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疾病预防与调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 产后恶露不净

产后恶露超过3周时间仍淋漓不断,其量有多有少,称为恶露不净,或称恶露不绝、恶露不止。迁延日久,常可引发其他病变而影响产妇健康。

病 因

产后恶露不净是因产妇体质虚弱,正气不足,产时失血耗气,正气愈虚;或因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以至于冲任不固,不能摄血,而致恶露不净;或因产妇平素阴虚,加之产时失血,阴液更亏,营阴耗损,而致阴虚内热;或感受热邪,肝郁化热,引起的热扰冲任,迫血下行,恶露不止;或因产后脉络空虚,寒邪趁虚而入,与血相搏,瘀血内阻,冲任失畅,血不归经,以致恶露淋漓,日久不止。

症 状

本病可以分为3种类型,症状如下:

(1)气虚 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质清稀,无臭味。精神疲怠,四肢无力,小腹空坠。舌淡红,脉缓弱。

(2)血热 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稠黏,有臭味。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3)血瘀 恶露淋漓,涩滞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脉弦涩。

预 防

(1)分娩后应绝对卧床休息。

(2)应注意阴道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部。使用柔软消毒卫生纸,勤换月经垫和内裤,降低邪毒侵入机会。

(3)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绪激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恶露减少,身体趋向恢复时,可鼓励产妇适当起床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及胞宫余浊的排出。

(6)产后50天内禁止房事。

(7)加强营养,饮食应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调 养

中药方剂

◎ 产后恶露净方

【材料】 黄芪30克,乌贼骨30克,益母草30克,桑寄生3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茜草炭15克,侧柏炭15克,血余炭15克,炒蒲黄15克,枳壳10克,三七粉(吞服)3克,甘草5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益气补肾,活血止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育阴降火汤

【材料】 生地黄30克,玄参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天花粉10克,炒当归10克,荆芥炭10克,炒黄芩6克,甘草3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育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宣瘀固胞方

【材料】 滇三七(研末,冲服)3克,荆芥炭3克,甘草3克,贯众24克,益母草15克,乌贼骨15克,川续断15克,延胡索9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宣瘀固胞,和血止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瘀血恶露方

【材料】 当归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阿胶(烊化服)10克,熟地黄12克,黑豆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益母草16克,生甘草4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行血化瘀,养血扶正。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生化去露汤

【材料】 当归15克,川芎9克,桃仁10克,炮姜3克,益母草15克,红花9克,牡丹皮9克,熟地黄9克,艾叶6克,蒲黄9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温服。7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功效】 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适用于血瘀恶露不净。

◎ 桂枝茯苓汤

【材料】 桂枝20克,茯苓、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桃仁6克,白蜜15克。

【制法】 前5味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调入白蜜。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温服。7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功效】 活血行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参芪归枣膏

【材料】 党参50克,北黄芪100克,当归30克,大枣20枚,红糖100克。

【制法】 将前4味药用水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放入红糖,浓缩收膏。

【用法】 每次20毫升,饮服,每日2次。

【功效】 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气血两虚型恶露不净。

◎ 益气固护汤

【材料】 黄芪15克,党参15克,鹿衔草15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升麻3克,阿胶珠10克,川续断10克,远志6克,炙甘草6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益气养血,固守胞络。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健脾养血汤

【材料】 桑寄生30克,党参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黄芪30克,何首乌30克,川续断24克,白术18克,阿胶(烊化)15克,血余炭9克,炮姜9克,艾炭9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健脾养血,凉血益阴固摄。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药茶

◎ 川芎红花茶

【材料】 川芎10克,红花1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川芎、当归洗净,煎煮45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红糖调匀,即可服用。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山楂红糖茶

【材料】 山楂50克,红糖25克。

【制法】 先将山楂洗净,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入红糖调味。

【用法】 每日温服1剂,连服5~7日。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仙鹤益母茶

【材料】 仙鹤草30克,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 每日2~3次,温服。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黄芩茅根茶

【材料】 黄芩10克,白茅根15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黄芩、白茅根洗净煎煮45分钟,去渣取汁。调入适量红糖,即可服用。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清热解毒,行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赤豆冬瓜皮茶

