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发掘残疾人的潜能
背景:躲过了天灾,却摊上了人祸
我叫李和平,是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侯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在2008年以前,我和其他人一样,靠着自己的力气在村里打工吃饭。家里有父母、老婆和两个上小学的女儿,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然而,2008年虽然震惊全国的大地震没给我们家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我依然没有逃过命运的捉弄。记得那天我正在家里喂鸡,一个哥们儿突然来到家里问我有没有工夫跟他去趟山上拉点材料。我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便跳上他的卡车一起出发了。
当我们装满材料下山时,卡车突然失去了控制,快速向山下冲去,而我因为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一下子被甩到车下,一个车轮还从我的后背碾压过去,当时我就失去了知觉。当我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了病床上,医生告诉我,我的脊髓受到了损伤,导致下肢残障,以后再也不能走路了。打击来的太突然,我实在无法接受。然而,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我在出院不久,老婆也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娘家,唯一留下的只有一份离婚协议书。当时,我的心情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想死。
之后的日子,我每天都是躺在床上,不言不语,每当有人跟我说话,我总是以手遮面,觉得自己实在没脸见人。年过花甲的父母每每看到我的样子,总是唉声叹气,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导我。而我,在看到他们的愁容时,心里更是像针扎一样,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个废物,是父母的累赘,活着就是浪费粮食。于是,就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尝试着用菜刀、农药等结束生命,但是每次都被阎王爷拒之门外。
实践描述:不速之客带来的希望
大概是我受伤后的第二年,那天村长带着几个陌生人来到我家,他们说自己是残联的人来调查情况的。想让我说说自己是怎么受伤的,需要什么帮助,当时我很紧张,也很害怕,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让他们赶紧走。但是,因为人是村长带来的,也不敢随便发火。所以,我就采取了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的对策,无论他们问我什么,我都一言不发。而且,当时的我处于极度的自卑之中,害怕见到任何一个陌生人,所以在他们走进家门那一刻起,我便一直用手捂着脸,不让他们见到我狼狈的样子。
在询问了几个问题没有得到我的回应后,那几个人便离开了。当时,我心想,这肯定又是哪个干部假模假式下来走访装样子呢。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那几个人又来了。而且这回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诸如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他们当中一个姓吕的告诉我,我们是来调查情况,希望为你提供一些帮助的。虽然这次我没有用手捂住脸,但是对于他们的问题,我依然采取了闭口不答。直到那个姓吕的问我,想不想见女儿,当时我的心猛然漏跳了一拍。试问,作为父母有谁不想见自己的孩子,何况我已经一年半没有见到两个女儿了。看到我的反应,吕先生便说,我会想办法让你见到孩子的。
果然,几天以后,吕先生真的带着我的大女儿来了。当时,我心里的激动,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形容。看着长高了的女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半天才说了一句话:吃饭了吗?…… 和我的激动不同,女儿见到我,并没有什么反应,估计是看到我像乱草一样的头发和胡子有些害怕。在女儿走后,吕先生跟我说,他们下次还来,但是不想看到我现在的样子。
通过几次的接触,加上见到女儿的喜悦,对于吕先生一行人,我也渐渐接受了。因此,当他们再次询问我的病情时,便如实地进行了回答。见到我的配合,吕先生很高兴,为了鼓励我重新振作起来,他通过手机让我看了很多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比如失去双手双脚的尼克的事迹,还有我们当地的几位下肢瘫痪的人自主创业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渐渐地觉得,自己虽然不能走了,但是双手还在,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是,我便跟吕先生说,我想走出去。于是,他们便为我找来了城里的专业康复师,为我做康复,教我如何在轮椅和床之间挪动,以及如何在轮椅上做减压运动。为了让我的康复有效果,吕先生还专门找了乡里残联的人来每天监督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可以驱动轮椅出门了。为了让我的行动更加方便,吕先生和当地残联给我的家里做了无障碍改造,让我出入自由。
在生活上可以自理之后,吕先生问我,想做点什么。因为没怎么上过学,我也不会什么技术,只有受伤以前养过鸡鸭等家禽。于是,我就想再养养鸡和鸭子。
因为每天要给鸡鸭割青草,我就自己自制了一把长把镰刀,这样在割草的时候就不用弯腰了。每当我在轮椅后面拉着一大捆青草回来的时候,都会引来乡亲们的侧目。起初,大家还觉得有些心酸,都会用同情的目光和语言来安慰我,每当这时,我都会送上自己灿烂的微笑。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也就不新鲜了,甚至有时候还有人打趣说:今天的草有点少啊之类的话。
现在,靠养鸡养鸭,我每个月都会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加上家里原有的七八亩药田,家里的日子也宽松了很多。
当我彻底摆脱受伤的阴影后,一次和吕先生聊天才知道,他们之所以这么帮助我,除了残联本身的责任以外,主要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叫作嘉道理的社区康复项目,就是专门帮助农村的残疾人脱贫脱困的。说实话,我非常感谢这个项目的每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们,估计现在的我还是一副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样子。
