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旅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跨海平辽东

历史波澜起伏,时代风云变幻,并常常遭际不寻常的拐点。继汉唐之后,旅顺迎来又一个黄金时代——大明帝国诞生了。它赋予了旅顺更加重大的使命。

自1368年始至1644年终,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1365年,朱元璋在取得北伐中原的全面胜利后,全国局势已尽在掌握。1368年,在一片凯歌声里,改元洪武,朱明王朝正式建立了起来。这时,北元王朝的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携二十多万残元势力败退辽东,并盘踞在此,牢牢控制着包括旅顺在内的辽南地区,不断聚集旧部以图东山再起,妄图推翻刚刚建立的朱明政权,恢复他们的统治地位。朱元璋虽然已开国建基,登上了皇位,但北元王朝的旧势力踞守辽东,依托辽西走廊与明对峙,依然能够对中原形成巨大威胁,这不免令人寝食难安。为了彻底消除这个心腹大患,朱元璋一面从陆路进入东北,对北元军队施加军事压力,一面派大将马云、叶旺从山东登州出海,跨海登陆旅顺,将旅顺作为向辽东大地推进的根据地和支撑点。马云、叶旺率十万大军在旅顺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后,一路所向披靡地攻克了辽阳、沈阳等重镇,并做出回师辽西走廊的姿态。此时,辽西走廊的元军已成惊弓之鸟,斗志已衰,无心恋战。还没见到明军的影子,就不战自溃,纷纷投降,最终归顺了明王朝。

这是朱元璋“跨海登陆”策略的成功,否则,仅从陆路攻打辽西走廊,难以实现顺利北上,收复辽东的战略目的。而具体指挥战争的马云、叶旺,不仅名声远播辽东大地,也把自己的名字和丰功伟绩刻在了旅顺历史的丰碑上。

朱元璋和历代皇帝一样,都有好大喜功的一面。在建城筑墙方面,朱元璋则比其他皇帝更甚。他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每攻下一座城池关隘,都会下令修复遭战争破坏的建筑。而当他立国称帝之后,这种嗜好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明朝以来所建城池,工程规模之大,用料数量之多,历经岁月之长,堪称中国历朝历代之首。至今为世人瞩目的南京、北京和万里长城,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为了迎合朱元璋的心理,马云和叶旺登陆旅顺以后,把筑城扩军作为第一要务。先是大兴土木,将金州旧古城重新修整。他们不但修复了在战争中损毁的旧城墙,还进行了一番拓建,使金州城内外焕然一新。紧接着,他们在旅顺砍伐了大量树木,修建起一座木栅新城,取名北城,作为长久驻兵屯粮之用,接纳海运过来的粮食和各种军需物资。

在巩固辽南和统一东北的战争中,旅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元末清初,因连年征战,辽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民生困难,无法解决驻军的庞大需求,尤其是大批军粮,要靠山东以及江浙闽地区输入。因此,旅顺不仅是海上运粮航道的咽喉,而且成了全部军需物质的集散地。从洪武五年至十三年,即公元1372年至1380年,是明朝为满足战争需要而进行的大规模海运的高峰期,每年抵达旅顺港的粮食有七八十万石之多。到达旅顺的漕运船队,主要有两支,一支由靖海侯吴祯统领,从山东登州起运。一支由航海侯张赫统领,从江浙闽起运。这两支航队各自拥有漕运船上百艘,每次起航都有数万人力参与其中,可谓声势浩大。当他们通过渤海海峡时,船队首尾相连,桅杆林立,旌旗飘扬。驶入老铁山水道时,锣鼓齐鸣,鞭炮喧天,以敬海神。

漕运而来的粮食和各种军械、布匹、衣物等,从旅顺港卸货上岸后,会全部放进北城,再陆续发往辽东各地。同时,他们又在金州城、复州城、盖州、海城等地设有粮仓,全面保障整个辽东战场的需要。