【材料】 赤小豆20克,冬瓜皮10克。

【制法】 将赤小豆、冬瓜皮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

【用法】 代茶频饮,连服5日。

【功效】 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药粥

◎ 苎麻粥

【材料】 粳米100克,新鲜苎麻根100克,大枣10枚。

【制法】 将苎麻根煎水,去渣取汁,入粳米、大枣煮粥。

【用法】 每日2次,随餐食。

【功效】 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参术芪米粥

【材料】 党参9克,白术18克,黄芪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党参、白术、黄芪用水煎3次,去渣取汁,将3次药汁合并,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入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 每日1剂,温热服食。

【功效】 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参芪胶艾粥

【材料】 黄芪15克,党参15克,鹿角胶6~9克,艾叶6~9克,升麻3克,当归10克,白糖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将党参、黄芪、艾叶、升麻、当归放入砂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粳米、鹿角胶、白糖煮成粥。

【用法】 每日1剂,上、下午温热食。

【功效】 补气摄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板栗粥

【材料】 黄芪20克,板栗5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制法】 将黄芪洗净,用纱布包扎好。大枣、板栗洗净,和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熬制约45分钟,至粥成,去除药袋,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 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生化粥

【材料】 当归10克,桃仁10克,川芎6克,黑姜10克,甘草3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先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为粥,调入红糖即可。

【用法】 每日1~2剂,温热服。

【功效】 活血散寒,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苦瓜粥

【材料】 苦瓜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苦瓜洗净切片,和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再用中火熬制约40分钟。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药酒

◎ 归花酒

【材料】 当归50克,红花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当归切片,与红花一同放入容器中,加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 每次取15~20毫升,日服2~3次。

【功效】 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血。适用于产后瘀血作痛、恶露不净。

◎ 归芍姜桂酒

【材料】 当归60克,赤芍60克,生姜90克,肉桂心90克,黄酒2000毫升。

【制法】 将前4药捣成粗末,放入酒坛内,加入黄酒,放在文火上加热至微沸,片刻,取下加盖,放阴凉处密封浸泡3~5天,过滤去渣,澄清装瓶即可饮用。

【用法】 口服,每次50~10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 活血调中。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禁忌】 忌食生葱。

◎ 地黄姜汁酒

【材料】 生地黄汁100毫升,生姜汁10毫升,白酒200毫升。

【制法】 上药先煎地黄汁三五沸,然后入生姜汁,并加入白酒再煎一二沸。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5~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 活血调中。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地黄元胡酒

【材料】 生地黄50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黄酒3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药捣碎,用黄酒煎至一半,去渣备用。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清热凉血,理气散瘀止痛。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延胡索酒

【材料】 延胡索适量,黄酒适量。

【制法】 延胡索捣碎研末。

【用法】 温饮,每次取黄酒适量烫热,冲服药末5克,每日2次。

【功效】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净。

◎ 山楂酒

【材料】 山楂250克,龙眼肉250克,红糖30克,大枣30克,米酒1000毫升。

【制法】 将前2味药捣碎,与红糖、大枣一同放入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0~15天后,滤去药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15毫升,每日2次。

【功效】 健脾消食,活血散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净。

保健菜肴

◎ 三七藕汁羹

【材料】 三七粉5克,鸡蛋2枚,鲜藕汁50毫升,陈年老酒50毫升。

【制法】 将鸡蛋壳洗净,打入碗中,倒入陈年老酒、鲜藕汁及三七粉,一同打散成浆。放蒸笼上,旺火蒸熟即可。

【用法】 吃蛋羹,每日1~2次。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经止血,行气止痛。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旱莲茅根炖肉

【材料】 墨旱莲30克,白茅根3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 将墨旱莲、白茅根洗净,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猪瘦肉,用水3碗,煎至1碗,放适量调味品即可。

【用法】 分3次食,连服6日。

【功效】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归芪红糖蛋

【材料】 当归15克,黄芪30克,红糖30克,鸡蛋2枚。

【制法】 将鸡蛋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置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加红糖,改文火煮20分钟,将鸡蛋壳敲碎,使药液进入蛋内,再文火煨40分钟即可。

