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生产费用与生产费用要素
一、生产费用概念
关于费用的概念有多种观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这样表述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表述是:“费用是某一个体在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费用概念是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是狭义的费用概念,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费用概念是广义的费用概念。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未表述生产费用是针对一定会计期间而言的。所以,生产费用的确切含义应表述为:生产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
二、生产费用要素
费用按照经济内容(或性质)不同所进行的分类,在成本会计上称为生产费用要素。它是在c和v的基础上所做的具体分类。其一般可分为:
(1)外购材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由企业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外购燃料与外购材料从性质上看是相同的,可归为一类。但由于在许多企业,燃料是重要的能源,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故将其单独列为一类进行核算。
(3)外购动力。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动力,如电力等。
(4)工资。这是指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工资。
(5)职工福利费。这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福利而开支的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这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7)利息支出。这是指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去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这是指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9)其他支出。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等。
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费用,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了哪些性质的费用,消耗了多少,可以帮助了解生产费用的构成,有利于加强生产费用的核算和管理。同时,其又为企业核定流动资金定额、考核储备资金周转速度以及编制材料采购资金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了必要的核算资料。
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两者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其区别在于生产费用是期间化的耗费,即它是按会计期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耗费,即它是按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归类的。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往往不完全相等,其根本原因是以上区别点所致,具体表现如下:
(1)构成内容不同。生产费用本意是指工业性生产费用。但有些非工业性生产费用在发生时不能直接划分出来,如生产车间为企业专项工程、职工福利部门以及其他非工业生产部门提供劳务作业所发生的费用,也包括在生产费用范围之内,而产品成本只由工业性生产费用所构成。
(2)归集的原则不同。生产费用是按会计期间归集各种生产耗费,凡本期发生的各种耗费,不论是否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均全部计入本期的生产费用总额中。产品成本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各种生产耗费,凡是本期成本计算对象不应负担的耗费,即使本期已经发生,也不能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中;凡是本期成本计算对象应该负担的耗费,即使本期尚未支付,也应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中。
(3)数量不等。生产费用体现的是本期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生产耗费;而产品成本反映的是本期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耗费。本期生产费用并不会全部形成本期的完工产品成本,它还包括一些应结转至下期未完工产品的费用;同理,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并不都是由本期发生的费用所构成的,它可能还包括部分期初结转来的未完工产品成本,即上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①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
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论财务会计概念 [M] 娄尔行,译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17.