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为了尽快实现辽东军粮自给,减轻远途漕运压力,节省国家军费开支,马云和叶旺在辽东实行了屯田政策,要求驻守部队在完成作战防御任务的同时,自己垦田种粮,尽快实现自给自足。这一举措很快就见到了成效,经过两年的努力,辽东地区基本实现了军粮自给,从而大大缓解了从中原调拨粮食的海运之劳。边粮的大规模海运停止了,但是史料显示,棉布、冬衣、军饷、小额军粮等物资的运输仍在继续。永乐四年,即1406年3月,又有海船十八艘自山东登州而来,上面装满了从登州、莱州、青州等地汇集而来的布匹、花纱锭和部分军粮。

马云和叶旺来到旅顺以后,一共镇守了十七年,因此也就开发建设了十七年。他们二人不但克勤克俭,尽忠为国,而且也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开创了旅顺、金州乃至整个辽东兴旺安定的大好局面。天酬功臣,嘉靖初年,为表彰马云、叶旺的功德,朝廷为他们立祠。《明史》赞其为“翦苛棘,立军府,抚辑军民,垦田万余顷,遂为永制”。

虽然马云、叶旺镇守旅顺、戍边创业的岁月已经远去,但明朝历史的记载永存。直到现在,旅顺的方志还清晰地记录着他们的丰功伟绩,世世代代的旅顺人还铭记着他们不朽的英名。旅顺名声,也因之而沸腾地成长。

马云和叶旺身后,朝廷委派徐刚镇守辽南。永乐十年,即公元1412年,徐刚出任金州卫指挥使,他也将军事基地和防御重点放在了旅顺。为使囤积军需物资的城池稳固耐用,牢不可破,徐刚又效法祖宗做法,继续在旅顺建城。

他先是把拥围北城的木栅推倒,重新用石砖砌筑。扩改建后的北城增高长胖了,城周长一里二百八十步,城池深一丈二尺,宽两丈,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新城设有南北两个门,北门称威武,南门称靖海。徐刚觉得新建的北城虽然比原来的木栅城好了许多,但仍不足以壮其威,足其用,还应与北城相对再建一座南城,这样才更有利于旅顺城安天下,定乾坤。于是,在离北城二百米远的地方,徐刚又下令修筑了一座比北城规模稍大的南城。南城周长一里三百步,池深一丈二尺,宽二丈五尺,同样设南北城门,北门为仁和,南门为通津。有了南城之后,两座城的功用就开始有所区分,各有其重。北城为旅顺军事指挥机构所在,主要用于屯兵。南城是海运机构所在地,主要用于储备各种物资。从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以及江浙闽海运到旅顺的所有军需物资,全部储藏于南城。徐刚是一个全局在胸的军事统领,为了使辽东地区驻军能及时安全地获得军需补给,他又指挥在南北城外单独修建隶属金州、复州、盖州的四十多间库房,从旅顺南城分拨给各地的物资,直接输送到各自库房,大大便利了各驻地所需。

依海而立南北两座城的兴建,一下形成了旅顺城中有城,城外套城,层层设防的战略格局。

并且,由于战事频仍,军事物资需求巨大。旅顺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的畅通与扩大,旅顺军需保障机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为辽东地区战争源源不断提供了战略支持,并使明朝政权得以巩固。可以说,南北城为维护和支撑辽东地区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不论从外在审视,还是由内在检索,旅顺的功能更加齐全,内涵更加丰富,实至名归地走向了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南北城的存在,也极大推动了旅顺与山东之间海运贸易的快速发展。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元1558年6月,金州卫和登州卫两地都向朝廷奏报,“近来,金州、登州、莱州等地南北两岸间,鱼贩往来益增,数以千计。现有的官吏不能胜任管理,应增加管理人员,放宽贸易政策,促进经济繁荣”。总督蓟辽侍郎也为此向朝廷上奏,“莫若因其事而利导之,明开海禁,使山东之粟以方舟而下辽东”。

嘉靖四十一年,即公元1562年11月,督视辽东军情侍郎葛缙又向朝廷建议,鉴于目前海上贸易已成盛势,请开山东登州至旅顺、金州商民贸易之禁。由此可见明代旅顺与山东以及中原之间海运贸易的繁荣。

遗憾的是,由于明清两朝旅顺这里战乱不断,包括牧羊城在内的古城几经兴废,已损毁严重,即使是石砖砌成的南北城也未能幸免。但是,南北城的功绩并没有被岁月带走,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依稀可辨的遗址上留下了无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