【用法】 饮汤食鸡蛋。

【功效】 益气补血,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人参蒸乌鸡

【材料】 人参10克,乌骨鸡1只,食盐适量。

【制法】 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人参浸软切片,装入鸡腹中,鸡放入砂锅内,加食盐,隔水炖煮至鸡烂熟。

【用法】 食肉饮汤,每日3~5次。

【功效】 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 苏木煲鸭蛋

【材料】 苏木12克,青壳鸭蛋2枚。

【制法】 先将鸭蛋洗净,连壳煮熟,去壳,放入砂锅内,再加入苏木同煮,约煮30分钟即可。

【用法】 饮汤,吃蛋,连服5日。

【功效】 活血祛瘀。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荠菜马苋汤

【材料】 荠菜花(或荠菜)60克,马齿苋6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前2味药加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调味。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产后恶露不净。

◎ 五味益母草蛋

【材料】 当归15克,川芎12克,炮姜3克,三七粉5克,益母草30克,鸡蛋2枚,料酒、食盐、葱各适量。

【制法】 将前5味药全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加清水,旺火煎煮20分钟。将带壳鸡蛋加入同煮;蛋熟后剥壳,将鸡蛋和壳均留在药液中,加食盐、料酒、葱,改文火,再煮20分钟即可。

【用法】 喝汤,吃蛋,每日1剂,分2~3次服完。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血瘀型产后恶露不净。

◎ 益母草红糖蛋

【材料】 益母草30克,鸡蛋2枚,红糖50克。

【制法】 将益母草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旺火煎煮20分钟,打入鸡蛋。加红糖,改文火煨40分钟。

【用法】 吃蛋,饮汤,每日1~2剂。

【功效】 活血化瘀,养血补气。适用于瘀血内阻及气血虚弱引起的产后恶露不净。

◎ 芪归益母鸡

【材料】 炙黄芪30克,当归30克,大枣30克,益母草30克,仔母鸡1只,黄酒100毫升,食盐适量,生姜适量。

【制法】 先将黄芪、当归、大枣、益母草洗净,放进纱布袋内,扎紧口。将仔母鸡去毛和内脏后洗净,置沸水中烫2分钟,捞起切块。再将药袋放入大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旺火煮20分钟,加入鸡块,继续用旺火煮20分钟,掠去浮沫。加黄酒、食盐和生姜,改文火再炖40分钟,起锅后拣去药袋即成。

【用法】 每日3次,佐餐饮汤,食鸡肉。

【功效】 益气补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恶露不净。

◎ 六味鸡汤面

【材料】 炙黄芪20克,党参60克,大枣60克,益母草60克,当归身15克,淮山药15克,母鸡1只,黄酒25毫升,面条250克,生姜末适量,食盐适量。

【制法】 将前6味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母鸡去毛和内脏,洗净,置沸水中烫2分钟,捞出切块。将药袋置大砂锅中,加水,旺火煮沸,加鸡块,再用旺火煮10分钟。掠去浮沫,加黄酒、生姜末、食盐,改用文火再炖40分钟,去药袋,捞出鸡块,置盆中。用鸡块、药汤煮面条。

【用法】 吃鸡块和面条,饮汤。

【功效】 补气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产后恶露不净。

熏洗法

◎ 法1

【组方】 桂枝30克,川椒30克,麻黄30克。

【用法】 将上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双足心,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

◎ 法2

【组方】 益母草30克,蒲黄15克。

【用法】 将上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双足心,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

按摩法

◎ 法1

【操作方法】 用手在子宫位置,顺时针进行环状摩擦。

◎ 法2

【操作方法】 将手置于肚脐周围,进行顺时针环状摩擦。

◎ 法3

【操作方法】 ①食指、中指交叠,按揉足三里穴10~20次。②用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0~20次。③用拇指按揉地机穴10~20次。

img

腹带法

【用法】 在腹壁上放棉花4~5层,用软布围而缠之,外面略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