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诗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选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创新、不足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我们在进行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探究之前,有必要对“生态”“生态学”和“生态文学”这几个概念进行必要的厘清,以确定生态文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相较于生态和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文学这一概念显得更为复杂。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文学创作,其命名仍然难有统一的标准。生态文学、环境文学、自然写作、绿色文学、环保文学、公害文学、非人类写作等名目繁多的称谓折射出文学研究者面对生态问题时的仓促与惶惑。这其中,生态文学、环境文学和自然写作是最为常见的命名并且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对于这些概念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定义:环境文学被认为是“以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为出发点,不仅揭露破坏污染环境的坏人坏事,环境观念淡薄的丑事蠢事,还大力讴歌为促进环保事业发展默默做出贡献的广大环保工作者,歌颂关心生态环境、热心环境的新人新事,新的道德风尚。同时抒写祖国壮丽的山河,描绘大自然和人与大自然美妙的关系,从而升华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环境伦理道德,也是它的一项重要使命”[21]。这个定义从内容角度界定了环境文学的主要特征,但若从哲学角度看,这个概念只是将环境视为人类生存的背景,还没有独立的主体地位。这种价值取向可能会导致人们在实践“人类必须要有环境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2]时往往偏向于后者,容易让人在保护环境与加快发展的抉择中为自己寻找一个隐秘的理由。

“自然写作”则强调对广泛自然的书写,众多描写自然的文学都可以被纳入此类。自然写作在突出自然意义的同时,也有其明显的局限:自然书写只是聚焦自然本身,而忽视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自然与人的关系等其他方面;同时自然书写概念一味强调自然在作品中的存在,而不注重自然本身之外的其他生态因素的构成。如果以此概念作为依据,包括余华的《自杀未遂者的讲述》、莫言的《酒国》等在内的大批作品将被逐出生态文学的行列。

有学者主张用生态文学的概念来界定此类文学创作:“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3]。与其他概念相比,生态文学无疑更为全面,它既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注重对造成生态问题的社会原因的思考,从人类与社会的角度切入其产生根源,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生态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将采用生态文学这一概念来描述这些反应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将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分别作为衡量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和最高价值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我们也应看到,绝对意义上吻合其定义的生态文学作品并不多,更多的作品则在表现生态环境问题之际还同时存在着其他的叙事话语、思想内涵。考虑到生态文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主张以一种较为宽容的视野来看待这类作品,认为生态文学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反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精神危机,力图在文学作品中进行科学或文化剖析,以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的作品。本书的生态文学是一种广义的生态文学,即只要体现了上述特质的作品都被纳入此范畴之内,也可称之为泛生态文学。

(二)研究方法

第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由于中国当代生态作家、作品众多,本书无法对所有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因而选择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生态书写的微观研究。例如在分析中国当代生态诗歌书写时,选择华海、侯良学和沈河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类似的个案研究还有分析中国生态散文时对于苇岸、张炜和韩少功三人的选择等。本书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时代特征和类型为线索,呈现出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演变脉络以及文化新质锻造的过程。例如本书以生态政治学、精神的救赎、想象的代偿三个方面对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话语实践进行宏观把握,就是在微观研究基础上所做的现象归纳和理论升华。

第二,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本书综合运用生态批评、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进行综合定位和观察,希望在一个多元的文化坐标体系中思考当代生态文学的生成与发展。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生态诗歌与西方生态经典的关系,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比较分析,勾勒不同文化语境的作家在生态场域内的异同、契合可能性与复杂性,首次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一些中国当代生态作家进行研究,不少观点和分析颇具新意。

第三,运用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构建对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勾勒、分析和评价。以作为第一手资料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为中心,尽可能地还原作品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分析生态文学中的文化要素,以大文学观视野看待当代生态文学现象,努力认识、把握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地域、文体、审美特点。

(三)创新与不足

本书抛弃了不少研究者所热衷的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进行生态学解读的视角,避免了这种分期研究所导致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甚至研究话语雷同的弊端。我们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进行现象的归类和表现方式的区分,并将作家作品置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关注生态文学对于现实问题的表现,以及生态灾害在作家作品中的呈现方式。针对以往的一些生态文学研究过于强调生态学理论的分析、生态思想的发掘,而导致生态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审美属性的忽视、削弱,本书在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整体分析和微观阐释中,十分注重生态文学作品中诗性色彩的表现,兼顾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富于差异性和立体感的文学审美中探讨作家的写作经验、思想构成与文化差异,努力还原生态文学的文学本位。本书还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对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小说与西方经典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异域生态文学之间交流、契合的具体途径和影响,客观呈现中国作家对西方生态文学作品的吸收、借鉴与扬弃,在不同文化互渗的状态中重返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生现场。

