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机理研究
一 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机理的研究
亚当·斯S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俄林的要素禀赋等古典贸易理论奠定了产业转移的基础,刘易斯(W.Arthur Lewis)的“成本推动说”、弗农的“产品周期说”、邓宁的“区位因素说”与“产业梯度因素说”、小岛清(Kiyochi Kojima)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1]”以及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并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奈科斯丁和泽莫(Nakosteen & Zimmer)将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拉力和阻力。
1.基于产业与产品视角的产业转移动因
(1)雁行模式理论
赤松要(Akamatsu)提出的雁行模式是较早形成的产业转移理论,他以后起工业国发展为视角,通过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发展的统计研究,总结出产业发展遵循的三种模式:第一种基本模式认为某一产业的发展是按照从接受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到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第二种模式是从一般消费品到资本品或者是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第一模式演进,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第三种模式是某一产品的第一模式动态演化会在国与国之间传导,工业化的后来者会效仿工业化的先行者。雁行模式理论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2]。
小泽辉智(Ozawa,Castello)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增长阶段模型,该模式认为跨国公司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一开始就在国外投资生产,无需通过出口来开发东道国市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帮助东道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工业[3]。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弗农(R.Vernon)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时,标准化生产阶段最好转移到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该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从一种产品的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该理论将比较优势从国际贸易领域延伸到对外直接投资,是对早期产业和产品转移理论的系统描述和总结[4]。
(3)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小岛清将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他认为,转移的产业应该是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而对转入地来说却是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产业。该理论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形式,较好地说明东亚的雁行发展模式机理,适用于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的解释[5]。
(4)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主要研究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刘易斯的观点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并且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6]。
2.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产业转移动因
(1)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巴克利(Peter Buckley)和卡森(Mark Casson)提出,并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Rugman)加以发展。其内容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则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77年,英国邓宁(John 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又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进行进一步阐述。该理论提出了企业可能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三种优势。他在1988年发表文章,认为企业如果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就只能选择技术转让的形式参与国际经营活动;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出口贸易是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较好形式;如果企业同时拥有三种优势,则对外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较好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该理论体系涵盖了跨国公司各种经营活动,即货物贸易、无形资产的转让、对外直接投资[7]。
(3)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模式引致产业转移理论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标准化的推进,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垂直分工到产业内水平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所谓产品内分工,是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贸易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目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多层次性的特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也包括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另一特点则是传统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明显弱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和制造外包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安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优势,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产品内分工已成为当今全球主要分工形式,进而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加工贸易(Offshore Assembly)的产品内分工现象[8]。
(4)其他视角
Pennings和Sleuwaegen以比利时的大量企业和国际性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开放经济体系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资金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发生转移。公司规模和公司的创新速率对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产业转移具有阻碍作用。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要比小规模的公司更容易通过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营利性跨国公司更容易有产业转移行为。
3.基于梯度转移视角的产业转移动因
梯度转移理论来源于美国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梯度理论认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低梯度的地区传递下去。
威尔斯和赫希哲在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将产业转移理论扩展到区域经济学领域。认为产品创新属于高梯度产业区域,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发展,生产活动应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其意义在于高梯度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这种趋势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高梯度区域的产业发展到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时,技术变得易于掌握,从而生产步入了标准化,并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化成了劳动密集型。这类产品在高梯度地区的市场趋于饱和,同时该产业受低梯度区域低地价、低工资水平、低原材料价格和税收优惠的吸引,从而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
4.基于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动因
(1)“中心—外围”理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他从依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普雷维什认为,维持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运转的是国家间的分工。“中心”和“外围”的形成是因为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技术进步的“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外围”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跨国公司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但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9]。
阿明(SamirAmin)的“依附论”和汉斯·辛格(Hans Singer)的“贸易条件全面恶化论”等也是基于该理论的研究。
(2)小规模技术理论
威尔斯(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于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民族产品在海外生产的优势以及低价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势,这些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10]。威尔斯的理论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产业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3)其他视角
拉奥(Lall)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本地化优势理论是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11]。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效益,能够满足中低档次的消费需求;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自己的特定优势,进而实施产业转移。该理论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形成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而且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企业技术创新。这一理论从技术角度解释了经济落后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的动因。
二 国内产业转移动因与机理的研究
1.基于企业成本视角
卢根鑫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重合产业的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发达国家重合产业产品生产的绝对成本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成本,这样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和地区[12]。
马子红认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应着重考虑成本因素,并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3]。
杨国才认为东部地区将那些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可缓解东部地区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使一部分生产要素解放出来,转移到优势产业中,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14]。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东部地区在资源、环境双重压力下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将产业转向中西部地区。
2.基于区域梯度转移动因的视角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东部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既能够使东部地区腾出空间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能够使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升级,从而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戴宏伟认为产业梯度是各类经济梯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他对产业梯度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产业梯度是因为国家或地区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技术差距、产业分工不同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15]。
陈建军、魏后凯、李国平、杨开忠等从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制度层面等方面拓展了广义梯度转移理论。
周江洪、陈翥认为产业转移的过程是高梯度地区的推力、阻力以及低梯度地区的拉力多种作用力交互影响的结果。企业赢利空间区位决策、产业及区域生命周期演化规律以及政府经济政策调控导向是促进区际产业转移力形成的重要因素[16]。
刘友金、吕政提出了产业转移梯度陷阱的观点。认为梯度转移理论要有效发挥作用是有其自身适应性条件的,如劳动力不能跨区域自由流动、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发达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等。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就会出现障碍,存在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