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区块链技术体系蕴涵着深刻思想

本书由长期从事区块链(Blockchain)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主张“区块链是数字社会信任底座的基础技术体系”,其价值是与已有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共同创造信任社会基础设施的“信用超导”。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综合技术体系,这个综合技术体系的背景中蕴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实质,并触及人类社会性、经济性互动交往的最基础本质和维度——信息、信任和信用。如本书所述,在这样一个三维度张开的空间里,人们因交换信息而获得信任,因获得信任而彼此协同,因彼此协同而传递信用。本书探讨了作为人类交互协作行为的最终价值承载的“信用”及其传递,凸显了其核心的意义。

王春晖教授基于多年对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战略层面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信用超导体”这一崭新的理念,进而提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创造“数字信任”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技术上融合各类传统互联网技术体系,构建了数据确权、数据共享、数据资产等基础性平台,升级已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上推动传统经济体系中数字化应用和网络经济体系中的数字化设施,从信息共享模式向信用共享模式升级,最终形成广域社会互联互通的“信用超导体”。

本书前瞻性地指出了行业“信用超导体”的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以及“信用超导体”中“数字凭证”“共享征信”“见证征信”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王春晖教授提出,区块链技术体系的巨大潜力在于一方面促进商业组织形式从“公司制”向“公约制”发展,最终引发商业文明的第三次变革,另一方面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数字化社会治理范式。

本书通过对构建“信息超导”“信任超导”“信用超导”三位一体的可信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分析,阐述了区块链技术体系在各类行业和场景的具体落地应用,提出了“信用超导体”理念在各行业各场景的统一贯彻思路,及其从众多“行业”的、众多“局域”的初始协同演化,最终走向广域“信用社会”这一宏伟蓝图。

在中国倡导数字经济,并以数字经济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本书揭示的区块链技术体系中的深刻思想内涵将为这一伟大进程提供一份澎湃的动力和能量。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