囿于本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书未能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所有作品纳入考察的范围,对于报告文学的分析较少,与西方经典生态作家、作品的比较分析也颇为有限。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本书在进行具体的阐释时无法避免对作家作品生态主题的分析,有时相关的陈述不免仍嫌稍长,对作品审美属性的分析还有待加强。同时,一些新近涌现出来的生态文本也亟须进行跟踪阅读和批评,国外学者的新观点、新方法也应该及时地吸收,以便建构更为合理而有效的生态文学研究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


[1] 张韧:《环境意识与环境文学》,《中国环境报》1987年1月17日。

[2] 李新宇:《论近几年文学中的人类危机感与自审意识》,《当代文坛》1989年第1期。

[3] 如王建中《生态建设的宏伟画卷,美好心灵的高亢赞歌——评李继伦的长篇报告文学〈禹王魂〉》,《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缪俊杰《生态文学:创作的一方新天地——读李青松〈遥远的虎啸〉》,《文化月刊》1998年第2期;等等。

[4] 张韧:《环境文学:绿色家园的失落与重建》,《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第222页。

[5] 张韧:《环境文学:绿色家园的失落与重建》,《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第222~223页。

[6] 张韧:《关于中国环境的文学反思》,《粤海风》1999年第2期。

[7] 何向阳:《肩上是风》,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第199页。

[8] 王云介:《乌热尔图的生态文学与生态关怀》,《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

[9] 王静:《自然与人:乌热尔图小说的生态冲突》,《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0] 李玫:《郭雪波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1期。

[11] 马明奎:《试论满都麦小说传统重建理路中的生态美学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2] 李晓锋:《从诗意启蒙到草原生态的人文关怀——当代蒙古族草原文化小说的嬗变轨迹》,《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3] 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 例如研究者对贾平凹《怀念狼》、姜戎《狼图腾》的热评等。

[15] 费秉勋,叶辉:《〈怀念狼〉怀念什么》,《小说评论》2001年第1期。

[16] 罗关德:《〈怀念狼〉情节的神秘数像——贾平凹意象小说探析之一》,《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17] 彭岚嘉:《与狼共舞的困惑与悖谬——解读〈猎原〉》,《当代文坛》2005年第3期。

[18] 赵薇:《生态批评视野里的〈狼图腾〉》,《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9] 周玉琳:《中国生态文学欢呼“狼来了”——〈狼图腾〉的生态思想》,《黑河月刊》2004年第6期。

[20] 这类研究主要有马晓华的单篇论文《自然与人的神性感应——满都麦与普里什文生态文学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闵永波的硕士学位论文《绿色的呼唤——中美生态散文概况及比较》(广西民族大学,2008)等。马晓华的论文对蒙古族作家满都麦和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他们的创作贯穿着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文化建构,草原的荒漠化是满都麦生态文学的主题之一,而自然与人的融合则是普里什文对自然的强烈关注,两位作家对于自然与人关系有着深入的思考,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和生态道德。这篇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了中俄两位生态作家的思想和作品主题,探讨了其生态创作的异同。闵永波的硕士学位论文借鉴生态批评的方法对中美生态散文进行比较研究。论文概括了中美两国生态散文的发展情况,认为美国的生态文学得风气之先,生态散文创作有许多代表性的作家和著作。而中国的生态散文发展较为迟缓,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作者重点比较了两国生态散文发展的思想资源、思想内涵以及重要作家作品,试图寻找两国生态散文发展的差异。另外王继燕的硕士学位论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梭罗的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通过考察梭罗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契合,试图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着重比较了梭罗的生态思想与中国儒道“天人合一”观念,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论述二者的相似之处,从中发现了它们尊重生命、平等对待万物,顺应自然规律,简化物欲以及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共同内涵。

[21] 张力军主编《愿地球无恙·前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第1页。

[22] 龙娟:《环境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页。

[2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