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必思维,看脚下(一)
题目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让这篇文章在格式上趋于完整。到底会谈些什么呢?暂且连自己都不确信。
近来的生活状态有些困顿,源于一种近乎“教条”的“年龄增长至某一阶段就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人生意义”。意义具现,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婚姻,家庭,以及仕途的具体量化。至于标准,是成功学,是同龄人的存在,以及广大身边人的“我觉得”,而完全剔除了时代的变迁和“我的自知”。
我毫无逻辑可言,更勿论半点的哲学思维,我试图将这些问题以某种方式拆解、归纳、验证,真是异想天开。于是自认为这些令我纠结、愤懑的东西,应该一股脑的填充成对身边人的愤怒、咆哮、苛责,辅以高声、厉色、瞪眼等诸多手段加以宣泄,事实上确实一直在这么做的,效果“奇好”,换来更多的小心翼翼的关心,或是并不克制的讥讽……如浪潮翻涌,一浪高过一浪,反复无休。
偶尔沉得下来,倒又扪心自问一句“为何对身边人总不能有一个好脸色,多一点耐心,再多几句心平气和的话。”
于是,每日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照镜子,提眉、嘟嘴、眨眼、深呼吸,镜子里表情变换,最后停滞在那副愤怒的样子上,顿觉“真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叩心而问,“因何能够堂而皇之的做出这样的表情,面对的竟还是最为亲近的家人?”喉咙蠕动,试图吞下这口怨气,如鲠在喉,随之胃都堵的难受。我开始怀疑“家人”在我认知里到底是怎样的角色?似乎是漫长的思索才恍惚过来,家人是我的“父母”。这种“清醒的认知”莫名像一把刀,刺入胸膛后又剧烈的搅碎了我整个五脏六腑。我对我的家人,我的父母,竟然表现的如此拙劣和可悲!?我不敢再想下去,仿若再多想一点就会从心底窜出一头恶魔,它将毫无怜悯的吞噬我,抹杀我。
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们基于对我的爱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而我理所应当要以最大的本事回报这一切……这就是他们为人父母的“非如此不可”,而我身为人子遵从几千年宣导的“非如此不可”的孝道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
但真是如此么?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莫不就只是这种“非如此不可”的简单归纳?就因为“非如此不可”,所有基于不同认知的观点就成了“不听话”。为人父母就可以“不谦虚”,就可以冠以“父母之名”横加指责、否定,甚至自以为是的安排下子女的人生?
当然这仅限于我自己的“片面”,但不可否认,至少我们的父母在“为人父母”这一点上从来都不晓得谦虚。
家是港湾,是温暖,但在这种设定的背后,家庭亦不会少给予半分伤害。我们总说“原生家庭”,我并不能确切的表达这个名词的定义,但我亦难以否认这个词语存在的那些“非如此不可”带来的伤害,无论父母、子女,却都不曾真正清晰的认识这些伤害,但它切实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有句话说“有的人不曾有过童年,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再次盯着镜中的自己,辅以双手揉捏出应该的温柔,带上厚重的刻着“言念君子”的戒指,试图凭此挽下心中的一缕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