在生活上,由于父母都已经年过古稀,所以我还承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活,比如做饭,洗衣之类的。去年,老父亲因病卧床,除了喂鸡喂鸭,我还要照顾老父亲,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他的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挑这挑那。有时候,我也会很烦躁。不过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在刚受伤时候的脾气,比现在的父亲坏多了,当时父母是不是也非常苦恼和无奈呢?于是,我便更加精心地伺候父亲,直到他半年前离世,留下我和母亲相依为命。
变化:从蓬头垢面到意气风发
刚受伤时,我就像一个乞丐,蓬头垢面地缩在床上,不肯见任何人。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去死,去解脱。但是,在嘉道理项目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不仅在面貌上焕然一新,而且在心态上也有了好好活下去的想法。在他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再一次走出家门,去为自己、为家人而奋斗。可以说,没有嘉道理项目,就没有现在的李和平。由于我的改变,两个女儿对待我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她们不再躲着我。每个月都会来看我,和我聊天。我也经常给她们买一些小礼物,给她们一个惊喜。
影响:只要愿意,我们同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虽然我周围的人看到我现在的样子,总会竖起大拇指说:和平,你真了不起,真棒!但是,我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区别。我觉得别人能做的,我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如果非得说点什么的话,我只想对那些和我一样后天致残的朋友们说:虽然我们经历了很多人不曾经历的痛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便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相反,我们只要愿意,肯努力,同样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希望也愿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影响和改变更多残疾人自暴自弃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对于一名后天残障者,除了帮助他改变生活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改变他的内心状态。让他从受伤的极度自卑当中振作起来,重新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从而为家庭减少负担,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所以,不只是李和平,对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生活的更好。
专家点评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残疾人中,因车祸致残的人大有人在。从心态上说,不论他们本人还是家人,都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突然的功能缺失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心里落差,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接触,难以面对现实,往往选择放弃的心理比较多。在案例故事中,李和平的成功转变在于:通过启发自我意愿,让残疾人想要自我改变;优势角度看待残障,帮助残疾人分析自我利弊;通过具体的措施让残疾人逐步看见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残疾人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新常态。
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家庭康复,身体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发掘其潜能,促进自主创业,对症下药的工作方法恢复了生活的自信心,非常值得推介。
另外,这个案例还有一个值得肯定和关注的地方是,空谈扶残助残的口号不如让周围的人亲身看见、感受残疾人的变化,让普通大众通过鲜活的例子真正了解残疾人并不是“残而废”,他们依然还有许多的能力。而工作人员在做心理疏导时,也正是让残疾人重新评估自己的身体和能力,并在今后的康复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发挥这些优势,最后才有了李和平的心声:“我们只要愿意,肯努力,同样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李和平不仅成了一个受助者,现在也以自己的经历重新看待别人的喜怒哀乐,并且愿意去帮助其他的人,成为一个助人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案例中的两个工作亮点:
1.爱的力量:爱是社区康复最好的切入口,是激发家庭整体康复体系的重要方法,不论是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家人之爱、残疾人工作者与患者之爱。如果没有爱作为桥梁和纽带,社区康复是无法开展的,效果也是无法显现的,更无法保证康复效果的长期稳定。在李和平的案例故事中,工作人员通过关心其生活(给予生活用品:洗衣粉、肥皂等,帮助找到两年未见的女儿)让其感受到了爱,打开心扉。所以说爱是残疾人社区康复中的催化剂、促进剂和表面的活性剂。
2.故事传情,情感分享:对于任何类型残疾人的康复,通过故事分享情感是提升社区康复的力量,也是达到最终效果的关键点。最佳的情感分享方式,不是大家在一起开座谈会、聊天(当然这种形式有时候也是极其必要的),而是通过互相微笑、眼神的交流、肢体的鼓励和语言上的赞美来实现的。在案例故事中,工作人员通过尼克、当地残疾人的故事,与自己的残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患者从而得到安慰和鼓励。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式,具有长远的意义。
这样的例子可以在中国许多地区找到类似的需求,只是复制过程中需要:(1)工作人员能从优势角度重新看待残疾人,即看到残疾人的优势和能力,在今后的帮扶中,可以“扬长补短”;(2)能够全面看待残疾人的需求,意识到实现人之价值可以有很多途径,医学的障碍并不能成为阻碍社会价值体现的借口,给予机会,找准方法,实现残疾人的自理(无障碍、辅具适配、日常生活技巧)和自立(力所能及、因地制宜发展),最终的社会参与(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生活);(3)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当地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更是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