原来分散、独立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整合为6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系统”。2018年,海关总署组织开展全国海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大检查,并指导各海关单位做好相关整改工作;组织完成海关总署、直属海关两级系统整合清理和规范命名,完成46个署级应用项目、437个关级应用项目的下线工作;完善“互联网+海关”一体化平台,实现对外服务信息系统统一入口。

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海关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集中力量建设H2018工程,通过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关检业务融合、信息系统融合;二是重点推进海关“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2019年6月率先实现了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数据对接,首批接入海关进出口企业信息70余万条;三是推广应用“金关工程二期”业务系统,应用好“金关工程二期”建设成果。

(二)行业门户网站

2018年,海关总署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期间门户网站内容和服务的整合工作,以“集中展现、全面清晰、方便查找”为目标,快速融合,服务不断,及时上线了包括检验检疫职能信息内容的新海关网站。新海关网站以人性化服务特色为宗旨,从便于用户使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信息公开、在线办事、网上查询、互动交流等功能,力争满足用户信息获取和办事需求。

2019年,根据国家最新要求,围绕公众和企业迫切需求,结合海关实际,海关总署调整修订网站的栏目体系设计规则,加强网站内容资源建设,重构栏目框架,明确栏目框架体系,规范信息资源的内容组成、元数据标准及形式、更新频率、保障单位、保障方式等,建立健全“共同办站”机制,提升政府网站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坚持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构建可灵活扩展的网站架构,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智慧型海关网站。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是启动安全大数据治理项目,将安全数据纳入海关大数据治理框架。通过安全大数据治理一期项目建设,形成海关安全数据治理方案,梳理安全数据资源目录,初步完成安全数据入库,搭建了安全数据治理平台,建设了异常网络流量分析模型、僵尸网络行为特征检测模型和高级持续性攻击识别模型,提升了海关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安全大数据分析能力。

二是开展网络安全攻防专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海关网络安全攻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检验了全国海关网络安全监测发现、安全防护、应急处置工作水平,积累了网络攻防实战经验,提升了网络安全队伍实战能力,及时发现并整改海关网络安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排查化解海关网络安全领域重大风险。

三是为适应机构改革后的新情况,开展海关与原检验检疫网络互通及整合工作;实现了海关总署与原质检总局、各直属海关与原检验检疫直属局间网络及视频会议互通。在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海关网络延伸和设备重新入网,实现了机构改革后海关网络的整合。

四是开展海关管理网、运行网融合项目建设。在现有海关网络架构上实现了海关管理网、运行网融合,建设成为新一代海关业务网。两网融合建设,极大地简化了海关网络系统复杂度,使得跨网项目的IT硬件设备投入大幅缩减,从海关管理网、运行网各1套设备降低为单套设备,简化了跨网项目上线流程,有效解决了应用项目上线周期长、环节多、应用效率低、系统故障排查及日常运维难度大等问题。

(四)标准化建设

海关总署组织重构了《海关信息化标准体系》,印发了《海关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了海关信息技术标准化运行机制,提出了海关总署信息化标准化系统需求;发布了《海关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海关信息化术语》《海关信息系统机房建设规范》等信息化领域的行业标准。同时,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信息化标准的融合发展,成立了海关信息标准化创新实验室,开展了标准化建设研究。

【深化“互联网+海关”应用,切实做到利企便民】

积极推进“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建设。2018年年底,海关公布的服务事项均可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海关专用缴款书企业自主打印、保证保险联网核查等改革措施受到企业广泛好评,提升了海关行政效能和用户获得感。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海关政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2019年3月,率先开通国家政务平台海关旗舰店,并接入海关门户应用服务;2019年5月,完成移动应用服务接入、服务事项库梳理和发布、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数据汇聚、统一身份认证、运维保障体系等对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